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周浦界浜村:365天不打烊的溫暖驛站

周浦界浜村:365天不打烊的溫暖驛站

人們常說:家是生命海洋里寧靜的港灣,讓我們避風停泊;家是人生旅途中溫暖的驛站,讓我們歇息放鬆。

浦東周浦鎮界浜村「家門口」服務站就是這樣一個溫暖驛站,她365天不打烊,為周邊村民提供黨建、生活、健康等七大類服務,給村民家的溫馨和關懷。

春節也來「家門口」坐坐

界浜村位於周浦鎮東北角,是典型的農業村,3.273平方公里、1752畝耕地、18個村民小組、1318戶3156人戶籍人口,是界浜的基本模樣,「兩區一線多點」、「四站一室」、31間功能室、4個服務點,是「家門口」服務的重要陣地。

界浜村用多思考多幹事多跑腿的「痛」,來換得村民群眾生活辦事的「爽」。「有事沒事,『家門口』去坐坐」成了不少村民的常態,「無事不登三寶殿」變成了「無事也要登三寶殿」。

施友良是界浜村一名智力殘疾人,生活在單親家庭,由母親撫養長大。「家門口」是他的常駐地,在這裡他可以看報紙、寫計算題,一待就是一整天,等工作人員快下班了他才離開。「家門口」為他提供了一個溫暖的去處,精神的棲息地,即使是春節期間,他也要來「家門口」服務站坐一坐,說說話。

辦公空間變身服務空間

「家門口」服務的出發點就是打開門、迎進來、招待好,空間調整和陽光服務在落實中推動了幹部觀念的轉變。

從辦公室5間、功能室2間(老年活動室、多功能活動室)到辦公室0間、功能室31間,界浜村成為浦東新區第一個沒有圍牆的村委會。村裡重新裝修村民小組裡閑置的集體倉庫,將更多公共空間還給村民。從此這裡少了過度膨脹、「曲徑通幽」的辦公空間,多了標識明確、「宜其室家」的服務空間。

為確保雙休日及法定節假日期間群眾辦事便利,今年初,界浜村推行家門口服務「全年無休制」,最大限度滿足村民辦事的實際需求。

界浜村家門口服務站工作人員全員參加鎮家門口推進辦組織的統一培訓,實現「一崗通」向「全崗通」轉變,掌握了業務事項和上級下放事項的全部內容,在節假日值班期間能「獨當一面」,及時滿足村民辦事需求。

同時,界浜村嚴格要求,值班人員在節假日值班期間不得遲到、早退、擅自離崗,保持信息暢通,確保無休日服務制度給廣大辦事群眾帶來真正的便利。

按時節開展服務更受歡迎

「手工DIY」是界浜村針對農民文化需求下沉到村的創意項目,意在讓村民開動大腦,用雙手去創造。

活動開始前,工作人員擔心農村群眾對DIY手工項目興趣不大,活動開展不順利。出人意料的是,活動當天,村民們參與熱情高漲,學習氛圍特別好。

「手工DIY」不僅深受成年人的喜愛,也使小朋友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老師們的指導激發了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比成年人,小朋友更能天馬行空地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在手工活動中,孩子們的認知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培養,他們的創作力也在玩樂中進一步迸發。

村民們紛紛表示,希望服務站能多舉辦類似手工活動。服務站將在年內陸續開展押花杯墊、黏土紙巾盒、剪窗花等各類創意活動。

「家門口」服務的落腳點在服務,服務就要結合不同時節、立足本地實際來開展。在農村開展服務,要充分尊重農民的作息習慣,9點後2小時、3點前2小時,是組織村民活動的「黃金4小時」,這個時間段外,村民也要鋤地、煮飯、接娃,忙於家務;9點前2小時,5點後2小時,是服務村民辦事的「黃金4小時」,這個時間段是村民上班前、下班後避免耽誤工作的最佳選擇,因此有了錯時服務制。

對於界浜村來說,4-8月是桃樹地里最繁忙的時節,這時文化服務等適當減少頻率,磨剪刀、農業科普等頻率適度增加,可避免資源浪費。界浜村還與周浦「智惠管家」平台合作,開展「零度菜場」項目,免了不少農民路邊賣菜的辛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巴金《第四病室》手稿本問世,筆跡濃淡間儘是生命體溫
精準對接百姓需求,借力實現公共服務品質躍升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