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平安智慧醫療攜手申城醫院 打造疾病篩查和診療AI新生態

平安智慧醫療攜手申城醫院 打造疾病篩查和診療AI新生態

8月29日至31日,由國家發改委、科學技術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等共同舉辦的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舉行,各領域前沿應用及產品均在此亮相。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共同研發的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協同其他醫療科技產品在這一世界級人工智慧舞台上聯合參展,該系統可以通過最先進的卷積神經網路技術,提高宮頸癌篩查和質控的精度與效率。

宮頸癌是當代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婦科惡性腫瘤,全世界每年有50萬新發病例和27.4萬死亡病例,但我國因缺少病理醫生和細胞學檢測設備,對宮頸癌的普查率只有1%。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的應用不僅支持所有宮頸癌類型檢測,還包括其癌前病變類型,通過「早發現,早治療」,是「救人命」的智能系統。

參與展出的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只是平安智慧醫療布局下的冰山一角。近年來,平安諸多智慧醫療產品相繼落地上海各大三甲醫院以及專科領域頭部醫院,疾病類型覆蓋甲狀腺癌、乳腺癌、皮膚癌等;合作醫院囊括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等。

此外,平安輔助診療層面的應用也相繼落地,包括門診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房顫社區AI輔助管理系統、眼底彩超輔助診斷工作站、區塊鏈的智慧醫聯體建設等以「智慧」輸出為醫院和醫生賦能,有效提高診療效率和醫治精準度。

運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核心科技,平安集團智慧醫療加速申城醫療科技布局,優化醫療資源和治療節奏,將疾病控制在早期階段,正在直接改變著基層醫療的面貌,助力上海智慧醫療高地建設。

「AI 醫院」 平安助力智能篩查檢測系統

根據美國癌症學會的數據,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女性癌症前三,早期篩查發現宮頸癌前病變是防治宮頸癌的關鍵環節。中國也在推進支持婦女進行「兩癌篩查」的政策,但國內未參加任何宮頸癌篩查的比例仍超過70%,東部發達地區未參加宮頸癌篩查的比例亦高達68.7%。

參與此次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出的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若能進一步研發推廣,可以有效改善上述局面。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是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與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共同研發,也是上海市首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AI 醫院」典型案例。

目前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已支持所有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類型的智能檢測,包含三大類、七小類宮頸癌細胞病理異常細胞類型,可以通過早期篩查發現宮頸癌前病變。

另一方面,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可以有效提高醫生的判斷精度和效率。通過人力分辨病變細胞的工作強度極大,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理科為例,科室每天要讀約4000張切片,從一張只有幾微米厚的切片用顯微鏡放大100-400倍,觀察至少5000個細胞,並且每個有細胞的角落都不能遺漏,這樣才能準確分辨是否有病變的細胞。

但依靠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所使用的最先進的卷積神經網路技術,可以將數字化病理中的疑似異常細胞團提取出來,並將這些細胞團的邊界標記出來,有效提高檢測的效率。具體操作模式是,通過在海量標本中過濾掉安全的塗片,挑出疑似或者高危的塗片,再由病理科科室去重點分析疑似或高危塗片。

因此,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可以將幫助醫療機構、醫務工作者和質控單位提高篩查和質控的精度與效率,有效解決病理醫生嚴重缺乏、細胞學檢測設備不足和病理檢查操作不規範等問題,讓病理醫生人手緊張不再成為宮頸癌篩查的一道難越的門檻。

除宮頸癌智能篩查系統,平安研發的癌症篩查系統還涵蓋甲狀腺腫瘤、皮膚腫瘤、乳腺癌等高發癌症類型。

其中,甲狀腺腫瘤智能超聲檢查系統已在瑞金醫院上線試運行,該系統通過應用數千病例進行深度神經網路建模,完成對甲狀腺結節的自動檢測,並進而在檢測出的結節上判斷良惡性。

皮膚腫瘤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尚在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共同研發階段,但該系統的推出也將大大提高醫生的讀片效率。

除上述腫瘤疾病外,平安智慧醫療與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牽頭開發的智能OCT眼底篩查系統也已完成多項醫學中心臨床前試驗,在圖像質量評價、病灶檢測、急迫性判斷3項輔助醫療任務中的樣本準確率分別達到99.2%、98.6%、96.7%。

事實上,早期的篩查檢測不僅可以幫助醫院提高效率,對患者而言也可以實現早期篩查的低費用,更早發現疾病,將費用控制在前期醫保而非後期的保險階段。

「AI 場景」平安輔助診療提高醫治效率

以科技賦能醫療不僅體現在具體病症的檢測篩查,助力不同場景下輔助診療的效率也是平安智慧醫療布局的重要一環。

平安集團已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市仁濟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合作研發門急診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基於區塊鏈的智慧醫聯體建設以及房顫社區AI輔助管理系統、眼底彩照輔助診斷工作站等。

