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業務獨立是為集齊四張牌,戰略融資接洽中

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業務獨立是為集齊四張牌,戰略融資接洽中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舉辦期間,滴滴自動駕駛車隊在上海開始測試運行,適逢下雨天,空氣中的水珠會影響光線,進而造成激光雷達和攝像頭可視範圍的縮小,不過滴滴的自動駕駛車隊依舊開放了體驗,且運行表現穩定。

「滴滴將加速推動自動駕駛在上海進行載人測試,並邀請普通用戶參與體驗。未來將更多地投入到自動駕駛公司,讓普通用戶在滴滴上打到無人車。」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大會主論壇上表示。

「滴滴很快將在上海嘉定落地部署自動駕駛網約車,在一個限定區域內,普通用戶可以在滴滴的APP上,呼叫自動駕駛網約車使用,可行駛的距離在10公里以上。」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向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

據介紹,滴滴已經取得了上海自動駕駛路測牌照,除此之外還在美國加州、中國北京拿到路測牌照。目前滴滴共有4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在進行日常路測,其中美國加州10輛,中國30輛。在上海,滴滴將首先部署3輛車進行內部測試,測試成熟後開始對公眾開放,並逐漸增加車輛,在上海額外部署30輛測試車。

今年8月,滴滴宣布將自動駕駛部門拆分為獨立公司,滴滴出行CTO張博兼任自動駕駛新公司CEO。彼時討論聲四起,獨立融資?為滴滴上市鋪路?還是加速自動駕駛業務落地?

獨立背後的戰略意義何在?對此張博表示,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1.0階段是技術研發和驗證期,現在已經進入2.0階段,即推動技術落地應用的階段,讓自動駕駛技術真正變為一個商品。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集齊四張牌,第一張牌是類似滴滴這樣的共享出行網路,他認為未來十年L4(高度自動駕駛)和L5(完全自動駕駛)技術最好的商業化場景,並非賣給C端消費者,讓消費者購買一個沒有方向盤的車,而是藉助網約車出行網路,提供人類和機器人「混合派單」的模式。

第二張牌是無人駕駛技術,第三張牌是汽車廠商和Tier1(汽車行業一級供應商)的支持,第四張牌是足夠的資本支持,自動駕駛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項目,美國頂級公司每年都要燒數億,需要大規模的資本支持。

「無人駕駛不是任何一個公司能夠獨立擁有所有資源,目前滴滴擁有共享出行網路和技術兩張牌,成立獨立的自動駕駛公司是為了更方便地和其他資源對接。」張博說。

在主論壇上,當問及資本如何助力企業創新時,程維也表示要「多投一點」,程維表示,以自動駕駛為例,相較谷歌的Waymo、Uber的ATG已經是百億美金的獨立公司,美國三四家企業每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都在八到十億美金,投資量級比中國更大。此外,還需要和更多的產業資本結合,例如美國無人駕駛70%可能源自產業資本,30%來自風投,產業鏈成熟還需要資本和企業共同投入。

不可忽略的事實是,相較一年前的投資熱潮,伴隨資本寒冬和估值上漲,投資人對自動駕駛投資稍顯謹慎。

對此張博稱,當下自動駕駛正處於產業回溯期,過去的兩三年,大家對於自動駕駛過於樂觀,很多公司表示2019年或2022年量產,基本上不太可能實現,「過了回調期後會回到健康發展軌道,技術會在未來四到五年成熟,大規模商業化則需要四個資源的支持。」張博表示。

張博透露,自動駕駛具有頭部聚集效應,目前公司正在積極與戰略夥伴接洽,在資本選擇上,更希望得到像大型車企這樣的戰略投資者入股,因為車企不僅能帶來資本,還能帶來造車的能力。

滴滴自動駕駛車隊在上海測試運行消息發出後,不少司機反饋,是否會影響網約車司機的工作。對此張博稱,滴滴每天會收到大概3000萬個打車需求,但只有75%的需求被滿足,這意味著每天有750萬人打不到車。自動駕駛網約車更多是補充運力,而不是搶佔現有運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臨港新片區迎來世界頂尖科學家雲集,這個盛會將帶來哪些機遇?
國產替代風口再起,晶元股走強,各大細分領域有望多點開花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