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毒《這就是衰落的日本》(三)

解毒《這就是衰落的日本》(三)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日本這樣一個國家,要想找出一些優秀的企業來學習當然不難,例如豐田。但是日吹在描述的時候總是故意誇大事實,糊弄一些不太了解日本的人。像日吹說的極為完美的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為什麼在日本一年才生產3000輛?車貴,加氫站少,日吹不告訴你。

《這就是衰落的日本》的作者還編寫了不少日本企業無往不勝的故事,想證明日本不僅沒有「失去的20年」,反而是在不斷創新發展,成功主動地完成產業轉型。關於日本「失去的20年」問題,這是日本學界和日本媒體普遍共識,日本的優勢產業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了。但這和日本依然是發達國家並不矛盾,今天日本依然有很多方面值得學習。

日吹的慣用伎倆除了顛倒黑白,就是誇大事實,還有片面描述。日吹們為什麼是非不分地吹捧日本呢?實際上除了一些人早年來日崇拜日本的心理以外,還是實實在在的生意。把日本吹完美了,才有更多的生意滾滾而來。

註:風雲之聲內容可以通過語音播放啦!讀者們可下載訊飛有聲APP,聽公眾號,查找「風雲之聲」,即可在線收聽~

日本這樣一個國家,要想找出一些優秀的企業來學習當然不難,例如豐田和軟銀就是日本兩家利潤最大的公司,豐田位居世界500強第10位,營收超過蘋果,豐田在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都表現搶眼。孫正義則更是日本企業家中的另類,不斷拓展業務邊界,軟銀已經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投資公司之一。

豐田和軟銀也是日吹們最自豪的兩家公司,但是日吹在描述的時候總是故意誇大事實,糊弄一些不太了解日本的人。例如《這就是衰落的日本》這篇文章里這麼描寫豐田的氫能源汽車的——

豐田汽車公司從1992年開始研發氫能源技術,現在這個氫能源汽車已經銷售了6000輛,年產3000輛。……這輛汽車充氣3分鐘,可以開650公里。它跟充汽油一樣便捷,而且價格比汽油便宜。中國現在就開始研究日本氫能源的未來發展方向。

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確實很不錯,但是首先它的售價較高,目前全部是手工組裝,即使有購車補貼200萬日元,個人也要500萬多日元,這在日本算是比較貴的私家車了。日本汽車確實便宜。

截至去年全日本也才大約100個加氫站,東京只有14個加氫站。加氫站的建設成本高昂,氫氣製取和運輸都還存在著成本和技術制約,像日吹說的這麼完美的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MIRAI,為什麼在日本一年才生產3000輛?車貴,加氫站少,日吹不告訴你。

可以預見未來較長時間氫燃料電池汽車在日本不會有太大的乘用車市場佔有率,豐田也有意在固定線路的巴士和貨車上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應用。

未來很長時間混合動力汽車依然是豐田在新能源車中的主力車型。豐田也重新審視純電動汽車技術路線,在積極推出純電動汽車。

2017年12月,豐田曾公布其新能源規劃:力爭在2030年實現電動化汽車年銷量達到550萬輛以上,其中混動450萬輛,純電動100萬輛。後來豐田又將這一電動化戰略目標提早了5年,並計划到2020年代初在全球至少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

而日吹怎麼說的呢——中國現在在拚命發展電動汽車,日本已經意識到電動汽車的電池存在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容易老化,就像手機電池,過了一年,發現充電困難。第二個問題是電池處理過程會產生很大的污染。

日吹的意思很明白的,就是中國又錯了,日本又對了。不好意思,豐田親自來打臉了。

這篇文章里太多太多的吹日本同時踩中國的小伎倆就不一一細說了。日吹的慣用伎倆除了顛倒黑白,就是誇大事實,還有片面描述,難怪很多人讀完都震驚了,驚呆了。

徐靜波公眾號網友留言,有人說華為是日本智慧的結晶的,還有幾百點贊。真是不能高估某些人的智商。

網上的日吹文章很大一部分來自這個所謂的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例如日本跳過5G直奔6G,波音787是准日本客機,等等。亞洲通訊社是個啥?就是徐靜波自己。總之看到徐靜波吹日本,如果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自動屏蔽就是了。

再來舉個例子,徐靜波不久前寫了一篇日本為何不熱衷於5G技術?,稱「日本有自己的戰略企圖,那就是,日本不以5G為目標,而是開始研究6G技術。」可笑的是,在吹日本「跳過5G直奔6G」之前,徐靜波是沒少吹捧日本的5G技術。

