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蘇州人看南京:南京是穩重大哥,蘇州是大家閨秀

蘇州人看南京:南京是穩重大哥,蘇州是大家閨秀

蘇州和南京,經濟總量分列江蘇第一、第二,是當之無愧的江蘇「雙子星」。在一些人看來,蘇州和南京主要是對手關係,但在我看來,其實南京是個性格隨和親切、穩重可靠、讓人有安全感的大哥,而蘇州是個大家閨秀(換到三四十年前可能還只能算「小家碧玉」,如今的蘇州已經大起來了),兩者錯位發展,相得益彰。

我生在蘇州、長在蘇州,對南京的最早印象來自一張照片。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一位親戚在南京長江大橋上拍的,之後他多印了一張送給我家,被壓在五斗櫥的玻璃下。十來歲的時候,在父母的引導下,我才知道那座氣勢雄偉、構造複雜的大橋,建造過程是多麼的不易,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公鐵兩用橋。從此,見慣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我,心底萌生了去南京的想法。

第一次和南京親密接觸已經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我參加鄉鎮地方志的編寫工作,被公派到南京參加培訓,上課的地點在江蘇省委黨校。然而因為忙於聽課,那次我沒時間到校外好好轉轉,南京留給我的印象並不深,總的感覺是城市面貌有點「土」。

後來因為開會、採訪、參加其他培訓等需要,去南京的機會多了,和南京人、在南京工作的同學、故舊交流的機會也多了起來。每去一次、每交流一次,我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

當我在高鐵上向寧鎮山脈等山體望去,在南京火車站向玄武湖望去,在中山陵博愛廣場向鐘山深處望去,我深深感受到了南京山川的秀美;斑駁斑駁的石頭城遺迹,導遊話筒里傳來「王謝堂前燕」的介紹,中山門、中華門等處高大、雄偉的明代城牆,隨處可見的民國建築讓我知道,南京是一座歷史積澱深厚的城市;謝安東山再起的典故,沈萬三助建南京城的記載,秦淮河畔秦淮八艷的背影告訴我,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夫子廟科舉考試年代的貢院和科考博物館,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一系列高等學府讓我知道,南京是昔日的趕考聖地、今天的文教高地;而站在揚子石油化工公司的廠區,看到林立的反應塔、儲油罐,看到一望無際的化工管道長廊,我才知道了什麼是現代化的石油化工企業,知道了南京雄厚的工業基礎。

南京的舊城改造、新城建設也如火如荼。每來一次,我就發現南京又增加了一批高樓大廈,南京的道路也越來越寬,一條條高架路伸向遠方。長江上的大橋也越來越多,二橋、三橋、四橋……日新月異的變化,讓我感受到了一座古老城市的青春律動。

南京和蘇州,都擁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都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都是經濟發達城市,「江蘇」這個名字也是取南京(江寧)的「江」和蘇州的「蘇」而形成的,南京(江寧)和蘇州清朝時候都是江蘇的省會城市,可見兩者在江蘇乃至全國的天平上,分量應該是差不多的。

但細究之下,南京和蘇州又有明顯不同。南京的政治性顯然更勝一籌。我想,這可能與她的地理位置有關。這裡地處我國東部的南北交匯之地,扼守長江,不僅交通更為便捷,地理位置也更為險要,因此吸引了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等十個朝代及政權定都,讓這裡獲得了「六朝古都」「十朝都會」的美稱。

蘇州雖然也多次做過都城,但都是諸侯王國的王城而非皇城。歷史上,蘇州依託宜人的氣候、肥沃的土壤、便捷的水運、勤勞智慧的人民,經濟上時常處於領先地位,是久負盛名的「人間天堂」。尤其是明代中期到太平天國戰爭前,這裡是我國東南的經濟中心,商業發達,絲織業興旺,我國最早的資本主義也在這裡萌芽。發達的經濟,也促進了蘇州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崑曲在這裡起源,園林在這裡遍地開花,科舉狀元成為特產,工藝品巧奪天工,吳門畫派影響中國畫壇數百年……讓蘇州毫無爭議地成為了吳文化的中心。

因此,南京和蘇州,一個以政治優勢和城市體量見長,一個以經濟和文化發達取勝。即便太平天國戰爭之後,蘇州的經濟地位有所下降,但改革開放以來,靈秀而富於創新意識的蘇州,又抓住了發展鄉鎮企業、外向型經濟和民營企業等機遇,在保護好「老蘇州」(蘇州古城)的同時,開發建設了新蘇州(蘇州高新區)、洋蘇州(中新合作蘇州工業園區),做強了「心臟」,強健了崑山、張家港、常熟、太倉等「四肢」,經濟再度快速發展。

當然,南京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和蘇州的朋友、熟人聊起南京時,大家一致認為,南京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地帶與長江流域開發地帶的交匯部,經濟基礎好,名牌高校和科研機構多,人才優勢明顯。作為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南京在全國的影響力更勝一籌,許多外來產品要到江蘇打市場,入手城市都選擇了南京。

作為「大哥」的南京有時難免大大咧咧,但我覺得,這種大大咧咧的背後是一種大氣、穩重、篤定。「他」不會像父母一樣發號施令,但會以不同方式讓著「弟妹」甚至支援「弟妹」,所以「弟妹」們大多愛和「他」一起玩。這些「弟妹」不僅分布在南京周邊的蘇中、安徽,也分布在蘇北、蘇南,在「他們」的發展中,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南京的輻射和帶動。蘇州雖然離南京相對遠一些,而且文化不同,但這種輻射和帶動同樣存在,比如,蘇州被譽為「世界第一門」的東方之門大廈,就是由南京公司開發的;南京部分商家、高校到蘇州設立了門店和校區;蘇州(園區)直升機場也是由南京的公司開辦的……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新機遇面前,南京如何發展,不僅是南京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長三角的重大課題。南京發展得好,「大哥」的帶動效益會更加明顯。

我想,南京經濟上可以充分發揮地理位置、交通等優勢,繼續做好石化等傳統產業,並依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優勢,做大做強研發和服務產業,繼續與「弟妹」們錯位發展,尤其要抓住江蘇自貿區獲批的契機,與蘇州片區、連雲港片區按各自定位攜手前行;文化旅遊上要增強服務意識,以南北朝文化、明清秦淮文化、民國文化為底色,在做好成熟景點如中山陵、總統府、夫子廟等的基礎上,挖掘更多類似老門東、浦口火車站(南京北站)的打卡點,加強整合,積極宣傳,引導遊客在合適的時間去合適的地方……今後南京的發展必將進一步加快,後發優勢必將進一步凸顯。

到那時候,一定會有更多的蘇州人喜歡到南京學習、到南京工作、到南京生活,就像到「大哥」家作客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一張新的「王牌」
這裡的保留老廠房引進最新國家級產業項目,周邊還有上海市中心最大綠地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