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閼與之戰慘敗,秦國主將胡陽為何能取代白起,他最終結局如何?

閼與之戰慘敗,秦國主將胡陽為何能取代白起,他最終結局如何?

自商鞅變法後,秦國士卒之中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辭彙——首功,凡秦之士卒,只要勇於公戰,且在戰場上斬首立功,都可以獲得夢寐以求的爵位、財富、田宅、土地等等。所謂耕戰之法,即是使秦國「利祿官爵,摶出於兵,富貴之門,必出於兵」,這是秦國士兵在戰場之上悍不畏死,英勇殺敵的內在動力,也是秦軍被稱為「虎狼之師」的根本原因。自河西之戰,秦國新軍橫空出世以來,這隻被天下人驚呼為銳士的鐵軍,在與列國的征戰中一直處於強勢地位,鮮有敗績。

常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縱然秦軍強橫,也不是百戰百勝,在秦國崛起的道路上,慘敗乃至全軍覆沒,甚至成建制投降的事情,都有發生過。公元前323年,桑丘之戰,秦國跨越魏、韓,勞師千里遠征齊國,結果被匡章殺得大敗,二十年不敢再與齊國交兵。公元前259年,邯鄲之戰,秦國傾力圍殺長平之戰後的趙國,結果被魏、趙、楚三國聯軍殺得大敗,喪師三十餘萬,失地三郡數十城。公元前233年,肥之戰,秦將桓齕率軍十萬進逼邯鄲,結果被李牧擊敗,桓齕僅率少量親兵突圍。公元前225年,李信滅楚之戰,二十萬秦軍被楚將項燕和昌平君等人擊敗,落荒而逃。

在秦國失敗的案例中,還有一次戰爭最為典型,那便是公元前269年的閼與之戰,這場戰爭被認為是「首敗秦師」之戰,也是六國第一次在正面戰場堂堂正正的擊敗秦軍。閼與之戰是秦國對胡服騎射之後的趙國進行的首次全面試探,也是秦國自南路楚國,中路魏、韓之後,首次嘗試北路趙國這一條東出路線,是一場意義重大的戰爭。此戰,秦國以客卿中更胡陽為主帥,出兵十萬,直取趙國軍事要地閼與。趙國將領趙奢提出「狹路相逢勇者勝」,率兵救援閼與,與胡陽接戰。最終,由於胡陽驕傲輕敵,被趙奢擊敗,十萬大軍傷亡逃散殆盡。

從閼與之戰的表現來看,秦國主將胡陽顯然不是趙奢的對手,也沒有很亮眼的發揮,軍階爵位也不是很高,那秦昭襄王究竟出於何種考慮,要將如此重要的戰爭交到他的手上呢?閼與之戰時,秦國依然是名將如雲的時代,除了王齕、王離等百戰名將,還有秦國最為璀璨的將星的白起,為何非要用名不見經傳的胡陽呢?在閼與之戰前,胡陽又有多少實戰經驗,取得過怎樣的戰績?閼與之戰後,他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事實上,在閼與之戰前,胡陽只是一個客卿,也未取得過十分顯著的軍功,爵位也只是中更,在秦二十等爵位中處於第十三位。在此之前,也沒有胡陽獨自領軍作戰的記錄,其最輝煌的戰績應該就是在公元前273年,在魏冉、白起的帶領下,參與了華陽之戰,也即是《史記·穰侯列傳》記載的「穰侯與白起、客卿胡陽復攻趙、韓、魏,破芒卯於華陽下,斬首十萬,取魏之卷、蔡陽、長社,趙氏觀津」,以魏冉、白起、胡陽三人的地位和威望來講,胡陽應該只是參與了這場戰爭,而不是指揮了戰爭。

讓胡陽成為秦軍主將的是發生在閼與之戰兩年前的一件事情——范雎入秦。從范雎提出遠交近攻開始,秦昭襄王就有意疏遠並排擠魏冉一系,而白起作為魏冉舉薦的將領自然難免受到牽連,王離、王齕又大多是常年跟隨白起的將領,這才給了胡陽出場的機會。不過,自閼與之戰以後,歷史上便再也沒有了關於胡陽的記載,其真實性結局不得而知,但想來不會超過兩種可能,其一是戰敗之後逃到他國,其二是回到秦國接受秦法的制裁,考慮到當時秦法的嚴苛程度,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花布雨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大聖」,並非《西遊記》里的孫悟空,而是「太上老君」
戰國格局第一次劇變,魏國王冠跌落,齊國接管霸權,秦國開始崛起

TAG:歷史花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