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為什麼有人喜歡攻擊或者控制別人?

為什麼有人喜歡攻擊或者控制別人?

王金現

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在人際關係當中表現出很強烈的攻擊性,或者操控感。了解這些人的內在心理機制,會發現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為什麼有人喜歡攻擊或者控制別人?

攻擊。這些人之所以攻擊別人,是因為他們內在體驗到一種痛苦的情感,然後他們把別人當作痛苦情感的來源,所以他們的目標就是去攻擊或者消滅那個痛苦情感的來源,然後來讓自己避免感受到痛苦。

舉個例子。在我的個案當中,小a和夥伴們聊天。突然,新夥伴加入了進來。他感覺到自己不再受夥伴的歡迎,夥伴的注意力,完全被新夥伴吸引走了。在他內心就引發了嫉妒甚至是仇恨的痛苦情感。他恨不得把這個新夥伴趕走,甚至是殺死。那他的言行舉止就會表現出比較強大的攻擊性。

攻擊,有時候也會針對他們自己。比如說小a會痛恨自己,表達的不夠精彩,觀點不夠新穎,自己的知識不夠豐富等等等等,會在內心譴責自己,挑剔自己。對自己有種種的不滿,這就是轉向自我的攻擊。

為什麼有人喜歡攻擊或者控制別人?

操控。我們還在看上面的案例。當小a感覺到自己不被夥伴所注目時,他就會有一種失落感。為了避免這種失落,他可能就會在各個方面去競爭,去操控那個聊天的過程。比如說打斷新夥伴的談話,或者說轉變話題,或者說拉夥伴走開。總之,他會以操控的方式來維持夥伴對自己的關注。

防禦。那麼不管是攻擊還是操控。這都是這些人,用來防禦自己內在痛苦的一種方式。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讓自己感受到痛苦。在痛苦的來源上,他們會感覺到,這個痛苦來自於他跟別人的關係,那麼關係的兩個要素,要麼就是自己,要麼就是他人。所以他們認為,痛苦的根源就要麼是自己,要麼是他人。要消滅痛苦,最恰當的方式似乎就是消滅痛苦的根源。自然而然他們在人際關係當中就會表現出攻擊性或者操控性。

客體關係。簡單地講,客體關係,是由早年養育者(父母),及被養育者(孩子)所構成的一種關係模式,其中,飽含著深刻的互動性情感體驗。從客體關係的觀點來看,或者來探索,會發現他們早年的客體關係是沒有被保護的,沒有被關愛的,是被忽略的,被虐待的,被忽視的。那麼在早期的客體關係當中,他們體驗到的就是一種痛苦的情感。自然他們就會憎恨那些保護者,在內心對他們充滿了憤怒。正是因為那些保護的沒有盡到責任,才是他們遭受到痛苦的。這種原始的憎恨和痛苦,會在他們後期的人際關係當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達。這也恰恰是他們造成人際困難的一種原因。

為什麼有人喜歡攻擊或者控制別人?

那麼如何去改變呢?或者如何跟攻擊、操控性強的人相處呢?

治療。除了在心理治療關係當中激活早期的客體關係,喚醒他們原始的情感,讓他們覺知自己的表達方式之外,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方法。在治療關係當中,他們被喚起的原始情感被得以接納、理解,被理性化的對待。那麼,在他們內在就會獲得安全感。有了這樣的基礎,他們才可能會有一種能力去認知,覺察,調節自己的原始情感,然後改變應對現實關係當中的痛苦的方式,從而改變早年的客體關係模式,煥發出一種新的人際模式。

如果跟攻擊性操控性強的人相處,不恰當的方式,就是把對方的敵意當真,然後去反擊。這也是通常人們的做法。其實,在他們的意識當中,根本沒有這種主觀的覺知。他們只不過不自覺地把早年的體驗,移置到地現在的人際關係當中了。也就是說,他們應用的是早年的人際互動模式,並帶著那種原始的情感體驗。恰當的方式,就是做他們的心理治療師,或者引導他們尋找心理治療。



註:此文中的心理治療,即心理諮詢。指不含藥物治療的心理幫助。

作者王金現,資深心理諮詢師。此文為個案經驗總結,非適合任何人的真理。相關觀點或疑問,可在文章後面留言進行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金現心理學者 的精彩文章:

開學了,你的孩子為何不願意上學
戀愛中,尋找愛情還是早年缺失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