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張學良將軍的四大功績和兩大過錯

盤點張學良將軍的四大功績和兩大過錯

文/王國棟

張學良將軍一生主要有四大功績和兩大過錯。

四大功績是:

01、東北易幟

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將軍不顧日本帝國主義的威脅和壓迫,毅然宣布東北易幟(將的換成國民政府的),服從南京國民政府的領導。這樣,南京國民政府就在形式上完成了對全中國的統一。張學良將軍的行為使中國免以戰亂和分裂,對中國及中國人民來說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事情。

02、中東路事件

1929年7月,時任國民政府委員、東北政務委員會主席、司令長官的張學良將軍強制收回被蘇聯強佔多年的中東路鐵路部分管理權,由此引發"中東路事件"。雖然中國軍隊最終慘敗於蘇聯軍隊,但張學良將軍的愛國義舉仍然獲得了南京國民政府及全國人民的讚譽。因為這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政府第一次向帝國主義主動收回喪失的國家主權。戰後,張學良將軍獲得了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的第1號青天白日勳章,以表彰其在"中東路事件"中所表現出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03、結束中原大戰

1930年5月,因為對南京國民政府裁撤整編地方軍隊不滿,以馮玉祥、李宗仁、閻錫山為首的地方軍閥聯合起來與以蔣介石為總司令的政府中央軍混戰,史稱"中原大戰"。中原大戰從1930年5月開打,波及中原地區十餘省上千萬百姓,雙方死傷軍隊數十萬人依然沒有分出勝負。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通電籲請"各方即日罷兵以紓民困"、"靜候(南京)中央措置",同時派遣于學忠、王樹常率東北邊防軍第1、2軍入關。張學良率軍入關並明確表態支持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這一行為直接導致反蔣軍內部迅速分化,從而加速了中原大戰結束的進程。

1930年10月5日,閻、馮、汪聯電張學良,表示願意停戰,聽候矛譯平解決。15日,閻、馮決定聯袂下野,閻將晉軍交給徐永昌,馮將西北軍交給鹿鍾麟,聲稱出國暫避(實際上2人均未出國)。閻12月29日在日本人保護下逃往大連,馮則隱居在山西汾陽峪道河。同日,西北軍由鹿鍾麟領銜通電"即日遵令撤防","通傷各部罷兵息民"。

1930年11月4日,閻、馮通電取消太原海陸空軍總司令部。至此,蔣、馮、閻中原大戰已告結束。正如張學良和東北軍高級將領開會時所述:"我們幫馮、李、閻戰勝蔣,中國內戰必將越演越烈;我們幫蔣擊敗馮、李、閻,則中國內戰即可結束!"

04、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和為了達到勸諫改變""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和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在西安事變這件事情上,張學良將軍不顧個人安危榮辱,為中國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做出了卓越貢獻,稱之為民族英雄實至名歸。

張學良將軍所犯的兩大過錯是:

01、九一八事變時不抵抗日軍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借故攻擊瀋陽北大營東北軍駐地,九一八事變爆發。根據張學良將軍晚年接受鳳凰衛視採訪時的回憶及已經公開的蔣介石日記記錄:九一八事變爆發時,張學良以為日軍只是小規模的挑釁,為了不引發中日大戰,下令東北軍向關內撤退。由此導致30萬東北軍一槍不放,白白的丟掉了東三省。在九一八事變中,蔣介石沒有下令讓張學良放棄抵抗。雖然從軍事實力上來說,東北軍確實不是日軍的對手,但身為戍邊大將,手握30萬大軍而不加以抗擊,還是保全實力避戰的私心在作祟。

02、圍剿紅軍

1934年2月,張學良將軍就任豫鄂皖三省剿總副司令,開始率部圍剿紅軍。雖然在數年的交戰中,張學良敗多勝少,但給紅軍也造成了不小損失。這種結果是蔣介石南京政府喜聞樂見的,因為地方軍閥與紅軍交戰,不管誰勝誰敗,都達到了削弱地方實力派而加強中央政府統治的目的。這一段時期張學良對中國工農紅軍及中國老百姓來說是有罪的。

總體來說,張學良將軍早年雖然做過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的事情,但是結合中東路事件、東北易幟、結束中原大戰、西安事變等來看,仍然功大於過。稱其為愛國將領並無不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控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期上海的賭場
徐海東大將為不搞「特殊化」,讓女兒隱姓埋名,在窮山溝里70年

TAG:文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