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小朋友放學後,父母們為什麼最好問「小」不問「大」?

小朋友放學後,父母們為什麼最好問「小」不問「大」?

最近在街邊遇見一對母子,小朋友3歲模樣,剛從幼兒園放學。

媽媽問孩子:「今天過得怎樣?」

孩子怔怔地看著媽媽,半天答不出來,最後只回答了一個字「好」。

「怎麼『好』?」媽媽追著問。

小朋友又呆了半天,說「我不知道。」

「為什麼不知道呢?你可是『主角』……」

小朋友放學後,常見的親子溝通情形

「今天過得怎麼樣?」「今天做了什麼?」「感覺怎麼樣?」這是很多家庭喜歡的問句。在這樣的問題面前,小朋友一般會思考較長時間,孩子越年幼,越難以回答,常常以「嗯」,「好」,「就那樣」等簡短回應。而在這樣的情形下,父母們常常擔心孩子是否遇到了不開心或因為某種原因而不敢說。其實,大人們這種問話方式是不夠正確的。

父母如何與小朋友溝通才對?

問「小」不問「大」,為什麼?幼兒說經常提到,小朋友在6,7歲前,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即使是成年人,我們也是更擅長具體形象思維,而不是抽象思維的,小孩更是如此。什麼是具體形象思維呢?這是抽象思維的反面,即小孩的思維建立在具體的事物上,而不是抽象的想法。例如一頭牛、一本書、一盤食物是具體的事物,數學、快樂、時間是抽象的事物。

所以,小朋友放學後,父母們應該問「小」不問「大」。例如可以問孩子「你今天有沒認識一位新朋友」,「中午睡覺沒有」,「玩了什麼玩具」等具體的小問題,而不是「今天過得怎麼樣」。如果從「小」的問題開始問,你會發現與孩子有源源不斷的話題。

面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建議父母們這樣溝通

經常有父母問,孩子放學後,父母應該針對孩子的學習或學校話題溝通多長時間合適。這其實是沒有統一標準的,溝通重視的是質量,而不是時間長度。兒童心理學家Claire Horsey說過,當父母會問問題,每天其實只需要12分鐘就能與孩子實現良好而充分的溝通。所以,下面是一些相關的建議。

孩子4歲前,建議父母們可以進行這些類型的溝通細節:

老師教了什麼歌曲?

今天有跳舞嗎?

早餐吃了什麼?

你們班裡誰吃飯最慢?

……

孩子8歲前,建議父母們可以進行這些類型的溝通細節:

今天上了什麼體育課?

你們新來的老師姓什麼?

話劇隊有多少個孩子參加?

跳繩比賽誰獲得第一名?

……

當孩子14歲前,建議父母們可以進行這些類型的溝通細節:

你們班裡誰長得最漂亮?

語文老師講課風趣嗎?

你最喜歡學校什麼興趣課?

你們班有多少人在學校運動會參賽?

……

為什麼父母們要養成親子溝通的習慣?並且越早越好?

親子溝通是父母關心孩子、了解孩子的重要方式。當父母對孩子缺乏關注,孩子們成長中的一些問題可能就得不到及時的發現和解決,繼而便會給孩子們帶來負面的影響。

記得一位朋友曾經告訴過我有關他和兒子的一個經歷。話說某天,小男孩從幼兒園回到家,爸爸問了一句:「在幼兒園有沒有上廁所?」

沒想到孩子的回答很不尋常,孩子說:「沒有,XX小朋友天天推我,我不敢上廁所,我就尿褲子里了!」後來這爸爸與老師溝通才發現,孩子班裡有一位高個子的小男孩喜歡推別人,好幾個孩子曾經被他推倒磕到腦袋或擦傷手。經過這次溝通後,孩子們上廁所時,那個愛推他人的小男孩被老師重點看管,孩子們就能安心上廁所了。

所以,如果這對父子沒有進行親子溝通的習慣,那麼這樣的欺凌事件很可能就會持續下去。

除此之外,保持習慣比養成習慣要容易得多。親子溝通是一種習慣,孩子一旦從小養成了,以後會更容易保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自主意識增強,如果在孩子很大時,才培養孩子與父母的溝通習慣,難度會大很多。很多大孩子與父母常常陷入「尬聊」,對父母缺乏信任感,這是那些沒有親子溝通習慣家庭的常態。這種情況非常不利於孩子成長問題的解決。

一位爸爸曾經有這樣的困惑:「每天與孩子聊著差不多的話題,有意義嗎?」其實,親子溝通是一種陪伴的方式。正如約翰.鮑比所說的,那些愛父母並信任他們會始終陪伴在自己身邊、有「安全感連接」的孩子,往往是那些走的最遠、最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聊天有時只是一種形式,孩子們享受的是父母的目光關注、愛與關懷。在這份安全感的基礎上,孩子們會安心地往外發展、與人交往,成長為健康活潑的孩子。

所以,孩子們放學後,你問對了嗎?

關鍵字:親子溝通、習慣養成、親子互動、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奶奶總讓孩子看電視!媽媽試了一招,奶奶愛上了講故事
「不聽話」孩子是怎麼養出來的?這些孩子的故事能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