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看了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看了王寶強的真實經歷,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

01

昨天看到一個新聞,游本昌吃臭肉、周星馳苦笑、王寶強抽煙等4個鏡頭,被選入北影當教材。

王寶強的抽煙鏡頭有多牛逼呢?

來,大家感受一下。

我們再看他在電影裡面的神態:

當初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一下子嚇到了。

王寶強演的這個二傻子人物,真的和我們村口那個又傻又愣的傻子一模一樣,他將一個鄉村小人物的愁苦和虛榮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跑龍套的演員那麼多,但是這麼多年只出一個王寶強,沒有任何家世、背景能夠走到今天這個位置,實屬奇蹟。

有人說他運氣好,有人說他肯吃苦,這些或許都有關係,但這都不是最關鍵的。

他身上有一種能力往往被大家給忽略了,而這種能力恰恰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

從小到大,王寶強一直在做傻事,而這種傻事是我們所有人都屑於做,但是他卻像傻子一樣地堅持。

八歲那年,王寶強看過了《少林寺》之後,被電影里的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他想要去學習少林功夫。

「要去少林寺當和尚」這個想法一說出來之後,招致了身邊所有人的嘲笑,甚至王寶強的父母都覺得自己在鄰居面前抬不起頭,打他罵他,不准他去。

但是他不為所動,鐵了心要去少林學習功夫。

在少林這一待,就是六年。

14歲時,他坐火車來到了北京,跟幾個室友擠在骯髒潮濕的地下室,當一名群眾演員。

有一次,王寶強是演一個逃荒的難民,劇情是被軍官一腳踹倒,連人帶筐翻到溝里去。

一般的群眾演員,都是做做樣子,不會讓人直接踹到,但王寶強不是。

為了演出真實感,軍官的大頭皮鞋踹到他的腰上,他忍受著巨痛,往溝里一滾。

他的這種傻,甚至連導演也不認可,大罵:這人誰找的?找個傻子來幹嘛?

他演過無數替身,每次他都想在電視上找到自己,但是室友們都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沒有特寫鏡頭的。

他還喜歡背各種台詞,別人也笑他傻,因為群眾演員是根本不需要記台詞的。

但王寶強不受他們影響,依然堅持做這樣的事情。

王寶強還做過一件特別傻的事情,那個時候當群眾演員一天只能賺25塊錢,但是王寶強竟然把賺來的錢大部分用來列印照片,他把自己的照片去發給那些劇組人員,副導演。

每隔一段時間,他就去列印照片,浪費了大量的錢。

室友嘲笑他:「就你這寒酸樣,大導演看得到嗎?沒準路上就扔了。」

王寶強也不聽他們的,反駁說:第100張看不到,第101張就看得到呢。

看到沒有?王寶強之所以和別人不一樣,是因為他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幾乎是遲鈍的,你怎麼說,完全影響不到王寶強的行為,他依然會堅持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你們儘管說,但是老子不聽,這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像傻子一樣的堅持。

對別人的嘲笑和評價不那麼敏感,一直堅持自己想做的時候,這樣有用沒用?

有用,至少在王寶強身上是有用的。

在演《康熙王朝》的時候,劇里有個一句話的小太監缺人演,而王寶強就被推薦上去了,原因只有一個,他記台詞記得最熟。

電影《盲井》開拍的時候,因為要下幾百米深的礦井,但這個礦井非常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坍塌事故。

男二號害怕危險,臨時跑了,而這個時候王寶強之前發照片的效果出來了。

那個時候王寶強正在工地搬水泥,導演組給他打電話說:「王寶強嗎?我們這裡是《盲井》劇組。明天來化裝試鏡。」

就這樣,王寶強憑藉男二號,拿到了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拿獎之後,他給家裡人打電話,家人怒吼他:「你這幾年跑哪去了,一個電話也不來,以為你死了!」

他在電話那一頭泣不成聲。

王寶強之所以成功,和他身上的一種能力脫不了關係,而這種能力就是鈍感力

鈍感力是渡邊淳一提出來的,簡而言之就是,我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甚至是有點遲鈍,你們對我的評價對我影響不大,我只關心自己進步了沒有,成長了沒有。

王寶強是一個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的人,他更關注的是自己是不是在成長,而這樣的人,在外人看來就是傻子。

可是這樣的傻子真的傻嗎?

不見得,古話說的好,大智若愚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當年的神劇《士兵突擊》,其實由王寶強所飾演的許三多,跟王寶強的經歷似乎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許三多天生愚鈍、木訥,做起事來缺心眼、一根筋,被人起外號叫「許三獃子」「許木木」。

他從小就經常被同齡的孩子欺負,入了伍後又常常被戰友嘲笑。

旁人都譏笑他做的事情沒有意義,戰友也都排擠他,可他卻根本不在意別人話中的諷刺意味,堅持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結果就是因為他的傻,他的對外人的評價很遲鈍,卻獲得了特種部隊隊長的認可,最終成為了一名真正出色的特種兵戰士。

許三多遭受了那麼多的譏諷與嘲笑,卻一笑置之,只聚集自己做的事情,而且獲得了成功,這就是鈍感力的力量!

