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人一年要掃碼15億次,二維碼啥時候會被用完?

國人一年要掃碼15億次,二維碼啥時候會被用完?

二維碼啥時候會被用完?

你有多久沒正兒八經的花過紙幣了?

如今一年到頭,在生活中使用紙幣的場景確實是越來越少,托尼上一次手握人民幣,還是在過年發壓歲錢給小侄子那會兒。

許久未見,都不知道 「 毛爺爺 」 最近又經歷了一次金光閃閃的大改版。

移動支付的普及讓人們不再依賴於物理錢包,從「 最近手頭有點緊 」「 這個月花唄又用完了 」,最終少的還是那張入不敷出的工資卡。

本質上不會多出一分錢,甚至花出去的錢一點感覺都沒有。。。

想來想去,這事兒只能是由二維碼把鍋背好,誰讓它做的那麼普及呢?從交易支付到認證識別,只要是一個鏈接,都能以二維碼的樣子呈現出來。

不過說起來,最早二維條形碼( 二維碼 )的誕生並沒有想到當作移動支付這麼遠,僅僅是因為一維條形碼不夠用了。

一維條形碼就是我們日常能在商品背後見到的普通條形碼,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條和白條( 空的地方 )排成的平行線圖案。

這些平行圖案傳達信息的方式單一,水平方向編譯信息,垂直方向長得一樣高,方便掃描器掃描,每個條形碼只能包含 30 個數字或字母字元。

這種編碼方式平時記錄記錄超市裡的商品沒問題,可碰到信息量大的工業生產匹配就捉急了。

最先遇到問題的,是全球第二大汽車零件供應商——日本電裝。

在匹配汽車零件的流水線中,產地、物料、封裝、時間、物流方方面面都要進行信息記錄,一維條形碼三十個字元明顯是不夠的,設置的太多又顯得冗雜,容易出錯。

行事刻板的日本人也很煩這樣的現狀,一個名叫騰弘原 ( Masahiro Hara ) 的工程師就帶隊搞研發,鼓搗了兩年,研究出了矩陣式二維條形碼—— QR Code 。

二維碼在水平和垂直的方向都能夠儲存信息,在信息的儲量上相比普通條形碼提升了 250 倍。

如果說一維碼能對物品進行標識,二維碼的提升就能對物品進行描述,進行大容量的數據儲存。

不同的二維碼橫豎格數不盡相同,官方制定了大大小小總共有 40 個尺寸,最小為 2121 矩陣,一規格橫豎各加四個格子。

最大能達到 177177 的矩陣。

好比微信名片就是 3737 的矩陣規格,而微信支付寶的付款碼就是 2525 的規格,規格越大,儲存的信息量越多。

那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掃二維碼,有朝一日會不會被用完呢?

還是以 2525 的付款碼舉例,它每一排有 25 個格子,一共 25 列,除去一些定位用的大方塊和限制區域,剩下能代表信息的還有 478 個小方塊。

白格子表示 0 黑格子表示 1 ,所以 478 個小方塊理論上一共可以組成 2^478 個二維碼。

2^478 是什麼概念?假設全球 76 億人同時狂按手機屏幕刷新二維碼的話,每個人只需要按 10^134 次就可以把所有支付寶付款二維碼刷光。

有科學團隊曾推測宇宙剩餘壽命最少 1400 億年,假設一人一秒按一下,70 多億人也就需要 310^126 年。

也就是說,在當你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啥事兒不幹就戳手機屏幕的時候,宇宙已經毀滅又重生了 210^115 ?次。

然而你以為這樣就夠了嗎?天真!其實二維碼是可以重複的。。。

一個二維碼用完了,下次還能接著用,上面算的所有數據,是指不重複利用的情況下,能展示的二維碼數量。

也就是說,你拿二維碼貼滿地球,估摸著能壘出另一個地球的體積來。。。

這個工作量可比精衛填完地球上的五大洋要恢弘許多了。。。

拉回來講,二維碼雖然好用,但應用在支付上時,並非是絕對安全。

曾經就有在吃飯的時候把點餐二維碼曬到微信群里,結果沒點過的菜源源不斷端上餐桌,最終消費了 400 多萬的奇聞。

或者偷偷跟在你身後,趁你付款的時候不注意,刷走消費金額,比盜刷信用卡的犯罪成本還低。

但反過來說,二維碼的普及,讓那些專門偷錢包的小偷也瀕臨失業,面臨轉型升級。

固然有不少的安全問題,在新的編碼技術成熟之前,二維碼依舊會佔據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生物識別技術會如同現在的二維碼一樣,能自然而然的改變我們的支付習慣。

就像我們現在正試圖著將這項先進的技術推向全世界那樣。

圖片、資料來源:

酷殼:二維碼的生成細節和原理

知乎:日本人喝悶酒,中國人賺碼錢,二維碼的前世今生

知乎:天價賬單!蘇州女子一頓火鍋吃了474萬元?!

來源:差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數據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10首精選排簫曲,大自然的天籟之音
T10:八卦兩儀陣衍生量化策略1.5萬本金8年71萬,年化600%

TAG:大數據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