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被人們忽視的說法,安史之亂並非導致唐朝衰亡,而是另有原因

被人們忽視的說法,安史之亂並非導致唐朝衰亡,而是另有原因

唐朝在歷史上無疑是最強大的王朝之一,在歷朝歷代中,唐朝是第一個統治西域的。在唐朝的前期,發展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這時候的唐朝是很厲害的,李世民征戰天下,即使是成為皇帝之後,也是如此。

也就是李世民在位期間,將西域各國統一,由此被人們稱之為「天可汗」。李世民之後,唐朝還出現了一位大一統王朝的女皇,她就是武則天。在歷史上,武則天的知名度是非常高的,能夠成為一代女皇,絕對是能力過人的。史書對武則天的評價也是很高的。

不過武則天駕崩後,留下了一個謎題,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之謎。現如今的人們對武則天的無字碑看法不一,人們認為這是武則天留下的一個謎題,想要後人對她的是非功過進行評說。不可否認的是,武則天的功績還是有的,單單從應用科舉制就可以看出來。

那麼在武則天之後,唐朝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安史之亂。在歷史上,安史之亂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安史之亂的發生讓唐朝走向了衰亡,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從這之後,唐朝就走了下坡路。一直到唐朝滅亡,也沒有恢復到鼎盛時期。安祿山率軍進攻到了長安,雖然一直派軍鎮壓,結果導致了唐朝的人口急劇減少,從此國力一蹶不振。

安史之亂無疑是唐朝時期的一個「坎」,可是要說唐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不在安史之亂,而是在唐朝的軍事和稅制。唐朝建立之處,實施的是租庸調製。就是古代稅制的一種,什麼是租庸調製呢?就是說為了防止貧富分化,一般會將土地平均分配給老百姓。

其次百姓耕田,出現的收益也要給朝廷。唐朝初期,百姓納稅分為三個部分,就是每年每人要交兩石糧食作為田租,其次每年要替朝廷服徭役,也就是做義工二十天。這還沒完,還有最後一項就是每年每人要向朝廷交絹匹布帛。不得不說租庸調製是個很好的納稅制度。

正是因為租庸調製的出現,唐朝走向了強大。到了安史之亂後,租庸調製被改善。唐代宗李豫時期,租庸調製被改善為兩稅制。由此唐朝的納稅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兩稅制的出現讓有錢人可以用權力不交賦稅,同時這些賦稅轉嫁給了百姓。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那麼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就是黃巢起義的出現。稅制的不公平導致了唐朝在這一方面出現了問題,更為恐怖的是,唐朝竟然改制了軍隊。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府兵制,這種兵制有很大的缺點。

府兵制就是負責守衛邊疆,其次就是保衛皇帝的禁軍。剩下的士兵就是實行兵農合一的制度。兵農合一就是和平時期,這些士兵就是農民,到了戰時,士兵是需要上戰場的。唐朝初期,和平的時間太久了,結果皇帝都「忘了」對士兵的管理。

到了唐末時期,問題就接連不斷的出現。唐朝的朝廷甚至是開始壓榨士兵,府兵制的出現就是罪魁禍首,士兵可以耕地務農,但是朝廷一旦對此進行「壓榨」,士兵肯定是怨聲載道,結果就出現了很多逃兵。加上租庸調製被破壞,唐朝的國力就已經是走向了下坡路。

唐朝的長安等地都是府兵制,這些士兵都不是能征善戰的。皇帝將能征善戰的士兵放到了邊境地區,由此就出現了安史之亂。更為奇特的是,唐朝邊境的士兵統帥都是將領,可是負責長安城保衛的士兵,竟然由太監統領,這樣的差距可是天壤之別。

唐睿宗李旦時期,出現了節度使,這個職位說白了就是負責地方軍政的掌管。也正是節度使的出現,導致了唐朝的兵制更加複雜。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由此出現了第一個節度使。租庸調製遭到破壞,加上府兵制,唐朝內的士兵戰鬥力根本不是節度使管理的士兵的對手。由此造成了唐朝的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古論今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魏將領斬殺蜀漢兩員大將,令諸葛亮頭疼,一位武將輕鬆解決
乾隆駕崩前囑咐嘉慶不要動和珅,嘉慶不聽,15年後才追悔莫及

TAG:談古論今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