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會說話可點石成金,超級尷尬的一件事,換四個字,頓時讓孝庄大悅

會說話可點石成金,超級尷尬的一件事,換四個字,頓時讓孝庄大悅

我國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同一句話,換一種說法,就能給人完全不同的感覺。「屢敗屢戰」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據說曾國藩的湘軍與太平軍交鋒,接連吃敗仗,在上奏摺彙報情況的時候,曾國藩靈機一動,拿起筆將「屢戰屢敗」改成了「屢敗屢戰」,頓時就成了威武不屈的英雄。咸豐看了奏摺後非常滿意,令其重整旗鼓,繼續戰鬥。

還有一個關於尚可喜的故事,與「屢敗屢戰」有異曲同工之妙。

尚可喜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叛明投清的三大叛將之一,也是「三藩」之中唯一得到善終的人。本來祖籍也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的人,後來舉家遷往衡水,再後來又到了遼東,尚可喜本來是毛文龍養孫,後來袁崇煥殺了毛文龍,尚可喜一看再混下去沒什麼奔頭,腦子一熱就降清了。

尚可喜跟著清朝一路征戰,攻朝鮮、皮島,遼西,又隨清軍入關,打李自成,打南明,對滿清王朝來說可謂戰功赫赫,最後封平南王,鎮守廣東,和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起平坐。

康熙早年,平南王尚可喜進京述職,受到孝庄太皇太后的召見。孝庄為了籠絡他,表示對他的重視,特意賞賜了誥命夫人的薰貂領花綢錦袍給他的母親。這本來是件喜事,結果到了家,卻引起了家庭糾紛。

原來尚可喜本是庶出,卻從小被正房太太養大。到了家,兩個母親就吵翻了天。一個說:我是正房太太,尚可喜名正言順的母親。你也敢和我爭。另一個說:我是他親生母親!怎麼就不能要了?

尚可喜哪個媽都不想得罪,他思量再三,決定把這件賞賜之物退回去。於是尚可喜起草了一份奏摺,奏摺上寫明退回原因,「兩位母親爭執不下」。

這時,一個幕僚看到了,他微微一笑,提筆改了四個字,將「爭執不下」改成「禮讓不迭」。

尚可喜一看,這四個字改的絕妙,於是呈上奏摺。孝庄太后一看,心中頓時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覺得尚可喜這奏摺寫的不錯,不失體面。於是賞賜給尚可喜兩件錦袍,兩個母親一人一件。

還有一個小故事,據說,李鴻章做直隸總督時,對袁世凱的一件事情很不滿意,準備彈劾他「膽大妄為」。正好這時,慈禧對李鴻章說,袁世凱頗有才幹,你帶他一起去巡閱海軍,能給你幫上忙。於是李鴻章改了一個字,將把「膽大妄為」改成「膽大有為」,來保舉袁世凱。僅僅一字之差,頓時化貶義為褒義。

這幾個小故事是真有其事,還是民間偽造,尚未有明確定論,僅供諸公一笑。但中文的神奇與博大精深,從故事中可見一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1857年廣東水師血戰英軍,令英人印象深刻的「佛山水道之戰」
乾隆剛登基就要改雍正的政策,但又不能背個不孝惡名,怎麼辦?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