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的空調和小米緊追,格力如何淡定?

美的空調和小米緊追,格力如何淡定?

各個企業都陸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與格力相關的小米和美的也陸續公布了業績,業績顯示美的空調業務和小米的營收與格力的差距進一步收窄,面對這兩家企業所取得的成績,顯然格力已難以淡定。

格力領先優勢縮小

美的的營收其實早已超越了格力,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美的、格力的營收分別為1537.7億元、972.9億元,前者領先後者58%,兩家的比拼主要在空調業務上。今年上半年美的空調業務營收為714.4億,格力空調業務營收為793.2億元,雙方的空調業務收入差距已縮窄到不到70億元。

在營收增速方面,美的、格力空調業務的營收增速分別為11.84%、4.62%,可見美的空調業務的收入增速近乎是格力的三倍,按照這樣的勢頭今年前者或許會超越後者。美的空調業務取得較快增長,與它主動跟進價格戰有關,特別在線上市場美的空調持續降價,在線上空調市場的份額不斷上升,而格力空調為了維護零售渠道的利益其空調價格偏高導致落後於美的。

小米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營收達到957.1億元,同比增長20.2%,按此勢頭它今年的營收可望破2000億,另一件讓它高興的事情就是首次躋身全球500強,位居第468位,成為全球500強中成長最快的企業,從它成立到躋身全球500強僅花了8年時間。

從三家企業的營收增速來看,小米的營收增速最快,美的空空調業務次之,格力空調業務營收增速最慢,按照這樣的增速,今年小米和美的空調業務的收入都將超過格力,這正給格力帶來巨大的壓力。

三家企業面臨各自的問題

空調行業早已進入飽和階段,近幾年來除了了2017年由於酷熱的天氣推動空調銷量同比增長三成以外,其他年份的增速都比較緩慢,2018年中國市場的空調銷量增速更只有1.6%。由於2017年的熱銷,空調企業開足馬力生產,而2018年國內空調銷量增長緩慢導致中國市場的空調庫存達到創記錄的5000萬台。

高企的庫存給空調企業帶來巨大的壓力,紛紛推出各種舉措推動空調的銷售。格力的做法是深入三四五線城市,憑藉其零售渠道的優勢,2018年它依然取得了超過三成的增長,營收近2000億元,基本實現了2012年其董事長董明珠提出的2000億元營收目標。

不過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格力未能維持過去兩年超過三成的增速,增速出現了幅度的下滑,導致如此結果主要是因為三四五線城市的潛力有限,同時伴隨著盤踞於這些城市的中小空調企業的反擊,顯示出它已難以繼續通過拓展三四五線城市推動營收的快速增長。

在空調市場寒風陣陣之際,線上空調市場則顯得相當火熱,近三年來空調銷量增長迅速的奧克斯恰恰是通過開拓線上空調市場崛起的,它在線上空調市場經常位居第一名,形成與格力、美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奧克斯在線上空調市場如魚得水與它採取的價格戰策略有關,其空調均價不到格力的七成。

相對於格力冷淡面對線上空調市場,美的則採取了積极參与的策略。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美的在線上銷售的空調持續大減價,數據顯示它的空調均價僅比奧克斯貴了8%,但是卻較格力便宜近三成,由此美的在線上空調市場直逼奧克斯。美的空調業務營收由此也取得了快速的增長,這是其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取得快速增長的原因。

小米的問題則是營收增速在持續放緩,早幾年小米的營收增速保持在一倍以上,2018年其營收增速也有52.6%,而今年上半年其營收增速僅有去年的四成左右,如果再與早幾年相比就更可看出小米的營收增速在放緩。導致小米的營收增速放緩,與它的手機業務面臨著華為、OPPO、vivo的擠壓有關,小米的營收有六成左右來自手機業務,而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已跌至第四名,今年二季度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速為-19.3%,華為、OPPO、vivo在國內的出貨量增速分別為27%、-8.2%、-13.9%,可見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正被另外三家企業擠壓。

綜合來說,上半年格力空調業務的營收依然穩居領先於美的空調業務和小米,但是其營收的領先優勢正在減弱;而美的空調業務和小米雖然在營收方面不斷縮短與格力的差距,但是它們能否繼續維持如此增速存有疑問,即使如此面對這兩者格力無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銘2018 的精彩文章:

麒麟990將推動華為手機達到新高度
歐洲市場數據顯示,三星和小米正快速搶奪華為的市場份額

TAG:柏銘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