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道德經:謙受益,滿招損,一個人保持謙虛的心態,才能多多受益

道德經:謙受益,滿招損,一個人保持謙虛的心態,才能多多受益

《道德經》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

這句話,我們在生活中,怎麼運用?

盈滿了,必然會虧,保持適中,才是最佳的狀態。

日中則昃,月盈則虧。

這是大自然的現象。人道也是如此。

天底下,有一條規律:無論什麼東西,什麼事情,發展到極致,盈滿了,必然會虧損,開始走向反面。

人喜歡追求完美,生活的經驗告訴你,人最好不要追求圓滿,太圓滿的東西,接下來,就是虧損。

我有一個朋友,兄弟姐妹幾個人,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父母又在老家,很多年沒在一起團聚,有一年中秋,也是無意中,一家人終於聚到一起過節,大團圓過中秋,過後沒多久,老爺子就突然走了。

生活中有不如意,那是常態。如果生活中,事事都順利,那麼接下來,一定會發生不順的事情。

這些都是規律,不管你接受,還是不接受,都會這樣發生。

人的天性,喜歡好事,逃避不好的事。然後,規律下的每一個人的際遇,都是好壞交替上演,除非你的修行力很高,凡人都逃不出這個規律。

謙受益,滿招損,一個人保持謙虛的心態,才能多多受益。

很多人的謙虛,只是假謙虛。

真正謙虛的人,虛懷若谷,不會看誰不順眼,也不會認為別人比自己水平低。而是像孔子一樣,「三人行,必有我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在網路上寫作多年,從來沒覺得別人比自己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倒是有不少人,來譏諷我。對這種人,我都懶得理。

有些同行,很瞧不起我,認為我寫的東西膚淺,卻有那麼多人轉發。

我說,有人轉發,說明讀者認可,你的潛意識中,自認為自己水平高,所以才會看別人低。

一個人寫的文章,就體現一個人的心境。

有的人,自己心氣浮躁,寫出來的東西,句子再華麗,也無法引起別人的共鳴。內心沉靜的人,寫出來的東西,能讓人讀完後,感到心平氣和。

這就是看不見的吸引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謙虛低調的人,人緣通常很好。

有實力的人,有高調的資本;從長遠的角度看,有實力又謙虛低調的人,才能贏得大家的心。

在一個團隊中,無論你的職位有多高,用命令的態度,只會讓人表面服從你;而用謙虛的態度,則會讓人心悅誠服。

我以前,在一個外資公司上班,直屬的上司,是一個非常有禮貌的人。她給我們底下的員工,安排工作任務,從來都是「請」字開頭,「謝」字結尾,這樣的方式,讓人感到很受尊重。

這位上司,只用一兩年的時間,就得到大領導的提拔,得到升職和加薪。沒有人不服,全公司上下,都知道她有實力,既能幹,對人又謙虛、和善。不提拔她,提拔誰?

在生活中,我可以和一個賣菜的老頭、老太太,開心地聊天;卻很難和另一個文人,開心地聊天。前者沒有心機,有什麼聊什麼;後者,往往認為自己見識廣,懂得多,喜歡批判別人,聊不到幾句,就把天聊死了。

讀書、寫作7年,我始終認為自己不是文人,不是學者,而是一個凡人,有優點,有缺點,寫寫字,暢所欲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僅此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說蓮花 的精彩文章:

老子:只要思路開竅,人可以達到「榮辱不驚」的境界
真正懂《易經》的人,頭腦一定是清醒的,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TAG:易說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