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曹楷為什麼坐視不管?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曹楷為什麼坐視不管?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曹楷為什麼坐視不管?

三國是一部由各種英雄梟雄組成的史詩,在這段歷史中有太多太多可以被後世訴說和稱道的人物事迹,但是人們記住的只有那些英雄人物的高光事迹,卻根本都忘記了這些人的老年都十分悲劇,不僅僅蜀國吳國在後期被魏國一一滅掉,並且魏國在曹操死後更是被司馬懿旁邊一舉被推翻,竊取了整個即將統一的魏國,不得不說曾經的三國鼎立到了最後其實都沒有什麼好的結局。

三國時期湧現出的一個個英雄人物,不僅僅是哪些武力滔天的武將們,同時還有許許多多智商超前的智囊們,這些人物似乎被集中在了一個時代一同出現,而後世風評極差的司馬懿卻恰好錯過了這一段時間,在三國時期的末尾才算是出現,這也讓這個智商才華不低於諸葛周瑜的文臣有了竊國的機會。

如果說司馬懿沒有在後面發動高平陵政變,他的所作所為和才華很有可能被後世評為何諸葛周瑜同樣地位,只可惜權利的魔力吸引著每一個人,司馬懿最後更是賭上了自己全部身家搏一搏,最後成功的改魏為晉,成就了自己的國家。

司馬懿可以成功的發動政變,其實不僅僅是他掌控了所有局面,當時的司馬懿手下也不過只有三千死士,而當時的皇帝也因為年紀尚小,所以在魏國沒有什麼話語權,基本上政權都是在大將軍曹爽手上,曹爽這個人確實有一些才華,但是看人的眼光卻還差了點了,在他自認為自己壓制住了司馬懿以後,帶著曹芳一起去埋葬先帝,前往了高平陵。

而司馬懿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帶著自己的兒子和三千死士,關閉了城門殺向了皇宮,一舉吧整個京城給控制住,並且拿下了所有曹家人以此做人質,最後可惜的是在皇帝將軍都沒有被控制殺害的時候,兩人回到了京城,面對突變的現狀,軟弱的他們居然選擇了投降。

不得不說這種選擇真的是非常愚蠢,但是當時的曹爽早已喪失了反抗的心理,只求投降以後可以保全自己的一條性命,但是這種想法他一輩子都見不到了,在穩固了自己皇帝位置以後,司馬懿直接下令吧曹氏一族三代全部斬首,曹爽為自己的軟弱最後也是付出了代價。

那麼很多人就好奇,為什麼當時少帝曹芳的父親曹楷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時候坐視不管,按理說作為一個皇帝的父親,在國家軍隊裡面還是非常有話語權的,其實早在曹丕時代曹楷的兵權就已經被回收,縱然後面自己的兒子成為了皇帝,也不過是在自己的俸祿上增加罷了。

其實曹楷非常會自己求生,他吧自己定義為一個類似於劉嬋的角色,每天就是樂呵呵的玩耍吃喝而已,想要這種人物可以下定決心去救自己的兒子,他既沒有能力也沒有這個膽量,自然在司馬懿的政變中只能充當一個默不作聲的看官,這也讓他最後活到了自己病逝才結束自己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事說 的精彩文章:

TAG:小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