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不管多早睡,還是覺得困?醫生:最佳的入睡點是這一時間

不管多早睡,還是覺得困?醫生:最佳的入睡點是這一時間

今晚小九和閨蜜吃飯時,閨蜜開啟了吐槽模式:

「唉你說人奇不奇怪。」

「咋?」

「我之前都凌晨一兩點後才睡覺不是?最近我就逼自己,十點半一定睡著!然後呢,我也確實做到了!」

「這不挺好。」

「可是,我這幾天早上起床還是沒精神,腦殼還覺得疼,你說我這人是不是天生適合熬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過像小九閨蜜這種情況,明明睡夠了八個小時,醒來後腦袋還是處於不清醒的狀態、全身無力。然而,有時候明明只是睡了一小會兒,醒來之後頭腦清晰,精力充沛。

這是什麼原因呢?睡眠時間越長就意味著睡眠質量越好嗎?兩者是正相關嗎?

鄭州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楊全玉認為,睡眠時長取決於個人,用睡眠時間的長短來代表睡眠質量是不科學的。與睡眠時間長短相比,睡眠質量更重要。

如果當天夜晚睡得比較深沉,第二天醒來就會感到全身放鬆,精力旺盛。如果你的睡眠達到了這個效果,睡眠質量就是好的,不一定要睡夠八小時。

「睡眠不是越多越好,睡眠質量的關鍵就在於深度睡眠。」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的劉效巍副教授也如此說道。在深度睡眠的狀態下,人的大腦皮層細胞和身體各器官處於休息狀態,只為消除當天的疲勞、儲備次天的精力。

人在睡覺時存在著一個睡眠周期,它是由非快速眼動周期和快速眼動周期組成。其中,非快速眼動睡眠分為淺睡期、輕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接著就會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算是一個睡眠周期結束,而後繼續啟動下一個睡眠周期。

圖源:網路

其中,深睡期就是人在進行著深度睡眠的時間,而快速動眼期就是人們常出現的做夢的時間階段。正常人大約會在90~10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睡眠周期,緊接著就會進入下一個周期。

一般來說,在7~9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裡,不受到干擾的情況下,人體在完成了4~5個睡眠周期後,精神狀態就會很好。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深度睡眠時長需要有2~3個小時,午夜至凌晨3點是深度睡眠的最佳時間。但是進入深度睡眠的狀態需要一個過渡期,一般是1-1.5個小時。所以專家建議,每天22時30分至23時之間是最佳的入睡時間,在此時間段做好睡前的準備工作,以此進入良好的深度睡眠。

那麼,有什麼保證睡眠質量的方法呢?小九來教教你!

1、睡前別碰電子設備:

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屏幕發射出藍光,會抑制身體產生助眠的褪黑素,所以睡前可以把電子讀物換成紙質書。

2、晚飯早點吃:

身體需要時間代謝晚餐食物,否則易出現腸胃不適等,影響睡眠。下午3點後最好別碰咖啡,睡前可喝一杯熱牛奶助眠。

3、定期運動:

運動有助於睡眠,最好在睡前6小時運動,以防運動後身體過熱,適得其反。

4、助眠藥物別亂用:

各類助眠處方藥物雖有助快速入睡,但會有各種副作用。盡量避免使用助眠藥物,即便要用,也要控制在短期內。

5、培養就寢啟動模式:

比如備好明天的午餐、洗漱、換睡衣,養成習慣後一做這套事情,身體就知道即將入睡。

綜上所述,在合適的時間入睡,保持睡眠環境的舒適以及身體的適應性,人的身體自然就會乖乖入睡,並且很快地進入到深度睡眠期,讓大腦和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儲備第二天的精力。

參考文獻:

1、《如何提高睡眠質量? 保證深度睡眠是關鍵》.人民網-科普中國.2016-07-28

2、《晚上11點入睡睡眠質量最佳 中午11點至1點宜小憩》.新華網.2016-08-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健康網 的精彩文章:

體檢查出前列腺鈣化,是不是與癌症有關?別慌,醫生給你解答
需要反省:男性辦事不如意,其實有三個原因

TAG:39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