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明知匈奴習俗,王昭君為何要自薦和親匈奴?

明知匈奴習俗,王昭君為何要自薦和親匈奴?

自小我們在歷史課本中就學到昭君出塞的故事,講到王昭君為了漢匈的偉大友誼,自願請求遠嫁匈奴單于,積極地傳播了中原文化,為漢匈和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然而,我們都知道,她得內心一定非常苦,後來經歷的事讓她得內心更苦。

王昭君14歲就被選入宮中,然而由於當時的漢元帝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來自己親自查看入宮的宮女,便讓畫師毛延壽去給大家拍寫真,結果那些有心計的宮女紛紛討好毛延壽,只為能夠美美顏,而王昭君當時可能剛從農村出來,還沒弄懂這些,就什麼也沒給,結果原本傾國傾城的一張臉卻被PS了一顆黑痣,頓時打消了興趣。

就這樣王昭君在後宮苦等了三年,一直未能夠等到漢元帝臨幸,她也不知道自己還要等多久,弄不好也許是一生,她想來想去有點不甘心,與其在這裡給皇帝做小老婆枯等一生,不如嫁給別人起碼也不至於那麼無趣。

而這就白白的便宜了匈奴單于呼韓邪,當時匈奴來和漢朝和親,漢元帝原本是要嫁公主的,但公主都是掌上明珠,再加上匈奴那裡的風俗習慣實在異於中原,什麼「父死,妻其後母。」,這在當時中原地區就是違背禮制,漢元帝那些夫人自然到來求情,讓誰去也不合適,那就還是和以前一樣派個宮女去吧。

此時,王昭君自願要求去和親,很可能也是對漢元帝絕望了,然而當匈奴人看到王昭君時,感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漢元帝這真是下了血本啊,當然漢元帝也是腸子都悔青了,不知道後來如何處理了毛延壽,就這樣匈奴人載歌載舞的迎著美人王昭君就回去了。

王昭君來了匈奴以後,也算是單于的正印夫人,肚子也爭氣,為呼韓邪生了一個兒子,但沒想到的是呼韓邪很快就死去了,內心無法接受「妻其後母」的胡俗,寫信給漢庭要求回國,然而此時的漢元帝已死,繼位的漢成帝也不想多事,直接回絕了王昭君的請求,就這樣王昭君不得不嫁給呼韓邪的大兒子,而且還為其生了兩個女兒。

此時的王昭君既要在心理上受到違背宗法禮教的折磨,又要忍受著匈奴的習俗,更為重要的是,王昭君也思鄉,尤其是在大漠那種荒涼的環境下,他更加想念家鄉湖北,更加想念家人,但背負著偉大使命的她只能默默地忍受著這一切,只能將這些苦吞下。

公元前19年,在她得第二任丈夫死後的第二年,33歲的王昭君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她完成了漢匈和親的偉大使命,將中原文化傳播到千里之外,為漢匈帶來了長久的和平,她向一棵大樹一樣紮根在大漠,生兒育女,移風易俗,也耗盡了她得一生。

這一生,是偉大的、壯麗的;也是悲苦的、凄慘的!歡迎各位網友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芝先生 的精彩文章:

曾經顏色革命「成功」的三個國家,如今都怎樣了?
形勢正在發生變化!誰將第一個被踢出發達國家隊伍?

TAG:紫芝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