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和日本、德國孩子的審美能力差距是什麼?

中國和日本、德國孩子的審美能力差距是什麼?

來源:藝教(yijiaoxingapp)

轉自:問對教育

哲學園鳴謝

前言:近十來年,中國美術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從頒布《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之日起,以中國特色為前提的基礎美術教育體系初步形成,特別是小學美術教育涉及面之廣大、體系之完備(大綱、課程、教材等)讓人感到欣慰。

然而,與境外發達國家、地區的美術教育比較起來雖各有優劣,但綜合權衡起來,又不得不承認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想就此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01

從美術教育的目的任務來看

德國巴伐利亞州(1985年頒布)小學美術教育目的任務是:

為兒童提供自由繪畫的機會,激發他們豐富的想像力;

使兒童在自己的藝術創造中得到快樂,發展他們多方面的創造能力;

教師應指導兒童有意識地注意和觀察,在熟悉製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礎上,發揮他們的表現能力(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

參觀教堂和博物館,使兒童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藝術品;

使兒童在年度的節日慶祝活動中進行裝飾布置和多種形式的遊戲表演

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能和技能;

日本文部省(1980年實施)新訂的小學美術學習指導目的:

培養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培養兒童熱愛自然和社會的審美情操;

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能和技能;

造就輕鬆、活潑、充實的校園生活氣氛;

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合其個性和能力的教育;

精選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時間;

各校謀求更加具有彈性的教育,即根據各地區兒童的不同情況,制定貼切可行、各具創意的教育方式。

中國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

小學美術課應使學生掌握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

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意志的培養;

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從大綱制定的教學目的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調個性形成。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繫,把美術教育作為全面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面諧調的人,將生活樂趣、藝術實踐、社會服務三者統一。

中國的小學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美育。

這說明中國在小學美術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礎和本國國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

02

從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

德國、日本普遍重視美術,小學美術課時安排每周2—4小時,多於我國小學美術每周2課時(不能保證)的安排,從時間上保證了孩子們的學習。

美術科在學校教育中與語言、數學等其它學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

繪畫、立體製作和生活用品製作佔有很大比例。

德國還把舞台表演與布置(綜合藝術)納入藝術造型藝術進行學習。教學內容的安排非常廣泛,德國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只有以大綱形式印發的教學建議,低年級不單獨開設美術課,內容的選擇幾乎由美術教學全國規劃。

日本雖有美術教科書,也體現出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教學內容做到以提示、啟發、引導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實踐、創造能力。

以小學一年級為例,摘錄如下:

德國巴伐利亞州:

學習內容:用彩色鉛筆或粉筆進行繪畫(兒童遇到的人和物);

學習目的:激發想像創造。

題目的例子:我和我的圓錐形紙袋(德國風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帶一個彩色圓錐紙袋);

我喜歡的人;

我們的街道;

30號的孩子們;

有兩個鼻子的女巫;

山谷中旅行遇到了侏儒;

修長的漢斯;

肥胖的迪思。

題目舉例「這樣一個女巫」的教學,首先朗讀或講述,接用一個布袋木偶進行表演;

兒童自己設想各種女巫,如天氣女巫,並描繪出她們的外表;

而後兒童繪畫;

最後共同觀看完成的圖畫。

除以上內容外,還有:

舞台的景象;

用管狀顏料印花;

用水彩色繪畫的基本常識;

填色畫;

觀看圖畫等。

日本的低年級美術教學內容則包括:

造型性的遊戲(玩砂、化妝等)、繪畫立體(泥塑、紙模型等)表現、製作使用物品和觀賞作品。

教科書很少介紹作畫和製作的必要知識,而是以學生們的作業(作品)再配上簡短生動的文字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想像、創造。

課題有:《畫相撲》《買果汁》《到了花之國》《賀卡》《請柬》等等。

中國一年級美術教學內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例:

有基本形狀和色彩的認識:畫出生活中與此形相似的某些事物,如方的手絹、圓的氣球和三角形的小旗、製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動物等。

有些省編教材,像湖南新編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一冊還有撕貼、折剪等鄉土美術內容。

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受大綱指導,考慮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種程度上優於國外,但在美術課時的安排上歸類為「小三門」(音、體、美)之末,絕大多數學校(特別是鄉村小學)是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

我國的小學美術還只能是起調節語、數主科的間歇課,課程設置和實施與大綱教科書形成一定反差。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還需從教學的條件上來保證貫徹落實。

