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思想政治領域沒有真空,辦好新時代思政課關鍵要在哪些方面著力?

思想政治領域沒有真空,辦好新時代思政課關鍵要在哪些方面著力?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思政課建設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必須切實增強辦好思政課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課質量和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政課建設,就思政課的主體素質、內容特質、原則要求和環境營造等內容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辦好新時代思政課,要貫徹落實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具體來說,關鍵要在以下幾個「氣」上下功夫。

懷「才氣」、抱「志氣」、下「力氣」,大力提升思政課教師素質

作為思政課教學任務的承擔者、執行者與實施者,思政課教師擔負著新時代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要有「志氣」「才氣」「力氣」,給學生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首先,思政課教師要懷「才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思政課是一門貫通古今、融會東西、立足現實又放眼世界、啟迪智慧又滌盪靈魂的課程,教育對象的多元化、內容的豐富化、環境的複雜化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具備「才氣」,既要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完整的理論結構、深厚的理論功底,又要有寬廣的知識視野、高超的教學本領、熟練的信息技能。

其次,思政課教師要抱「志氣」。 習近平總書記特彆強調,「希望廣大教師認清肩負的使命和責任」,「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上好思政課有著較高的難度,其中思想政治理論的高深性與學生的接受能力之間存在差距,實踐的負影響使得學生的道德知識習得與其道德行為輸出呈現偏離性,社會大課堂的現實性增加了思政小課堂價值觀的難教性,育人使命的艱巨性和大眾對教師的期待性等賦予了思政課教師更多的責任與壓力。這就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抱有昂揚的「志氣」,即高遠的使命追求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思政課教師要築牢使命之基,時刻保持政治清醒,用科學理論培養人、用正確思想引導人;要磨鍊理想之翼,緊跟時代發展研究學生特點、創新教學形式、改進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徑;要鍛造高雅大氣的師德師風,用人格 「導之以德」,在潤物無聲中滋養學生「有恥且格」。

最後,思政課教師要有「力氣」。增強「四力」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建設的要求,對新時代思政課教師提升精神面貌、更好地承擔使命有著重要意義。新時代思政課教師需要具備保持政治定力的腳力、觀察時代形勢的眼力、勤于思考研究的腦力和文風真實鮮活的筆力,要多說中國故事、多發中國聲音、多展中國氣派,以推動思政課不斷走向「強起來」。

壯「底氣」、接「地氣」、聚「人氣」,不斷完善思政課教學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是一門視域開闊、涵蓋萬千、內容充盈的重要課程,思政課教育內容建設要堅持系統科學、通俗通徹的理念,既要有 「底氣」和「地氣」,也要有「人氣」。

首先,思政課內容要壯「底氣」。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底氣是基本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于思政課內容而言,最基本的力量就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理論成果。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思政課是馬克思主義傳播的重要途徑,要讓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成為「掌握群眾」的巨大物質力量,思政課內容必須要「徹底」並能「說服人」。思政課內容建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原則與立場,牢牢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方法,旗幟鮮明高揚馬克思主義大旗,使思政課堂成為主流意識形態傳輸的「道場」,為思政課教育教學「夯實基」「掌好舵」。

其次,思政課內容要接「地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工作和決策必須識民情、接地氣」。「接地氣」是對人民立場的形象表達,體現在思政課內容建設中就是指思政課要能夠貼近學生的個性需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握學生的實際需要。思政課內容研究不僅要「鑽堅研微」,也要「深入人心」,只有走近學生、貼近學生、融入學生才能不斷推進思政課內容「更新配方」「改良工藝」,才能夠更易為學生所理解、接受和內化。

再次,思政課內容要聚「人氣」。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陣地、主渠道,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充分發揮其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作用,必須使思政課內容聚「人氣」,即具有較強的親和力、針對性和時代感。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 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因此,思政課內容要堅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方法論要求,變「填鴨式」為「啟發式」,改「說教式」為「對話式」,轉「接收式」為「探索式」;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進行內容系統建設,堅持「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建設要求,「小火慢燉」、「細工久做」,使思政課能夠伴隨學生成長,見證學生成才,助力學生成功。

守「正氣」、富「生氣」、蘊「靈氣」,持續優化思政課教學原則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鑄魂育人,涵養青少年正確「三觀」的靈魂課程。思政課要守好「責任田」就必須堅持方向性、適應性、辯證性的原則進行科學的課程設計,不斷提升課程質量。

首先,思政課原則要守「正氣」。這裡的「正氣」是指思政課原則應當有正確的政治方向,彰顯鮮明的政治屬性。思政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校性質和方向的集中體現,只有旗幟鮮明講政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好培養什麼樣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問題。這就要求始終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思政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其次,思政課原則要富「生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的時代性,指出要「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作為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活動準則,思政課必須充滿「生氣」,具有應變性、適應性與契合性。思政課教學只有飽含「生氣」 ,跟上時代「節奏」,與時代發展同向同行、與社會運行有效聯動,才能真正被學生和時代認可與需要,才能實現新作為、創造新氣象。

再次,思政課原則要蘊「靈氣」。「靈氣」本義是指較強的感受和理解能力,內蘊著靈動的辯證思維能力。思政課是一門綜合性、系統性很強的課程,諸多方面矛盾和問題的解決必然要求原則充滿「靈氣」,飽含辯證性。習近平總書記特彆強調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要堅持「八個相統一」,這正是對「靈氣」最為生動的詮釋。

增「勇氣」、強「銳氣」、溢「香氣」,全面改善思政課教學環境

當下,我們面對的教育環境紛繁複雜,出現一些新矛盾和新問題。要解決新矛盾和新問題,必須以「勇氣」「銳氣」「香氣」創優思政課環境。

首先,批判錯誤思想要有「勇氣」。思想政治領域沒有真空,正確的思想文化不去佔領,必然會被各種錯誤的思想意識佔領。思政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至關重要的場所,是敵對勢力用思想、觀念、輿論發起進攻的重要目標領域。如果對教學環境中的各種問題本著漠視、無視態度或者不敢發聲,各種敵對勢力就會趁虛而入,興風作浪。為此,必須做到「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爭」,不斷凈化「雜音」,排除「噪音」,使錯誤思潮「無處容身」,讓主旋律「入耳入心」。

其次,建設美好環境要有「銳氣」。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青年「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上下求索、開拓進取」。青年氣質的養成需要環境的浸潤,思政課責無旁貸。銳者,鋒利也。「銳氣」是「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魄力,是「百舸爭流,奮楫者先」的拼勁,是「千磨萬擊,水滴石穿」的韌性。只有用迎難而上的銳氣建設環境,敢於打破陳舊教條,突破思維定勢,才能為思政課教學出新招、出亮招、出奇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最後,教學環境氛圍要有「香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宣傳思想工作要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環境中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洋溢 「香氣」,成為開好新時代思政課的應有之義。如加強校園文化的圖像創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於校園的一隅一景;組織開展參觀革命博物館和英雄遺址、重走長征路、學雷鋒做好事等實踐活動,提升學生身心聯動的實踐審美;運用翻轉課堂、慕課、微課、智慧教室等新型教學模式,創設聲色俱全、動靜結合、情理相間的思政課堂,將思政課打造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生受益、畢生難忘的「金課」。

(作者分別為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落雨天阻擋不了愛讀書的上海人,讀書會就是城市裡的桃花源
讓家門口養老既便利又有所依,上海打算分這幾步走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