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輸光 200 億,利潤暴跌 77%!史上最「作死」老字號

輸光 200 億,利潤暴跌 77%!史上最「作死」老字號

網紅店們沒想到,當自己還在絞盡腦汁貼標籤時,第一批百年老字號已經開始 " 作死 " 了。

東阿阿膠的 " 作死 " 方法是——不斷對賭大眾的承受力底線。

2001 年,東阿阿膠的價格還是每公斤 80 元,到了 2019 年,價格已經飆到每公斤 5996 元。

從兩位數變成四位數,這背後是東阿阿膠連續 20 次的連年漲價,漲幅已經達到 74 倍。 作為阿膠最主要的原材料,驢的身價也跟著一路水漲船高,養驢的利潤一度超過了養牛養羊——一張驢皮從 25 一張,賣到 3000 一張,足足翻了 120 倍。

但市場的承受力並非沒有邊界。 這次,東阿阿膠的驢皮終於吹破了。不光利潤暴跌 77.62%,市值也從一度超 400 億的白馬股一路蒸發,如今只剩 206 億,足足輸掉了一半。

是因為如今真沒人吃阿膠了嗎 ? 恐怕不是這麼簡單。 有意思的是,打開淘寶卻是另一番景象,阿膠並不是沒人買了,這些不知名的品牌的阿膠銷量依舊堅挺。

那麼,是誰給了東阿阿膠 20 次漲價的勇氣 ?

第一個致命錯誤:

塑造高冷人設

東阿阿膠漲價的最核心的理由,來源於它宮廷貢品的高貴人設。

在 2005 年之前,99% 的人購買東阿阿膠的目的都是一樣的:治療貧血。 這時候的東阿阿膠,其實並不高貴,更多情況下被定義為 " 藥品 ",用來治療營養缺乏造成的貧血,市場佔有率非常高。 但問題很快就來了。

隨著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作為東阿阿膠主要購買力的中年人們連降血壓降血脂還來不及," 三高 " 取代了 " 貧血 " ——整個貧血治療藥物的市場幾近崩塌,東阿阿膠眼看著就要跟市場一起消失。

2006 年,一場從藥品到貢品的變形計開始了。

這一年,在東阿阿膠工作了 32 年的秦玉峰上任東阿阿膠總裁。 江湖人稱 " 阿膠少帥 " 的秦玉峰深知,如果單純說阿膠就是驢皮,肯定這價格怎麼漲也漲不上去。

於是,秦玉峰上任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放棄原有定位,高舉文化營銷和價值回歸的大旗,要讓阿膠成為 " 滋補國寶 "。 價值回歸,這是什麼神仙理論 ?

秦玉峰著名的 " 價值回歸 " 理論中稱:" 在明代,阿膠每市斤稅收征銀一錢六分。

按當時稅收慣例,流通稅占銷售額 1/20,折算阿膠價值每市斤三兩二錢白銀,相當於每市斤 4000-6000 元人民幣。"

也就是說,秦玉峰將阿膠在清朝時的購買力和現在相比,然後得出結論:

現在的阿膠價格還太便宜,要漲價,絕對要漲 !

從此以後,東阿阿膠幾乎將全部精力都用來打造起貢禮的高冷人設。

先是恢復了中斷百年的九朝貢膠的生產,連製作時間和地點都有嚴格的規定,必須要在冬至子時取阿井裡的至陰之水熬制。

花了上千萬的廣告費在《甄嬛傳》中植入廣告,被網友戲稱為後宮阿膠傳。

隨後,秦玉峰也不遺餘力的在各種採訪、演講中,提到古詩詞、古戲曲中的宮廷阿膠故事,甚至,後來推出的阿膠糕,配方也來源於元曲文本。

塑造起貢品的人設之後,阿膠幾乎年年漲價。

據統計,自 2006 年至 2018 年,東阿阿膠連續 20 次連年漲價,漲幅已經達到 74 倍。 東阿阿膠的價格漲幅甚至吊打了北京的房價。2000 年,北京的房價約 4500 元 / 平,2018 年平均房價為 5.5 萬元 / 平,價格漲幅為 13 倍。

最近一次提價是在 2018 年的 12 月份,東阿阿膠再次將重點產品東阿阿膠出廠價提高 6%,將阿膠炒到大約 6000 一公斤。

憑藉著不斷提升的價格,東阿阿膠年年都能交出漂亮的業績報告,但這家公司也逐漸失去了原本擁有的市場空間。

每次提價東阿阿膠就會放棄一部分低端消費者給競爭對手,再通過一系列文化營銷開拓新的高端消費群,不斷進行消費群體的置換、升級。

秦玉峰表示,隨著阿膠價格連年飆升,其銷售對象從原來廣大農村中年婦女轉移到城市白領,銷售終端也從農村轉向城市,高端消費群體成為推動東阿阿膠價值回歸的決定性力量。

第二個致命錯誤:

跟渠道商惡性循環

東阿阿膠漲價的另外一個略顯荒誕的理由是,驢沒了。

在這 20 次提價中,提價幅度最高的一次來源於 2011 年,因為阿膠的主要原料——驢皮資源日趨緊張,收購價格不斷上漲,公司上調阿膠塊產品出廠價達到 60%。

阿膠產業做大做強,中國的毛驢卻在逐漸減少。 倒回三十年前,中國毛驢存欄量有 1119.8 萬,等到 2015 年,這個數字已經減少到 542.1 萬,2017 年,僅剩 267.78 萬頭。

秦玉峰認為阿膠的發展帶動了養驢農民的增收:" 一頭毛驢原來不到一千塊錢,現在能賣到一萬塊錢。"

阿膠市場上每年要消耗約 400 萬張驢皮。因此,原料緊張,一直是東阿阿膠公布的漲價原因之一。

但問題是,把原材料的增長直接簡單粗暴的附加在產品上,未免太簡單粗暴了。

再說了,驢皮 80 塊錢一張的時候也沒見東阿阿膠降價了,怎麼一漲價就得讓消費者買單 ?

因為驢皮漲價,或許只說出了一半的真相。

山東省阿膠行業協會一位專家介紹,作為行業龍頭,東阿阿膠 " 漲價—囤貨—再漲價—再囤貨 " 模式影響著整個行業——幾乎每個企業所屬的渠道商都因其連年漲價而積壓了大量庫存。

這裡刀哥跟大家解釋下,囤貨是如何惡性循環的。 原先,東阿阿膠的盈利模式是這樣的,想要多賺錢,就要先多囤貨。 因為產品年年提價,所以渠道商們會年年囤貨,等明年漲了價,再把今年囤的貨拿出來按照新價格的折扣出售,以賺取更高的差價。

所以,你會發現,藥店里、超市裡的東阿阿膠雖然表面上標著統一零售價,但實際上打折打的亂七八糟。

甚至部分阿膠企業即使一年不生產,積壓的庫存也消化不完。

位於濟南高新區一家東阿阿膠代理商表示,倉庫中仍然存有一定數量四五年前的存貨,因當時進價便宜凡買 3 斤及以上者可按 7 折優惠。

但是這樣的盈利模式是建立在今年的貨能夠順利賣出的基礎之上的,一旦賣不動貨了,這種囤貨模式就會迅速崩盤。

第三個致命錯誤:

惡性競爭,耗光用戶信任

多年來,東阿阿膠一直以行業老大自居,帶領著整個行業把蛋糕做大了,回頭一看,挖行業牆角的卻越來越多。

因為,阿膠行業確實是暴利行業,極高的毛利率,還用不著研發。

我們來看看 1 公斤售價 8600 元的精裝阿膠的成分表:

成分非常簡單,只需要驢皮,冰糖,黃酒和豆油。

制膠也不是很複雜的工藝,僅東阿縣就有上百家中小工廠、作坊在生產阿膠,同仁堂等中藥企業也有阿膠產品。

東阿還給他們做免費廣告,所以不去裡面撈一把,那是傻子。於是我們看到了,東阿阿膠一路打廣告,各種雜牌阿膠反而越來越多。

這些雜牌阿膠一直有用牛皮、馬皮、騾皮等製作阿膠的情況,劣質低端阿膠靠低價充斥市場,消費著用戶的信任。

這時候的東阿阿膠,原本可以憑藉行業老大的優勢繼續對產品進行研發,真正開發些適合年輕消費者的優質低價的產品。

但他卻依舊繼續 " 作死 ",憑實力消耗用戶信任。

不僅沉迷營銷,把阿膠的功效宣傳的越來越離譜,從補血止血,到養顏保胎,再到宮廷娘娘必備 …… 繼續收割智商稅。

而且東阿的產品從包裝上卻沒有做過主流的產品升級,產品形象與雜牌之間的區別越來越模糊,甚至到了完全無法區別的地步。

只靠品牌,很難形成護城河。

結 語:

事實上,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個產品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出現問題。

這時候,這家公司就會面臨兩個選擇:是放縱人性中的弱點掙智商稅,還是沉下心來做出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

在回歸價值和歸回用戶上,東阿阿膠毫不猶豫的選擇的前者。

從商業角度來看,東阿阿膠的 20 次提價,確實幫助他們短期在股市上套取更多的利潤。

但別忘了,商業的本質永遠都是產品本身和供求關係。無視這兩點追求短期暴利,市值腰斬、產品暴雷、利潤暴跌一定會接踵而至。

——東阿阿膠的生意,就是這樣一點點失去的。

別再考驗用戶的品牌忠誠度了,讓用戶少交一點智商稅,真就那麼難嗎 ?

來源:金錯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研製出從運動軌跡上揭示動物行為特徵的人工智慧技術
聯想發布首款5G筆記本 搭載高通驍龍8cx平台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