AI 醫療是行業內目前研發的熱點,但在實際操作中,AI臨床輔助能真正用於一線決策的非常少,平安智慧醫療與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合作研發的門急診智能輔助診斷系統正是希望能夠幫助解決醫院門急診工作中的痛點。

以第六人民醫院為例,其急診量為上海全市最大,全年的門急診量將近400萬,綜合考慮複診和流動人口等因素,每天就診的人流量在15000-20000之間,工作量巨大。因此,平安與第六人民醫院共同研發門急診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尤其可以幫助低年資的醫生提供智能輔助,提高一線診治效率。

在信息保護日漸重要的大數據環境下,仁濟醫院從患者信息安全的角度入手,和平安智慧醫療一起,在上海衛健委的支持下,共同打造醫聯體雲醫療模式,並建立行業規範與標準,解決患者信息的共享與安全問題。

雙方共建的仁濟醫院醫聯體雲平台,以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為技術雙引擎,開展醫聯體電子病歷共享平台的建設,建立統一的數據共享和交換標準,構建醫學標準化術語、醫療數據脫敏、疾病風險預測等標準化基礎服務,實現健康信息、診療信息和治療信息等患者數據共享。

房顫社區AI輔助管理系統和眼底彩照輔助診斷工作站均是由平安智慧醫療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合作研發的。

從病情評估到個性化用藥,房顫社區AI輔助管理系統的準確性已經超過傳統方式。

2018年12月,一組配備了中山醫院全科和平安智慧醫療聯合開發研製的全科智能醫療輔助決策系統的社區全科醫生團隊對戰另一組以傳統方式對社區房顫患者進行診療的全科醫生團隊,從房顫患者的病情評估到給予患者個體化用藥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比賽。經過30分鐘的比賽,配備了AI輔助系統的社區全科醫生團隊平均得分86.2,比另一組沒有使用AI輔助系統、平均得分51.5的全科醫生團隊更勝一籌。

該系統業於2018年11月10日在上海徐匯區楓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線,幫助醫院內每周三下午的房顫門診醫生。

科技賦能 打造端到端一體化解決方案

平安希望打造覆蓋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的端到端智能醫療管理的一體化平台,背後依託的是前沿技術、海量數據以及豐富場景的優勢支撐。

2019年以來,平安集團明確科技地位,進一步提升集團內科技力量。根據最新的年報數據,截至2019年6月末,平安集團科技專利申請數量較年初增加5.779項,累計達18050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其中PCT及境外專利申請數累計達3959項。

另在2019年上半年,平安集團榮獲超20個權威科技獎項,一舉拿下三個醫療影像國際競賽總冠軍,包括肺癌病理分割(ACDC)、內窺鏡影響質控(EAD)和病理性近視檢測(PALM)。此外,平安還發表了全球首篇AI疾病預測的頂級醫學論文,打造的全球第一款智能OCT眼底疾病篩查系統完成了多中心臨床試驗。

作為平安智慧醫療的重要底層基礎,海量的垂直數據搭建是重中之重。智慧輔助診療系統共覆蓋了3萬種疾病,以糖尿病為例,藥品庫包含2000個藥品信息、疾病庫收納了180種相關疾病、處方/治療庫中收錄了25萬個醫學文獻、健康因子庫中包含了50個風險因子,此外醫生/醫療機構庫共有15000名醫生信息。

醫療知識圖譜中也涵蓋超過50萬個醫學術語、500多萬的醫學關係以及1000多萬的醫學證據。

除國內應用於各大醫院,目前,包括全球領先的輔助診療、影像篩查、疾病預測等技術應用場景已經推廣至法國、日本、印尼等國家。以診斷助手為例,已經覆蓋了超過2000家醫院,智慧衛健監管也與16個省市展開了合作;互聯網醫院平台則減少了患者65%的排隊時間等。

平安智慧醫療有一個更宏大的目標願景,即實現建立「世界最大的管理式醫療模式」,包括打造面向患者(Patient)、服務提供方(Provider)、支付方(Payers)構建的PPP開放平台。

目前平安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等負責PPP開放平台的不同領域。患者端(Patient)可以通過平安好醫生搭建「互聯網醫療健康平台」;服務提供方(Provider)端則是打造覆蓋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的端到端智能醫療管理的一體化平台;而支付方(Payers)則可以通過平安醫保科技,助力醫保快速進入數字化,提升醫保運作效率,實現醫保記錄的全流程可追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不要證券公司要書房?在溫州、揚州,步行15分鐘就能遇到一座城市書房
奉賢區代區長郭芳:建築垃圾不能隨意堆放到基本農田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