在18年1月「徐靜波:我有責任把一個真實的日本介紹給大家」這篇文章里是這麼說的——現在日本還是4G,我們中國也是4G,未來五年當中沒有達到5G的話,信息的傳遞是要滯後的,要出現問題。日本在未來的兩年裡面一定要突破5G,必須要使用5G。這就是日本的尖端科技。

日本這些大公司當然有一些可圈可點之處,要想找些亮點不難。日本在一些領域還是有優勢的,尤其是存量優勢不是短期能被趕超的。日本在不少領域還都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要不然日本人均GDP不會有4萬美元。日本值得我們學習的方面確實還有不少,但是尬吹日本讓人姿勢很難看。

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是日本少有的拼搏進取型企業家和投資家,他指出日本的產業界和經濟界的最大問題是,在增長領域的世界市場之中沒有找到位置,始終抱著衰退產業不放,因此在進化過程中落後了。

(孫正義原話:日本の産業界、経済界の最大の問題は成長分野の世界市場のなかでポジションを取れていないことだ。衰退産業ばかりにしがみついている。だから進化から取り殘されてしまう。)

作者編寫了不少日本企業無往不勝的故事,無非是想證明,日本不僅沒有「失去的20年」,反而是在不斷創新發展,成功主動地完成產業轉型。

徐靜波在各種場合不厭其煩地宣揚日本沒有「失去的20年」。這篇文中也說了——東京股市從安倍上台的2012年的8000點,已經上升到2萬2000點。我們必須看到,日本企業這幾年不是走下坡路,而是在走上坡路,而且始終是默默地往前走。

那麼日本到底有沒有「失去的20年」情況呢?日本經濟的總體情況如何呢?關於日本「失去的20年」問題,這是日本學界和日本媒體普遍共識,日本主流媒體都毫不避諱「失去的20年」的問題。日本的經濟學者等也都對此有過系統分析研究。可參考:日本失落的20年是在創新?不要上當!

(亞洲各國GDP佔比變化)

所謂「失去的20年」,並不是說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20年毫無進展,瘦死的駱駝還是駱駝,日本的新技術新發展當然還是有的,日本的人均預期壽命也有不小漲幅。

特別是近10年來日本經濟呈現出復甦勢頭,股市房地產等方面都有不小起色,安倍晉三也穩坐了將近7年的首相寶座。

(30年來日經股指走勢)

但是跟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增長相比,跟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前的輝煌時代相比,日本有一種失落感,各項指標日本和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在拉大,和中國則不斷縮小甚至大幅逆轉。

日本的優勢產業不是越來越多了,而是越來越少了。推薦這篇:2017年日本工業現狀和中國衝擊。

但這和日本依然是發達國家並不矛盾,日本人均GDP依然是中國的約4倍(最多時約70倍)。沒有人不承認,日本憑藉不到中國十分之一的人口和約3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創造出長期的經濟奇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今天日本依然有很多方面值得學習,但這和日本「失落的20年」都不矛盾。

日本著名經濟學者野口悠紀雄甚至提出日本平成時代是「失去的30年」。1940年出生的野口悠紀雄曾是一橋大學、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等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現任一橋大學名譽教授,他也是第一位提出日本房地產泡沫的經濟學家。

野口悠紀雄的書《平成何故失敗了:對失去的30年的分析》中描述,日本在平成時代被發生巨大變化的世界經濟拋下,國際地位持續下滑。

而日吹們卻死活不承認。他們說日本「失去的20年」都是中國主流媒體唱衰日本的,日本根本沒有失去20年,日本經濟失去20年實為創新20年,日本正在為未來投資……

日吹們為什麼是非不分地吹捧日本呢?有些人覺得好奇不解,實際上除了一些人早年來日崇拜日本的心理以外,還是實實在在的生意。把日本吹完美了,才有更多的生意滾滾而來。

請看所謂的亞洲通訊社的介紹——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和產業經濟網路,因此能夠為中國企業赴日考察、舉辦投資說明會、代購設備產品提供最完美的幫助。

與其說徐靜波是個媒體人,不如說是個生意人,專註於兜售「日本優勝論」的生意人。

作者簡介:本文作者筆名飯日炊,在日華人。本文於2019年8月14日發表於微信公眾號 曰日本(https://mp.weixin.qq.com/s/Luh9zk6rTKntdeGXLK1_aQ),風雲之聲獲作者授權發布。

責任編輯:吳啟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雲之聲 的精彩文章:

你完全可以理解全光量子中繼
可控核聚變?在黑洞面前也是弟能量……

TAG:風雲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