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絲綢之路上的繪畫範式演變

絲綢之路上的繪畫範式演變

本文從一件唐宋之間的經典繪畫開始討論,逐步發現唐宋之際,中亞繪畫與敦煌壁畫之間的範式、風格演變過程,這是以往藝術史微觀研究中,未曾發現的問題。討論從《宮中圖》開始,這是一件典型的唐、五代仕女畫的宋摹本,通過比較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杜堇《仕女圖》,可以推想出《宮中圖》唐代原作的大致面貌。並與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唐代絹畫比較,可以發現《宮中圖》是唐代人物畫的三個主要模式之一。這使我們引入一個藝術史概念:「範式」,這個概念比「時代風格」更準確地描繪出藝術史群體變動現象。

《宮中圖》局部

一、《宮中圖》基本情況介紹

傳周文矩《宮中圖》是一個絹本微設色的白描手卷,著錄於張丑《真跡日錄》、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此卷在20世紀被分為4段,分藏在歐美四個博物館中。把這四段綜合起來看,是一卷長達5米以上的大型畫卷,從題材上看,這些仕女的活動內容,基本上都可以在唐代周昉的仕女題材中看到。《宮中圖》卷後有南宋張澂的題跋,他是李公麟的外甥,因此其斷代和宋時地位是非常清晰的。從繪畫技巧上看,線描有點頓挫、帶著點速度,一筆而成。

《鞦韆仕女圖》

二、《宮中圖》與明代杜堇《仕女圖》的聯繫

上海博物館藏明代杜堇《仕女圖》中有兩段,與《宮中圖》明顯是一個底本,但是杜堇的繪畫增加了背景。畫中背景地平線不在畫卷內的,有幾處採用欄杆直接延伸到畫卷上方的畫法。一般來說,這是北宋以前的畫法。從理論上看,符合邱士華在《八達游春的斷代問題》中討論的關於地平線角度問題。這些證據說明,五代的人物畫卷,還不能掌握好地平線如何符合視覺規律,因此,《仕女圖》的背景具備原始、不成熟的特徵,無法杜撰,而是來自五代繪畫。

杜堇《仕女圖》的背景與《宮中圖》結合起來,大致上可以復原出一個《宮中圖》底本的面貌。這個底本,來源於唐代周昉,在五代被周文矩繼承,在北宋晚期再次被臨摹,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宮中圖》白描本。

敦煌藏經洞發現的繪畫局部

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代仕女圖局部

三、《宮中圖》底本與敦煌藏經洞唐代繪畫比較

1900年敦煌藏經洞發現的4萬多件文物中,有數百件絹本、紙本繪畫,且不是一個流派,考察這些繪畫,可以看到,其中主要有三種繪畫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來源於中亞的繪畫方式,主要採用顏色描繪,塊面分割時候,盡量不使用線條。第二種模式,是顏色與線條的結合模式,在敦煌繪畫中,顏色居於主導作用,並且強有力地影響其它模式。第三種模式,就是敦煌「白畫」,最早是饒宗頤和米澤嘉圃提出來的,石守謙對其作出了進一步闡釋。從總體上看,「白畫」來源於中國更早期的石刻繪畫,後來發展成為宋代白描。我們把上述這三種模式,彙集在一個圖樣中,就看到了一個明確的、存在柔和過度的、從中亞風格向白畫轉變的過程。

對於這個藝術演變過程,可以用一個柱狀圖來描述。在這個柱狀圖模型中,黃色代表了中亞來的顏色因素,綠色代表線條因素,各種比例的組合,都可以構成繪畫。唐代可以出現豐富的繪畫類型,說明在那個時候還是繪畫的初始時期,任何技法嘗試都是歡迎的。通過觀察敦煌藏經洞出土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多樣的唐代繪畫,可以認為,中亞風格與中原風格在那個時候,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敦煌藏經洞發現的繪畫局

