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剛需!中國演唱會節目2023年將達5800場!

大剛需!中國演唱會節目2023年將達5800場!

演唱會是指在觀眾前的現場表演,通常是音樂的表演。音樂可以是由單獨的音樂人所表演或是音樂的集體演出,歌手通常是在舞台上表演。演唱會對於歌迷來說則是一個狂歡的節日。一般而言,演唱會指流行演唱會。演唱會及現場表演通常在小型現場演唱場所、劇場及公園乃至大型體育館等各種場地舉行。

No.1

演唱會產業鏈分析

演唱會市場的價值鏈一般可分為三個部分:內容製作方面,演唱會籌辦方面及表演方面。

內容製作

為創作表演內容,內容製作由唱片及娛樂公司、獨立藝人、企業及公共機構承擔。

演唱會籌辦

就演唱會籌辦而言,演唱會主辦機構發揮著核心作用,通常負責演唱會整個籌辦過程的整體協調及策劃,由取得表演藝人的演唱會及節目權、預訂演唱會場地、安排內容製作、宣傳及推廣演唱會、安排演唱會贊助、投資演唱會、編製預算、票務、安排藝人的住宿、統籌其他後勤工作安排,以至購買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

同時,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供應商提供全面的技術製作及創意解決方案服務,以實行客戶的理念,包括提供創意設計及概念、設計可行的執行計劃、就設置事宜聯絡場地出租商、設計執行計劃、就燈光系統、音響系統、索具器材、台架、觀眾席、升降裝置及其他特別效果裝置提供技術支持、通過特殊道具及表演器材、監察及協調音樂會項目的所有技術方面以及提供現場安裝及表演結束後的拆卸服務。

再者,亦有支持演唱會籌辦過程的其他服務供應商,包括場地、票務公司、廣告及推廣機構以及保安。此外,亦有可作為協辦機構發揮積極作用的演唱會投資者或簡單地作為被動投資者,通過提供資金及分享演唱會項目的回報或分擔演唱會項目的虧損為演唱會提供支援。演唱會贊助商亦會提供產品。

表演

演唱會的參與者為一般公眾,公眾花費金錢或金錢等值物購買演唱會門票以出席演唱會。

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No.2

中國演唱會市場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國舉行的演唱會節目總數從2013年的約1400場增至2018年的約2800場,年均複合年增長率為14.9%。

票房作為演唱會重大收益來源及計量中國演唱會籌辦市場發展的關鍵指標,中國演唱會的票房也在不斷增長。2013年中國演唱會總票房21億元,到2018年這一數字達到44億元,年均複合年增長率為15.9%。截至2018年,中國的演唱會籌辦市場相對分散,約有500名市場參與者。

資料來源:中國演出業協會、弗若斯特沙利文(其中場次為近似整數)

No.3

中國演唱會驅動力分析

中國演唱會籌辦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包括:

驅動因素一

可支配收入上升,從而支持中國居民休閑娛樂需要開支上升,例如用於興趣、嗜好及娛樂活動方面的開支。

隨著宏觀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居民消費能力大大提升。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28元,同比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國內消費升級趨勢的確定性,帶動了娛樂市場消費。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來源:統計局、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驅動因素二

隨著大眾媒體及娛樂市場增長,中國觀眾接觸到更多不同風格的演唱會,並且受中國觀眾歡迎。同時,2017年推出大灣區建設計劃,以推動香港、澳門及中國的文化交流。香港的藝人獲鼓勵更頻繁地到中國表演,並將繼續滲透中國市場。該現象令中國市場更多元化,素質亦有所提升。

驅動因素三

由於中國將第三產業設定為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文化、體育及娛樂產業將出現較高的增長。支持文化、體育及娛樂產業的相關政策及指引經已出台。十三五規劃推動藝術及娛樂產業,預期於2020年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之一。

No.4

中國演唱會市場預測

展望未來,中國演唱會節目總數預期將繼續急速增長,並於2023年達到約5800場,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複合年增長率為15.7%。此外,預計到2023年,演唱會總票房將達達96億元,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6.9%。

資料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其中場次為近似整數)

責編|劉朝宗

內容|中商產業研究院

排版|黃麗芳

————以下為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慧聰音響燈光網 的精彩文章:

4000盞燈閃耀京城,2019 「造夢·鳥巢」光影秀獻禮祖國70華誕
海天電子榮獲三項大獎,砥礪前行信心滿滿!

TAG:慧聰音響燈光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