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公布 營收已實現高速增長的曠視入選

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公布 營收已實現高速增長的曠視入選

8月29日,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公布了最新一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名單,宣布依託曠視建設「國家新一代圖像感知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據2017年7月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1500億元,將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自2018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開始全面落地,人工智慧產業本身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致力於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及物聯網領域產業升級的曠視,也於近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作為首家IPO的人工智慧企業,開啟了上市之路。

AI進入新階段,曠視收入連續超300%增長

招股書顯示,在業績期內,曠視的財務表現強勁。曠視的收入由2016年的6780萬元增至2017年的3.13億元,再增至2018年的14.27億元,2016年至201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58.8%。截止2019年上半年,曠視的收入達到9.49億元。

曠視招股書致投資者的公開信中,印奇談到,人工智慧創新是一場無限遊戲。營收高速增長的曠視「拿出更多錢」進行技術創新。據顯示,曠視的研發費用在過去三年分別為7816萬、2.05億、6.12億元,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支出超過4.68億元,同比增加了一倍以上。

從以研發強度(研發支出占收入比重)衡量,曠視公司過去三年的這一數值分別達到了驚人的115.3%、65.6%和43%,而在今年上半年,該比重達到了49.4%。此外,曠視研發團隊超過1400人,在公司總人數的比重超過了61%。

研發投入與人才投入為曠視技術不斷在全球取得領先地位,提供動力。2017直至2019年6月30日,曠視研發團隊在各項國際人工智慧頂級競賽中累計攬獲22個項目的世界冠軍,如在2018年歐洲視覺會議(ECCV)COCO Mapillary物體識別聯合挑戰賽中獲得四項冠軍。在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的兩項挑戰項目iNaturalist(涵蓋上千物種的細粒度分類挑戰)及Herbarium(識別植物標本中野牡丹物種的挑戰)中獲得第一名。

對技術創新的極致追求、對技術人才的積累,是曠視一直在堅持的。

跑贏AIoT戰場,原創技術是底氣

此次公布的曠視圖像感知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將基於曠視自主研發的深度學習框架Brain 和曠視強大的軟硬體整合能力,實現先進深度神經網路在雲端、移動端及邊緣端計算平台的部署,推動人工智慧和物聯網在圖像感知和智能感測領域的創新應用。

據報道,曠視是目前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自研深度學習框架的公司之一。早在2015年,曠視就上線了自主研發深度學習框架Brain 。得以構建一條不斷自我改進、不斷更加自動化的演算法生產線。Brain 使曠視能夠針對不同垂直領域的碎片化需求定製豐富且不斷增長的演算法組合,包括很多長尾需求。此外,它將促進以更少的人力和更短的時間開發出各種新演算法。

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平台的評選不僅是國家發展人工智慧「三步走」的重要一環,也是我國人工智慧產業進入落地階段的重要體現。實際上,立足於自有原創深度學習演算法框架Brain ,曠視依靠全棧式解決方案,為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AIoT領域賦能,並已取得不俗成績。

在個人物聯網垂直領域,曠視的身份驗證解決方案佔據逾60%的市場份額;在城市物聯網垂直領域,2018年,曠視城市物聯網解決方案被廣泛應用於中國100多個城市;在供應鏈領域,曠視2017年進軍智慧物流垂直領域後,迅速成為中國垂直領域的領導者,並為亞洲最大的智能倉庫之一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上「深挖洞」,業務中「廣積糧」,彈藥充足的曠視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進入AI落地下半場,在產業賦能中創造價值。相信在社會各界的認可與支持下,正在準備赴港上市的曠視科技,也將繼續深入研髮針對人工智慧終端領域的新技術,推動人工智慧開啟終端新時代,面向國際市場展示中國AI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情社 的精彩文章:

中興通訊與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移動北京公司簽署5G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三千豪傑共赴大唐,《斗將》集結即將開啟!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