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中美貿易摩擦,巴西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顯著增加

中美貿易摩擦,巴西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顯著增加

撰文 | 湯佩蘭

責編 | 陳曉雪

在中國進口量增加等因素的推動下,與2017年相比,2018年巴西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顯著。8月26日,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了2018年全球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狀況報告(下簡稱為 「報告」)。 報告指出,在2018年,巴西種植了3486萬公頃轉基因大豆,比2017年增加了3.4%,其中80%的大豆出口到中國,出口總額預計達到8300萬噸,創歷史新高。這與彭博社2019年初的報道基本吻合。

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為6610萬噸,同比增加30%。該報道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與美國的貿易戰使其在2018年從美國進口的大豆幾乎減半,只有1664萬噸。[1] 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26個國家種植1.917億公頃轉基因作物,比2017年的1.898億公頃增加了190萬公頃(470萬英畝),增幅為1%。 2018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按國家分類依次是美國(7500萬公頃)、巴西(5130萬公頃)、阿根廷(2390萬公頃)、加拿大(1270萬公頃)和印度(1160萬公頃)。這五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佔全球1.917億公頃轉基因作物面積的91%。

中國以290萬公頃的種植面積位列第七,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有棉花和木瓜。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報告稱,全球棉花價格上揚對印度和中國的轉基因棉花應用率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報告指出,世界五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的平均應用率(adoption rate)不斷增長,已經接近飽和。應用率是指全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與全國作物總種植面積之比,ISAAA 高級項目官員阿爾德米塔(RhodoraR. Aldemita)博士解釋說。

具體來說,美國2018年轉基因作用的平均應用率為93.3%,而巴西為93%、阿根廷接近100%、加拿大92.5%、印度95%。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張春義認為, 「反過來也可以看到在其他的國家和地區,當然包括中國在內,在未來也會有很大的增長和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報告強調,全球對轉基因作物應用的增長證明:轉基因作物在農業、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產生良好受益,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改善了營養水平,使1700萬多農夫(其中小農戶和消費者佔95%)感到滿意。 中國關於轉基因作物貿易和商業化的爭議已持續多年。報告提到,在亞太地區面臨,中國、越南和菲律賓遲遲未批准新的轉基因作物和性狀,政策環境的變化和強烈的批評已成為(轉基因作物貿易和商業化的)強大阻礙。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表示, 「從總的情況來看,中國巨大的市場推動了全球生物技術的發展,也使全球尤其是美國、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生產國的農民受益。

中國的購買當然取決於中國的現實需求,其進口也遵循全球貿易規則。在進口前的安全評價原則方面也嚴格遵循科學為基礎的評價原則,並非不可預測不可預見。一個產品獲批時間取決於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合規性等許多技術細節、我個人認為所謂給農民帶來的損失說法不應成為push(強行)審批的條件,審批過程還是應當遵循嚴謹而科學的程序。」 報告數據也披露了複合性狀轉基因作物的發展狀況。2018年,具有複合性狀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了4%,佔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42%。同時,具有多種性狀組合的轉基因作物也獲得批准,包括高油酸油菜、耐異惡唑草酮除草劑棉花、複合耐除草劑高油酸大豆、耐除草劑耐鹽大豆、抗蟲甘蔗、具有抗蟲/耐除草劑複合性狀的轉基因玉米。

ISAAA 董事會主席鄧炳祥(Paul S. Teng)表示,拉美很多國家轉基因作物具體種植的面積和種植的應用率增加,農民越來越願意種植具有多重性狀的轉基因作物,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2018年是生物技術/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的第23個年頭,除2015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下降外,這是第22個增長年份。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是一家非營利組織,旨在通過分享知識和應用作物生物技術來幫助減輕飢餓和貧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那一年,我們十五歲 商周專欄
免疫力低到底是怎麼回事?商周專欄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