03

從教學的條件上來看

德國、日本屬於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有能力多途徑支持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上充分體現出來。

德、日兩國各學校均有專門的勞動、美術教學。教學設施相當完備,除了必需的繪畫工具材料外,還有各種木工、美工造型機械的工具,便於學生製作不同材質的工藝物品,各種標本、寫生教具一應俱全,讓學生按需所取,潛心投入美術的學習之中。

有些學校的美術教學條件是中國專業畫家都無法相比的。兩個國家的教師工作都很忙,地位也很高,教師必須取得相應較高的職業文憑和執照才能當一名美術教師。多數學校的校園環境和校外環境都注意藝術的影響,學生能夠經常去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參觀、欣賞品位較高的美術作品。

中國的經濟起步遲,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德、日的教學條件就顯得寒酸。大、中城市的小學美術教學條件很不健全,師資素質較低,缺少場地和設備,加之對學校美術課程的不夠重視,中國小學美術以素質培養為主導的教學還顯得很薄弱。

04

從課程教學形式來看

德日學校課堂授課完全是開放式的。

教師只是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樂,讓學生在成功里進步,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教師是活動課程的準備者、組織者,只在學生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教師才幫助他們,真正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

我國小學課堂授課絕大部分採取的嚴謹的準備,一環一環進行教學程序,追求課堂的主動性,以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大多只是被動地吸收。

聽課看課都講究形式,實際效果如何是不管的。很多優秀的課,都只是以形式豐富多彩,像唱戲式的用上很多道具來評定的,講得細、講得全、講得穩,就是好。課堂授課還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費心,學者費力。

課堂授課的開放與束縛、靈活與機械對學生一生的學習和工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近期目的來說,中國的基礎教學好。而長遠來說,各種能力,包括學習的能力就顯得比外國學生差些。

不少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的學生並不是掌握了創造性的學習方法,而是通過大量的加強補習或「勤學苦練」來取得的,造成了有些學生高分低能、動手能力差的狀況。德、日學生就顯得有魄力、有能力、有闖勁。

05

從教學效果來看

德、日美術教育以全國的重視和有利的條件,保證了美術教育以至藝術教育的普及與實施,學生整體藝術素質要比我國的高。以至於所有國民對工作、對生活的藝術品位都顯得高雅、文明,對工作對事業也就求新、求異、講究創造性。

由於社會制度的原因,德、日中小學生在升學、就業的多種學科選擇中,還直接影響到美術素養的提高與發展。進入美術院校學習或從事專業美術的人才畢竟是極少數。這並不影響到國家的美術教育的目的。

像日本和光大學教授藤澤典明所說:「我們通過這個學科(美術)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理解美術知識和掌握相關技能的『美術修養』的人,更不是造就畫家、雕刻家和圖案設計師,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透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面諧調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我國的美術教育效果和現狀極不平衡,大中城市比鄉村要好,沿海地區比內地、比邊遠地區要好。全面發展尤為突出者有之,在國際繪畫、製作比賽中獲金獎者有之,畫家、美術家輩出,基礎教育好的一面是世界其它國家無法相比的。

當然,這還得力於有條件進行校外培養教育的部門和家庭,從小從早望子成龍是中國教育的一種特殊現象。

然而,破爛的校舍、缺少專業教師、沒有教學設備和沒錢上學的學齡兒童還客觀存在,這不能不令人擔憂。中國美術教育要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條件和不同受教育者,想必是艱難的。

《跟著拉爾夫大師學畫畫》

這是一套專為孩子量身定製的繪畫學習書,適合4-6年級的孩子,尤其適合初學畫畫的小朋友,對培養孩子的繪畫興趣也是不錯的選擇。

書中沒有煩冗贅述的繪畫技巧說明,而是一步一步教孩子去畫,跟做遊戲一樣,安排合理,設計精細,內容充滿活力;10本書10個主題,裡面有我們最常見的生活物景,也有想像力豐富的遠古傳說,既有女孩子們喜歡的精靈仙子,也有男孩子喜歡的機器人,可以滿足不同孩子的繪畫需求。

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好玩輕鬆,淺顯易懂,操作性強,還能get到一些不同文化知識。而且這一次,我還為大家爭取到了一個非常良心的折扣:

原價188

現在團38,只要7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英國新首相鮑里斯下議院吵架首秀!網友:太震撼!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