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用中國畫反映新中國建設成就,「新金陵畫派」作品齊聚上海

用中國畫反映新中國建設成就,「新金陵畫派」作品齊聚上海

「英滿芳甸——新金陵畫派播布研究展」9月1日—9月22日亮相劉海粟美術館。本展覽展示「新金陵畫派」五位代表性畫家傅抱石、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的藝術本體語言特色和實踐方式,以多樣性展陳形式呈現出代表性畫家的個案風采,向觀眾傳遞「新金陵畫派」在藝術風格上的豐富性、獨特性及時代性。同時特邀20位藝術家參與本次展覽,展現「新金陵畫派」作為時代印跡在當下山水畫發展中產生的傳播和影響。展覽共展出「新金陵畫派五老」作品25件,其餘後輩作品19件。

「新金陵畫派」是20世紀在中國美術館史上崛起、發展併產生持續性、全國性影響的中國畫流派,是新中國畫院建設的重要標誌性成果之一。在展覽中,可見「新金陵畫派」代表性畫家傅抱石、錢松岩、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的作品、文獻、影像資料以及「新金陵畫派」已故著名學者馬鴻增先生的文獻手稿。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阮竣介紹,新金陵畫派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最大的畫派,這些從新中國畫院體系走出的畫家最早提出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的口號,自覺用中國畫反映新中國建設成就。

1960年9月,江蘇省國畫院成立不久,「新金陵畫派五老」便帶領一批畫家開始了為期3個月,行程兩萬三千里寫生,足跡遍布南京、鄭州、洛陽、三門峽、西安、延安等地,創作了一批主題性創作。通過體驗生活和寫生鍛煉,他們探索出了用傳統中國畫反映現代生活的一條藝術之路,也得到了官方、學術界和人民群眾的認可,這也是新金陵畫派能夠形成的原因之一。

當時,全國各地的藝術家都在自發性的進行這種探索和創新,但能夠形成群體性風格,並得到各方認可殊為不易。新金陵畫派的畫家們在採風過程中,發自內心的感受到新中國的巨大變化,他們的藝術作品沒有政治說教,用藝術魅力來打動觀眾,也用實踐證明傳統中國畫技法可以反映現代生活,並且可以帶來極高的藝術享受。

新金陵畫派的藝術成就來自於對傳統技法的深刻認識和對現實生活的領悟。侯北人美術館名譽館長趙宗概曾跟隨亞明一起採風,讓他感受最深的是,許多畫家喜歡一下車就開始畫速寫,亞明卻先去跟當地村民聊天、下棋,花時間觀察生活。「他曾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一個農夫背了一筐蘿蔔到集市裡賣,這些蘿蔔有裂開的,有帶泥巴的,儘管現場有很多人搶購,但他要在旁邊靜靜觀察,選一個最好的蘿蔔,一把拿過來。去體驗生活也是要觀察最能打動你,最有感受的部分。」傅抱石亦然,他去鏡泊湖寫生時,一直認真觀察,仔細感受,儘管當時去了很多人,畫了很多寫生,但最後只有他留下了成功的作品。

有鮮明的風格、一定的創作群體,有優秀的作品包括傳承,都是成為一個畫派的重要因素。趙宗概也是展覽第二部分當代山水畫邀請展的策展人,在該部分中,主要展現後「新金陵畫派」時期部分畫家在藝術道路上的不同抉擇和探索,折射出「新金陵畫派」與當代畫家在審美取向與藝術風格上的傳承、影響、對照、反差等內在聯繫和外部流變。

此次展覽也是長三角美術館協作機制的成果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京滬浙列中國各省份可持續發展前三名
東海龍王是海神,你可知道江南的海神至少有60多位?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