02

渡邊淳一早年間參加文學沙龍時,認識了一位才華橫溢的作家O先生,O先生是大家公認的將來會有一番作為的作家。

但是這個O先生天生敏感,很容易被負面情緒給影響,尤其是遭遇退稿的時候,他總是要自怨自艾很多天,久久得不到釋懷。

但是渡邊淳一不同,他天然顯得有些「遲鈍」,退稿不會影響到他,他覺得自己只要想表達的東西寫出來了,或者還有一篇沒有退稿就非常高興,照樣和朋友們開開心心地喝酒泡澡。

後來這個O先生始終無法擺脫被退稿的陰影,整天情緒低落,最後,他的作品越來越少,直到在文學界完全消失。

而同一時間,渡邊淳一卻越寫越多,他憑藉《失樂園》成為了日本家喻戶曉的作家。

渡邊淳一在書里寫道:

人們是否能成功,不完全取決於才能,很大一部分在於你是否對負面情緒過於敏感,其實鈍感力是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一個人,光有才能和智慧是不夠的,如果他過於敏感,太在乎別人的評價或者態度,太在乎負面的反饋,這個人即使再聰明,也走不了多遠。

我們只有把外在的聲音關到最小,聚集自己想要的,不要被一些不必要的看法和想法左右,輕裝上陣,才能夠走得更遠更輕鬆。

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一名叫S的醫生,他是教授的第一助手,但他卻是被教授訓斥最多的一個人。

教授罵人罵得很狠,甚至有時候完全不留情面,人們紛紛同情這個S醫生。

但是後來他們發現,這個S醫生根本不受影響,每當被訓斥的時候,從來都是回答「是、是」,猶如風過耳,根本不往心裡去。

這個S醫生心態極好,即使每次被訓斥,但是他下班的時候,舒舒服服地泡個澡,找朋友們一邊喝著日本酒,一邊談笑風生。

好像訓斥不曾發生在他身上一樣。

更可怕的事情來了,這個S醫生非但不會被教授影響,反而從他身上學到了大量知識,不久後,他成為了醫療部最出色的外科醫生。

再後來,S醫生當上了一家大醫院的院長,還擔任名譽董事長。

這就是鈍感力在他身上起的作用。

一個過於敏感的人,往往會因為太過在意外人的看法和評論,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到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上面,這樣的人很難有什麼成就。

而鈍感力很強的人,他們天然懂得屏蔽那些毫無意義的負面情緒,不會多想,不會敏感,把全部的時間都用來使自己成長,自然而然就會成功。

03

為什麼我今天要寫鈍感力?

因為我身邊敏感的人、容易被負面情緒影響的人、只要遭遇一次失敗就自怨自艾的人、因為一件小事就睡不著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領導今天開會時候的訓話,是不是在針對我?

「同事茶水間聊天,是不是在說我的壞話?

「今天他看起來臉色不好,是不是我得罪他了?

「我做這件事情別人都在笑話我,是不是我真的不行?

「大家都在說我不好,我乾脆還是放棄吧」

我們總是容易敏感、想太多,於是感到煩躁、緊張、焦慮不安,甚至會失眠。

人一旦掉入這樣的情緒黑洞中,就很難爬上來。

而很多病,是和我們的精神狀態有關係的,比如說胃病、心血管的病、癌症等等,都是和我們的情緒有很大關係。

我建議大家刻意去練習一下鈍感力,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成長更快,而且對自己的身體也有很多好處。

很多人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而這心累裡面95%都是沒有必要的。

我們把太多的時間都放到這些沒有意義事情上,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來對抗負面情緒,那還有什麼時間去自我成長呢?

請深呼吸一口氣,對自己說,我對這些事情沒那麼敏感,宇宙浩渺,我們都是裡面的一顆塵埃,生命那麼長,而這件事情也只是我人生軌跡里的一顆塵埃。

天然遲鈍,好像沒心沒肺一樣,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地前行。

我們古人有一句話,傻人有傻福,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希望大家都能夠像傻子一樣,去面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評價。

「一旦下了決心,就能夠無視周圍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語,毅然決然地進行。即使聽到別人的諷刺,也是一副與我無關的架勢,大大方方的勇往直前。這種鈍感力,正是人們獲得成功的原動力。」

保持鈍感,保持學習,保持進步,當你不再依賴於外界的評判,而是自己去獲取學習和進步的動力,你的前進也將變得無比從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義吶喊 的精彩文章:

郭美美出來了,王劍進去了!
恐怖!教師屍體被埋學校跑道16年,曾舉報操場偷工減料後失蹤!

TAG:正義吶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