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近300家上市公司拋定增預案,併購重組回暖拐點顯現

近300家上市公司拋定增預案,併購重組回暖拐點顯現

9月2日下午,匯金通(603577.SH)公告,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得證監會核准。今年來,定增獲得證監會核准數量變為28家,相比去年增加11家。

事實上,不僅監管核准速度加快,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今年來已有296家上市公司拋出定增方案,比去年同期增加85%。

「我們能感覺到今年的併購重組有回暖。」北京一位資本中介人士稱。

此前,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擬恢復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

「此次修改意見釋放了放寬重組上市的利好,結合近期一系列相關政策,已基本確定寬鬆趨勢。加上最近市場有走好趨勢,我們是看好的。」滬上某併購重組人士也表示。

併購回暖拐點顯現

「整體趨勢是回暖的,相對於2018年的低點,上半年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規模同比上漲。」上海某券商併購重組資深人士也表示。

Wind統計也顯示,今年來共有296家上市公司發布定向增發預案,1~8月分別有26家、21家、37家、68家、36家、42家、37家和29家。

去年同期,則共有160家上市公司發布定增預案,1~8月分別有8家、11家、15家、27家、30家、27家、22家和20家。也就是說,與去年同期相比,發布定增預案的上市公司數量增加85%。

新時代證券的統計同時顯示,2019年至今累計併購7120例,同比上升111%,不過交易金額合計13721億元,同比下降21%。從併購標的行業分布看,計算機、傳媒、電子等領域併購展現較高的活躍度。

「而且目前政策持續放寬,未來我們感覺也是持續回暖的趨勢。」上述上海券商併購重組人士稱。

多位市場人士稱,再融資政策持續放鬆,有望刺激定增市場的提前回暖。

在《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中,擬恢復重組上市配套融資。在當前融資、減持監管體系日益完善的市場環境下,允許重組上市配套融資、允許所募資金用於補充流動性和償還債務。

統計進一步顯示,截至8月底,在可統計的88家上市公司中,相對增發價有65家錄得正收益,其中6家翻倍,岷江水電(600131.SH)截至8月底的股價相對增發價上漲近2倍。

此前的國新辦發布會上相關人士也表示,下一步要穩步推進央企集團戰略性整合,重點推進裝備製造、船舶、化工等領域的戰略性重組。此外,還要加快整合央企同質化業務,正在研究電力、有色、鋼鐵、海工裝備、環保等領域專業化整合。

截至目前,已經完成過戶的一例便為大冶特鋼併購興澄特鋼。後者是中國特鋼技術領先企業之一,併購成功後,上市公司將具備1350多萬噸特鋼產能,產品將更加豐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併購前大冶特鋼市盈率僅10倍左右,低於特鋼板塊估值中樞。

風險偏好仍較低

第一財經了解到,在今年開始回暖前,併購重組市場從2016年持續下滑、2018年見底。

統計也顯示,2019年上半年度重組交易中,從併購目的看,主要以橫向整合為主,佔全部上會交易的70.21%。

不過,新時代證券分析師任浪表示,目前市場對於併購重組的風險偏好仍舊較低,僅對具備併購協同實效以及半導體方向的併購相對認可。

「目前還沒有明顯的大的趨勢,市場一般,上市公司意願也不是很強,加上市場不是很好,做完以後市場表現一般,所以上市公司做的動力一般。」上述上海券商併購重組人士也告訴記者。

統計顯示,2019年上半年,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共計審核47單重組交易,包括2單重組上市,2單吸收合併以及43單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共涉及47家企業,相較去年同期有效審核基數減少10單。

從通過率來看,2019年上半年度共計通過39單,整體審核通過率為82.98%,相較去年同期下降約6.5個百分點。具體來看,通過的交易中有一半以上的交易獲有條件通過,僅有約30%獲無條件通過。

值得一提的是,有觀點認為,併購重組放鬆可能會再次帶來「殼資源」價值大幅提升,對此,多位受訪人士稱可能性偏低。

首先,目前科創板已經試行註冊制,且科創板的借殼也是註冊制,可以看到去年以來退市制度也正在加速完善,不能排除註冊制以後向主板推廣;其次,近幾年A股小市值公司的數量愈發增多,「殼資源」本身並不稀缺。

「監管的態度也十分明確,完善併購重組並不是放任惡意『炒殼』,從嚴監管下,績差股雞犬升天的情況很難再現。」安信策略稱。

此外,證監會於日前發布了《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特別規定》,明確科創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實施註冊制,由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審核,證監會收到上交所報送的審核意見等相關文件後,在5個交易日內作出同意註冊或者不予註冊的決定。顯然,註冊制的實施,將有效提升科創公司的併購重組效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超重肥胖問題突出,健康中國行動的這個新提法或影響糖類市場
連續三日凈流出,機構:美元走強或壓制北向資金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