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大型戰爭為啥不廣泛運用毒箭?原因有這兩點

古代大型戰爭為啥不廣泛運用毒箭?原因有這兩點

《三國演義》里有一段頗為傳奇的橋段,那便是趙子龍單騎救主,可以說是一戰成名。在這場戰役中,曹操也是因為愛惜趙雲的本領,才沒有下令放冷箭,否則趙雲縱使有再大的本領,也難以從萬箭齊發下活著救出阿斗。

從這個橋段,我們也可以看出,箭在古代具有極高的殺傷力,可以說是冷兵器時期的槍械。但令人好奇的是,古代大規模戰爭可能會運用火箭,但卻鮮有人廣泛使用毒箭,這是為何?

首先就是因為人道,毒藥在我國雖然早就被研發出來,但很少用於戰爭。毒藥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一般也就是用來暗殺某個重要官員,若是在一個城內放下毒藥,做出這樣的暴行,那即便這個統治者能夠佔領該地區,也一定會激發民憤,導致政權不長久。即便是現代戰爭,也是很反對生化武器,毒藥便是那個年代的生化武器。

毒箭也是如此,普通人被正常的箭射中後,只要不是要害,尚且還有活下來的希望。但被毒箭射中後,卻基本上就宣告了死刑,就連關羽這樣的好漢也是軍醫幫其刮骨療毒後才得以續命(正史中醫治關羽的並非華佗)。

這樣就會導致極大的傷亡,人口就是勞動力生產力,漢高祖劉邦登基後還想著法的恢復人口。古代的人口可遠不如今,漢朝那會更是只有幾千萬人,也就是到了清朝中期後,人口才飛速增長。

若是普通的冷兵器交戰,一場戰爭打下來,死傷超過十萬那就算是大戰役了,跟二戰時期動輒數百萬的死傷人數根本無法相比,這種損失對於古代而言,尚且可以接受。

但若是動用了毒箭,那死傷人數會大增,導致屍橫遍野。與此同時,被毒死的人還可能引發瘟疫流感等傳染病。這些病在古代基本上屬於不治之症,鮮有醫師能夠治療這些病。這樣的話,即使攻下了城池,可對方極有可能全部死傷殆盡。這種情況太不人道,白起殺了四十萬人就被噴了數千年,若是真的拿毒箭屠城或者屠軍隊,那勢必會留下千古罵名。

再者,毒箭的造價成本還真不低,常言打仗就是拼錢,古代製造一支箭大概需要耗費現代的十元,再加上毒藥,那成本可能要破百。因為古代人對於毒藥的提取以及製作保存手段都遠不如今,這就可能導致毒藥的泄露,不僅有危險性,還會產生浪費。

一般打一次仗,就算有兩千人同時射箭,那一下子就是兩千支箭沒了,也就是二十萬沒了,多射幾次,國庫就空了,這樣打仗,根本吃不消。

當然,古代是有毒箭的,這點不可否認,只不過沒有廣泛運用到大型的戰爭裡面,而是一般刺客用來殺人,或者是針對敵方主將,將其弄死,以此來打擊對方士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功在社稷,過在身家」?
醜女子入宮大病一場,痊癒後成美女逆襲當上皇后,影響了一段歷史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