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啥國家不大量進口豬肉,來填補我國豬肉缺口?原來出於這些考慮

為啥國家不大量進口豬肉,來填補我國豬肉缺口?原來出於這些考慮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我國的養豬歷史高達幾千年,一直都是最主要的肉類需求品。畢竟它的繁育力比較快,一頭母豬一年可以繁育十幾頭豬,相比之下羊牛卻只有一兩頭,因此農民更喜歡養豬。當然豬的生長速度也非常的快,如果是生豬的話,在4-5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出欄,而牛羊卻需要一年左右才行,不僅生長的速度快,它的重量也非常高,羊長到上百斤就會出欄,而雞鴨2-3斤就會出欄,生長卻可以達到二百多斤。

正是在這些優勢條件下,我國的農民自古以來就喜歡養豬,就算牛羊的價格再高,也沒有太多人受到吸引。2018年我國的生豬出欄量達到了近7億頭,市場的豬肉銷售量高達5600多萬噸,可見其規模是有多麼的龐大,其實這也得益於我國 14億人口的消費市場。

而在這段時間很多人高興不起來了,畢竟豬肉的價格一直都比較高,在年初時豬價才不過10元每斤,養豬的農戶看不到餵養的希望,但到了8月份,豬價已經上漲到了25元每斤,部分地區高達30元每斤,這樣的價格讓消費者十分的驚訝。畢竟牛羊肉也才不過40多元每斤,而豬肉卻已經上漲這麼多了,很多人寧願吃雞肉、牛羊肉也不想吃豬肉,或許正是消費者轉向了其他替代品,結果如今的肉類價格也在全面的上漲,就連雞蛋的價格都在提升。

很多人好奇,如今的豬肉價格這麼高,為啥國家不大量進口豬肉,來填補我國豬肉缺口?原來出於這些考慮。

我國的生豬消耗量佔據全球的60%,14億人吞食了世界一半多的豬肉,可見其規模的龐大。而在其他國家比如說阿根廷、巴西則是以牛肉為主,他們國家的豬肉餵養量不是太高,全球一年的豬肉交易量才八百萬噸左右。但實際上我國7月份的生豬、繁育母豬存欄量紛紛下降了32%左右,這就意味缺口高達1400多萬噸,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將豬肉全部購買到我國,還是有很大的缺口,更何況那些吃豬肉的國家也不少。

其實我國的豬肉進口量一直都比較高,在16年時高達160萬噸,而今年計划進口200萬噸的豬肉,但受到貿易戰影響,可能進口量要低於160萬噸下。更讓人不解的是,巴西竟然趁機提高豬肉的進口價格,可見農民需要抓緊投入餵養中,別受制於人,為啥國家不大量進口豬肉,來填補我國豬肉缺口?原來出於這些考慮,大家咋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南小紀 的精彩文章:

豬價漲價太猛,糧價漲幅太慢,農民抱怨:25斤小麥換1斤豬肉
國家將出手控豬價了,重點打擊囤積漲價,下半年豬價要跌?

TAG:村南小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