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外國的月亮更圓?NO!中國的機長更強!

外國的月亮更圓?NO!中國的機長更強!

身在高原,身體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缺氧,呼吸困難。但那僅僅是幾千米的高度,想像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缺氧、釋壓情況下,操控儀錶盤多處失靈的飛機,並保證機組全員安全回到地面,又是何等千難萬險。就在國慶前一個月,電影《中國機長》曝光"危急時刻"海報,還發布了張涵予在萬米高空力挽狂瀾的新預告短片,觀看預告全程節奏緊張、感覺沒空呼吸。

跟很多人的"常識"相反的是,飛機其實是人類歷史上最安全的交通公具。但是,它一旦出事,總是會讓人異常的膽戰心驚。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定檔在9月30日上映,讓人身臨其境感受鬼門關走一遭的驚心動魄。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約3780萬個航班中,致命事故的發生率僅為1/252萬。所以說,民用航空運輸依然是全球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其中中國事故率最低,2018年重大事故為零,更沒有人員傷亡。世界十大航空公司中,安全記錄最好的澳洲航空也在年初走了一遭"鬼門關",是靠著機組的智勇雙全才最終化險為夷。來看看外國這起險些釀成的空難有多驚心動魄呢?為了避免事故發生,當時客機在五分鐘內下降了約4572米的高度,每秒下降超過15米!

"跳樓式俯衝":澳航機長孤注一擲,只為救全機乘客性命

圖為QF706班機放下氧氣面罩的客艙,此時乘客仍舊驚魂未定。

澳洲機長之所以必須操作飛機用近乎"跳樓式俯衝"的狀態下降飛行高度,是因為當時QF706班機遇上了最具破壞力的航空器故障之一,"機艙失壓"。

眾所周知,民航客機要保證飛行平穩,必須爬升至氣流環境較穩定的高空。但這種看似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同樣是一把雙刃劍:高空氣流穩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氣壓力低,同時缺氧、極寒等情況只會比陸地高原來得更加兇狠。

為此,現代客機無論大小,普遍都裝有機艙加壓裝置。但若加壓裝置失效,客機就可能面臨災難性的後果。

圖為驚動了希臘空軍戰機護航,但最終仍舊墜毀的太陽神航空522班機。

2005年,塞普勒斯太陽神航空的522號班機也同樣發生了機艙失壓情況,但當時飛行員並未加以足夠重視……不過短短12分鐘之內,包括機長、副駕和機務在內的全體機組成員就進入了缺氧昏迷狀態,522號班機也最終帶著全機121人撞山身亡。

而在2019年初的澳航QF706班機緊急著陸事件當中,澳航機長正是在第一時刻意識到了機艙失壓的毀滅性後果,由此才會操作飛機進行每秒15米的"跳樓式俯衝",回到高度3000米以下的空氣稠密地帶,最終避免了又一場傷亡過百的大型空難。

不可能出現的極端困境現身:中國機長能否化險為夷?

圖為執飛QF706航班的737-800客機,該機後經檢查並無大礙。

換句話說,當今世界民航業界解決機艙失壓問題的共識其實很明確,就是第一時間下降到安全高度,然後尋求緊急著陸保證乘客安全。從這一點看來,澳航QF706機組的這一頓操作兇狠不假,不過也不失為教科書級別的正確操作。

但如果當時客機本身飛行在高原地帶,無法下降至安全高度呢?又如果客機駕駛艙封閉的保護環境已被破壞,飛行員無法集中精力操作飛機呢?甚至是機艙風擋損壞,飛行員必須直面秒速上百米的強風呢?電影《中國機長》很好地還原了這個危機時刻,劇組用1:1空客A319的模擬機在現場製造出來的8級大風環境下,重現真實事件。據演員回憶,這僅僅相當於當時機長和副駕駛經歷的風速的四分之一,演員已經感覺完全站不住、睜不開眼。

面對這些無比困難,幾乎只存在於紙面或設想當中的極端情況時,我們幾乎可以得出答案:沒有飛行員能從這種困境中生存,更別提把客機和乘客安全帶回地面了。

圖為3U8633班機著陸後的駕駛艙,座艙嵌入的儀錶盤整個被強風掀起。

但是,中國機長就是能活生生把"理論上不可能"變成了世界民航史上的新極限案例:就在去年的5月,四川航空3U8633班機在川西高原上空突遇風擋碎裂脫落意外時,這架飛機和操作它的劉傳健機長面臨的絕境之"絕",是幾乎所有的民航教科書和空難案例都未觸及的真空地帶。

開拓人類新極限:中國機長無愧英雄二字

圖為電影《中國機長》預告截圖,飛機在空中遇險

在地面海拔超過3000米的川西高原,劉傳健機長並沒有機會像澳洲同行那樣,用一次乾淨利落的下降高度解決問題——恰恰相反,他必須維持不撞山的安全高度,直至3U8633班機飛進海拔平緩的四川盆地,而這一高度的氣壓,不到海平面大氣壓的三分之一。

僅從這一點來說,成功克服了高空機艙持續釋壓環境,並把飛機成功帶回數百公里之外的機場,保證機上乘客安然無恙的飛行員,從古到今也就只有中國機長劉傳健一人而已。

電影《中國機長》預告片透露信心是求生成功的源泉這一信念,展現的是中國民航精神,演員袁泉飾演的空姐反覆強調要相信機長,一定能夠帶大家回去。劉傳健機長在20多分鐘的萬米高空險情處置中,駕駛艙風擋破裂,3U8633班機同時出現了飛機失穩、副駕駛幾乎被吸出機外、自動駕駛和儀錶失效等無數險情……,劉傳健機長自己也不清楚抉擇了多少次,才最終戰勝了這比珠峰之巔更惡劣的高空環境。但他每一次抉擇背後都背負著全飛機的信任,"我們受過專業的訓練,大家不用擔心,我們相信機長,有信心有能力保證您的安全"。

國內很少聽說中國民航客機發生重大事故,這是不是國內機長都有責任心,技術過硬,中國機長更牛呢?當然有一定關係,另外中國國內各大航空公司購買的客機都十分可靠,注重安全性能,買新不買舊,比起國外一些一飛就10來年的客機要安全多了。飛機本身質量好,再加上駕駛員技術過硬,坐中國航空的飛機,出事故概率自然就低了。隨著9月30日《中國機長》的上映,無疑也將使乘客們對中國民航信任加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又變胖了?M1A2「體重」飆升至70噸,將加裝主動防禦系統
彈射後能活嗎?在犧牲2名飛行員後,俄下決心升級生存背心等裝具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