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唐最失意的一首唐詩,讀來都是傷悲,最後7個字卻驚艷千年

晚唐最失意的一首唐詩,讀來都是傷悲,最後7個字卻驚艷千年

伴隨著唐王朝的逐漸衰落,唐詩也逐漸告別歷史舞台。尤其是在晚唐時期,很多詩人都在用心血抒發唐王朝日薄西山的無奈,其中也產生了很多經典的詩句。

今天談到的這首古詩就是如此。全文很短,只有28個字,但可以說是晚唐最失意的一首唐詩。字裡行間當中浸透的都是詩人對唐王朝日薄西山的惋惜,讀來都是傷悲,但是最後七個字且非常的驚艷。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這首唐詩就是唐代詩人高蟾的《金陵晚望》,雖然是一首題畫詩。但是是人借著對六朝古都金陵城的感慨,來抒發對晚唐日薄西山現實的憂慮。

要知道這個詩人所生活的時代,大約在公元881年,距離唐朝的滅亡也只不過幾十年的時間,所以他在此時是明確地感受到了唐王朝面臨的重重危機的。對於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來說,永遠都是胸懷天下,所以借著一首題畫詩作來表達對王朝覆亡的感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唐詩的一開始是對詩人看到這幅畫景色的描寫。「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著浮動的雲,也在秋聲里陪著落日。詩人眼中的秋天,乃是有七粒的秋風,乃是又凋落的秋葉。天地之間一片蕭瑟之際。秋天是一年的即將結束,而傍晚又是這一天即將結束。所以在秋日的傍晚是最容易引起詩人傷感的情緒的。

更何況?他還在這種秋雨傍晚的圖景當中感受到了唐王朝不敢確定的未來。

後面的詩句就是他指出胸臆的感慨了,看上去像是在抒發一種悲秋之感。畢竟秋天的蕭瑟、傍晚的黑暗都在世人的眼前。但是詩人想到的遠比他所看到的更為長遠。「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古代的金陵城曾經是六朝古都,但如今卻是廢墟一片。

唐王朝也曾經君臨天下,但如今卻也是危機四伏,搖搖欲墜。所以面對這一片沒有希望的未來,即便是詩人所看到的圖景是何等美麗,畫家的無限丹青手,卻總也畫不出他心中的那一份說不出的傷悲。

「一片傷心畫不成」是這首古詩當中最驚艷的詩句。詩人看到的景色是形象地,藉助畫屏能夠畫出來的,但是具體的詩人心中的愁緒無法藉助外界的畫筆表現出來。所以這句唐詩更直觀地寫出了他的愁緒之聲,愁緒之廣,愁緒之深刻,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勸酒也能「勸」出花:芙蓉花開,蘇軾也得想著法讓老朋友多喝幾杯
蘇軾最滑稽的一首詩詞,句句吃貨本色,但是我們的關注點卻不在這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