四、《宮中圖》的「範式」與風格

範式這個概念是庫恩提出來的,他給出了一個形象的解釋,就是不同的學術階段,使用不同的規範。也就是說,在一個範式內的學者,才會使用相同的學術概念。譬如說,你不能用宋畫的標準去檢驗八大山人,你不能用倪瓚的標準去檢驗郎世寧。這就是範式的差異,不是藝術水準的差異,而是規範變化導致評價標準變化。

張珩其實感受到了範式的存在,但是他使用了一個不明晰的概念:時代風格。這個概念與「範式」有點重合,但張珩採用「時代」來區分過於粗放。因此,一些嚴格的學者乾脆不承認時代風格的存在。其實,他本意是接近庫恩說的「範式」。

範式是一個時間段內,藝術家不自覺地、共同遵守的藝術習慣,也可以認為是藝術家之間的最大公約數。如果這個共同遵守的規範被打破了,那麼評價標準也隨之變化,舊範式就被取代。《宮中圖》不是唐代「白畫」,也不是明清「白描」,就是因為作品中存在一些局部顏色,這個現象在明清、在唐代不會出現,因此,這是宋代白描的「範式」,而範式是難以臨摹的。

從實踐上看,範式主要作用不是追究個別細節,而是通過畫面優點與局限性兩個方面,來判斷時代性,沒有局限性的繪畫是不存在的。我們說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重屏會棋圖》、《韓熙載夜宴圖》是摹本,並不是因為這些繪畫技巧不好,也不是某個環節出現破綻,而是整卷繪畫過於用巧,丟失了五代繪畫包含笨拙的局限性。

《宮中圖》局部

五、《宮中圖》的設色與「南唐畫皆粗絹」新解

在面對《宮中圖》原作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這畫似乎還沒有完成,也有學者說此畫是粉本,這也是有道理的。我在閱讀《西域美術》的過程中,發現這些敦煌藏經洞的絹畫紋路都比較粗疏,而宋畫多是細密的絹。誠然,五代繪畫以設色為主,把研磨好的礦物顏料加上膠,覆蓋在絹的表面,這個時候,絹紋粗一點,顏色容易進入絹縫,設色可以很快完成。南唐時期宮廷對繪畫需求量很大,畫家必須快速設色,因此就找到了「粗絹」這個辦法。用粗絹雖然提高了設色速度,但是容易掉色,北宋晚期就有文獻說唐、五代、宋早期繪畫開始掉色。到了北宋趙佶時代,繪畫強調筆蹤,線條在繪畫中的權重大幅度上升,設色已經比較淡雅,於是細絹取代了粗絹。

《宮中圖》局部

本文在研究《宮中圖》的宏觀背景的時候,總結了唐代敦煌地區的繪畫風格分布情況。還就此引出了中國早期繪畫中,可以引入「範式」概念,來解釋一些疑難問題。在以上研究中,不僅可以使用敦煌藏經洞的資料,還可以進一步使用大量的唐代其它類別的藝術品,譬如石刻線描畫,從而完備唐代敦煌繪畫類型與轉變的描述。在使用範式概念的時候,更有價值的前景,在於將這個概念與中國繪畫史實際情況相結合,產生新的視野,描述出新的中國繪畫史。在微觀測量的時候,本文提出的假說,可以在更加清晰的圖片支持下,獲得檢驗。

文/劉九洲,原文刊載於《藝品》雜誌

【藝品聲音】蓮生妙相:司徒班欽確吉迵乃上師唐卡

【藝品聲音】「製作」潮流與寫意傳統之衝突

藝品芸 | 北京OCAT「研究型展覽策展計劃」第二季正式登場

藝品芸 | 探索巡迴畫派·走近俄羅斯

【藝品人物】林東——壽山石界的「老頑童」

【藝品人物】林飛——「擇一事 終一生」

【藝品人物】陳金華 —— 髹漆育人·守正出新

【藝品聲音】鄭益坤的漆藝人生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鮮花小巧 的精彩文章:

TAG:鮮花小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