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眾包考古登上Science,揭示人類如何影響地球數千年

眾包考古登上Science,揭示人類如何影響地球數千年

|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今年五月,隸屬於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投票認定,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

人類世這個概念,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的。他認為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相關文章指出,與人類世相關聯的現象從不斷增加的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生物棲息地減少和溫室氣體排放等,以及混凝土、塑料等物質的出現,這些變化將存留千年或更久,它們正在改變著整個地球系統。

但是,是什麼構成了轉變,尤其是重大的人類活動,仍然存在爭議。許多研究人員對相對較近的歷史框架提出了質疑。

一項名為ArchaeoGLOBE的研究項目中,由全球超過250名考古學家「拼」成的一副全新地圖表明,人類在地球上的印記比核時代要早得多。這項研究已發表在8月30日的《Science》上,闡述了狩獵採集者、農牧民從3000年前開始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的面貌。該研究團隊的核心成員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馬里蘭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等機構。

ArchaeoGLOBE項目分析了大約從10000年前(狩獵和採集時代)開始到1850年(工業革命後)的土地使用情況。這項新研究為現有的歷史土地利用模式增加了新的考古學視角。基於研究人員對六大洲土地利用的專業知識,眾包地圖顯示,在地球上更多地區,隨著農業的出現,環境變化使人類對土地的使用加速,農業的環境資源利用方式比近期研究得出的結論要早得多。

反饋循環 圖片來源: Andrea Kay

圖片來源:Science

該研究合著者、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助理教授Ben Marwick說:「世界各地都有考古學家在工作,但他們收集數據的方式不同,所以很難發現更廣泛的模式。通過向考古學家提出一系列問題而不是組合數據集,我們創造了一個出色的解決方案。從本質上發現,人類在世界不同地方都做了什麼。」

最近經常被引用的研究使用統計數據和地圖來估計現代之前的人類行為和環境變化。馬里蘭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Lucas Stephens說,對於ArchaeoGLOBE項目,研究團隊花費數月時間開展調查,並考慮如何將地球劃分為分析區域。Stephens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期間主導了這項全球人類學家的合作。最後,該團隊將地球(不包括南極洲)分成146個區域,並在10個不同的時間點尋求考古學家對這些區域人類活動的意見。最終收到了大約700個回復。

研究結果發現:

在一萬年前,覓食行為(包括狩獵、採集和捕魚)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很普遍,但在大約3000年前,這些行為在世界上超過一半地區都開始減少。

畜牧業在8000年前從西南亞的一些地方起源,傳播到北非和歐亞大陸等乾旱地區,到了4000年前,這些地區的畜牲業也是很普遍的。

在6000年前,某種形式的農業正在世界上近一半地區盛行,而到了3000年前,農業已經普遍存在。農業通常被認為是「取代」狩獵和採集作為糧食生產的一種手段,但在某些地區,農業與覓食同時存在,或作為對覓食的補充。

芝加哥環境法律與政策中心的研究分析師Stephens說:「這類研究工作使我們重新思考人類在環境系統中的角色,特別是以我們理解『自然』的方式。一段時間以來,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人類與環境長期相互作用的研究必須包括考古學知識,我們的研究和數據集第一次真正為全球範圍內的這種合作打開了大門。」

研究人員表示,了解人類對環境影響的歷史對解決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Stephens說:「隨著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8月初發布的一份關於土地使用的報告,很明顯,人類活動對地球未來的影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也有深遠的歷史,但這些討論還沒有被納入其中。」

這項研究的最初設計者、馬里蘭大學的Erle Ellis說:「現在是時候超越最近的人類世範式,認識到過去的長期變化改變了地球的生態,併產生了當代全球化社會生態基礎——農村和城市。」

研究人員指出,ArchaeoGLOBE地圖包含的世界某些地區的信息要比其他地圖多得多,反映了考古學關注的方向。這部分歸功於參與該研究考古學家的專業知識,以及資源的可用性和不同地區對研究的支持。研究作者表示,雖然他們從西半球和北半球獲得了大量數據,但還有較少的地區顯然需要更多的研究。

圖片來源:Science

Marwick說:「這可以通過提供信息來實現。」。他貢獻了東南亞方面的專業知識,並協助將ArchaeoGLOBE的所有材料放到網上,讓任何人都可以訪問。

Marwick說:「像這樣的全球數據集帶來了許多有趣的後續調查,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隨著我們公開所有的數據,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ArchaeoGLOBE在全球範圍內自由地發掘並測試新想法。」

參考文獻:

1. Archaeological assessment reveals Earth』s early transformation through land use

DOI: 10.1126/science.aax1192

2. How humans changed the face of Earth

DOI: 10.1126/science.aay462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一鍋」催出乙醇
交叉科學研究者如何才能在他學科領域期刊發表科研成果?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