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連年大旱,朱元璋讓劉伯溫想辦法,劉伯溫:此人一死,必下雨

明朝連年大旱,朱元璋讓劉伯溫想辦法,劉伯溫:此人一死,必下雨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貼在他身上的標籤有很多,比如說:體恤民情、懲治貪官、獎罰分明,再比如說:文盲、殘暴、嗜殺。很多人不明白體恤民情怎麼能和嗜殺放在一塊呢?事實上,朱元璋就是這樣一個將這兩個特點完美結合在一起的一位皇帝。他因為發跡於社會底層,所以非常體恤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窮苦百姓,自然而然就對那些貪官表現的十分嗜殺了!

衝突的導火索是一名叫李彬的人惹到了劉伯溫,李彬此人比較特殊,是李善長的親信。之後兩個派別之間的鬥爭立即被激化,被挑到了明面上來。而李彬也因為貪污成為了爭論焦點。李彬的案子經過審理,按照明律當斬。但是李善長怎麼願意自己的親信被劉伯溫搞下台,於是他為了救李彬,趁朱元璋離京,私下找到劉伯溫請求他饒過李彬。但劉伯溫根本不吃這套,揚言說要上報朱元璋。

其實在明朝時期也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發生這件事比孫嘉誠還要邪乎。在明朝洪武年間,天下也是大旱,而此時天下剛剛初定。朝中出現了黨派,其中為首的就是李善長和劉伯溫。兩個人是水火不容。當時李善長為了坑劉伯溫便對朱元璋上奏。「如今天下大旱,想要解決這個難題就需要有能人來求雨,而劉伯溫就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能人,不如讓劉伯溫來求雨。」朱元璋為了天下蒼生百姓也就同意了,劉伯溫知道這是李善長在坑自己後沒有生氣,反而答應下來了。

他早就通過觀天象發現最近可能會下雨,因而,他並不害怕李善長的威脅。只是,在他殺了李彬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本沒有下雨,這讓李善長抓住了把柄,聯合親信朋友一起上書舉報劉伯溫。此時的朱元璋也算明智,他知道天不下雨並不是劉伯溫造成的,也就沒有理由來治他的罪。可想而知,此時此刻的劉伯溫其心中的無奈感,之後,沒過多久他就主動請辭回老家,但是,就是這樣他還在和朱元璋辭行的時候勸說朱元璋不要建都鳳陽,否則不利於國家社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留念青春 的精彩文章:

古代沒有空調還穿的那麼厚,是如何消暑的?他們的降溫妙招多著呢
武則天的61尊守陵石像,為何都沒腦袋?原來其中大有「貓膩」

TAG:留念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