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軍高級指揮員眼中的對越自衛反擊戰:41軍生死二十八天

解放軍高級指揮員眼中的對越自衛反擊戰:41軍生死二十八天

眾所周知,原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1軍政治部副主任宋子佩留一部戰史作品《生死二十八天——四十一軍對越作戰高平戰役紀實》(以下簡稱《生死二十八天》),於2014年與讀者見面,當即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至2019年是對越自衛反擊戰40周年期間,該書又掀起一波追讀熱潮,成為民間影響力很大的一部軍史力作。

筆者當年在軍魂網上看到第41軍老兵吳參謀介紹《生死二十八天》這本書後,一直念茲在茲,卻苦於難得。直到去年第41軍老兵楊宜玲大姐慷慨贈送一本,這才一飽眼福。經過幾番細讀後,驚嘆歷史竟然如此!

《生死二十八天》一書參考第41軍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大量史料,包括來往命令、通信文電、戰鬥詳報、陣中日記、戰後總結、戰例戰評等軍書載體,視角宏闊,去粗取精,嚴謹編排,據史求實,辛苦創作26萬餘字,全景式地反映了第41軍參加高平戰役的整個作戰過程,並蘊藏大量戰場秘辛,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該書初稿完成於1984年,但印製成書卻到了2014年。其間作者於2008年7月去世,臨終前曾交待:「之所以沒有發表,主要考慮內容太真實,涉及不少重要事件,以後如果能夠在適當時候發表,也算是我最後交給組織的一份作業。」

筆者讀過之後,對這場戰爭的理解又深入一步,彌補了很多以前疏漏之處,收穫實在很大。綜合來看,認為該書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

一是戰場親歷,視角難得。作者作為第41軍的高級幹部,隨尖刀團穿插作戰數日,從軍到團輾轉於各個環節,以較高的視角觀察了本師排兵布陣、行軍戰鬥的整個過程,以及越軍的作戰特點,掌握了大量一手信息,對於釐清這段歷史起到了迄今為止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史料豐富,前所難見。該書收集的史料非常豐富,全書300頁可說是處處珠玉,隨手可拾。上至軍隊高層,下至普通一兵,用源源涌動的歷史細節勾畫出了戰爭風貌,其中很多事情都是前所難見,令人讀來驚心動魄,無不動容。

三是鐵筆鑄史,不隱不晦。作者秉持高度求實精神和強烈責任感,將戰場實錄再度展現於世人面前,其中有許多失誤和教訓,甚至是今人難以理解的一些酷烈事實,可以說一字一句皆是血,淚眼模糊見真情。只要讀過此書的人,都會深切感受到這一點。

四是正視歷史,傳於後世。作者下筆萬言,辛苦著史,不過就是一個心愿:正視這段歷史,研究這段歷史,總結這段歷史,熟悉戰爭,熟悉對手,走出虛幻戰爭(用現在的話說就是鍵盤戰爭),打贏未來戰爭。

爾來40年矣,但願作者的苦心孤詣能得到後人理解,要永遠記住這段歷史,永遠不要忘記「新一代最可愛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聽雪 的精彩文章:

越南人民軍的戰鬥力強,特工部隊更加精銳,女兵受傷還頑抗
解放軍2個營圍毆越軍1個營,殲滅敵副團長以下194人

TAG:沈聽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