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線型機器人能在腦血管中「穿針引線」

線型機器人能在腦血管中「穿針引線」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Engadget網站近日消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磁控線型機器人,可在腦血管等狹窄彎曲的通道中穿行自如,該成果意味著我們距離遠程機器人腦部手術更近了一步。相關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美國《科學·機器人學》雜誌。


  中風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腦部缺血及出血性損傷,具有極高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在美國,中風是第五大致命性疾病。目前已知,在急性中風發病90分鐘的「黃金時間」內進行救治,可以顯著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此次,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機器人,有望在「黃金時間」內逆轉腦血管堵塞,避免造成永久性腦損傷。團隊在報告中解釋,這是因為這種機器人的內核是具有柔性和回彈性的鎳鈦合金,合金材料上覆蓋一層含有磁粒子的橡膠,在外部磁鐵的控制下,機器人可以彎曲並復原。


  為了讓機器人能「暢行無阻」,研究人員在磁性橡膠材料外塗上了一層水凝膠,使其擁有光滑表面,降低了摩擦力,可以在很狹窄的空間中穿行。他們在一項實驗中用磁鐵精準控制這種機器人,使其像「提線木偶」一樣,在血管中「穿針引線」,順利通過小孔。


  在另外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先用CT掃描患者大腦,模擬製造出擁有腦血管和血栓的硅樹脂模擬模型,向其中注入與血液黏稠度相當的液體。隨後研究人員使用磁鐵,成功引導機器人在彎曲的通道中穿行。團隊成員表示,還可將鎳鈦合金替換為光纖,讓光纖抵達指定區域後用激光燒掉血管堵塞物。


  該技術未來將主要用於「疏通」中風或動脈瘤導致的腦血管堵塞。研究團隊計划下一步進行體內測試。

  總編輯圈點


  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所包含的神經中樞和神經元與人體功能密切相關,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給大腦做手術的機器人,必須高度靈敏、精密,才能在極其苛刻的條件下完成重任。這項研究中的新型機器人有兩大亮點:一是採用柔性材料,從而可以在狹窄空間中靈活穿行;二是應用磁性材料,能對機器人進行精準控制。可以說這種機器人的面世,不僅是多種前沿科技融合的成果,也是科研人員奇思妙想的結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我國量子計算研究獲重要進展 繼續保持國際領跑!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