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母親是孩子來到世上後最親近的人,從十月懷胎到一朝分娩,孩子與母親已經十分熟悉了。

有人形象地說:「母親是從知道自己懷孕那一刻就認為自己做了媽媽,而父親則是在孩子生下來那一刻才認為自己做了爸爸。」

可見,相較於父親,孩子與母親的關係更為親密,畢竟他是認識了母親十個月後才認識的父親。

當然,這是戲言,但並非全無道理。


臨床心理學家斯蒂芬·B. 保爾特指出:一個人在出生後,會與最初撫養他的人建立情感紐帶,而這種情感紐帶也會成為他一生情緒發展、溝通模式和人格發展的基礎。

沒有什麼人比母親和自己的關係對我們未來生活的影響更大,當然,這裡指的母親,是角色上的「母親」,就是指直接撫養孩子的那個人。如果一個孩子一出生就失去了生母,那麼直接撫養他的那個人,就是他的「母親」。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母親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嚴重?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相對於其他撫養人,對0-3歲的孩子來說,媽媽的角色更為重要。所以為什麼日本和西方國家的不少女人,在生完孩子後都會選擇在家裡照顧孩子。有媽媽說,孕育胎兒時期的情緒將影響胎兒的發育,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孩子出生後母親的情緒狀況也將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情緒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反射性的情緒,另一種是思考後的情緒。

前者與壓力有關,而後者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在經過理性思考後形成。我們常說的「情商」,就是指情緒商數,而不是情感商數。一個高情商的人,一定是一個可以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當孩子完全可以對情緒進行自我管理後,他的「自我」意識也就形成了。可以認為,孩子的情緒管理模式正是母親情緒的複製。

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後的兩年里,母親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情感的連接,也是在為孩子塑造大腦的神經連接。這一時期,大腦神經元會成倍增加,並且會形成能夠影響孩子未來各種能力的基礎結構。

在孩子生命之初,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情緒互動,是孩子今後情緒管理模式的基礎。如果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母親不給予回應的話,就會對孩子今後的情緒管理和性格產生影響。

比如,孩子感覺不舒服,希望有人能夠安撫他,但母親卻並沒有給予回應,這就會讓孩子產生恐懼的感覺,並且這種感覺會持續蔓延增大,他會感到痛苦,並且極有可能演變成發展性創傷的根源。

再比如,母親本身比較情緒化,容易焦慮,或待人冷漠,就會對孩子也忽冷忽熱,這容易讓孩子失去安全感,也學不會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氣象台母親」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有人將容易情緒化的母親形象地稱為「氣象台母親」,表示她的情緒很不穩定,像天氣一樣多變。

「氣象台母親」對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影響都具有很大的破壞性。這是因為「氣象台母親」在面對情感起伏時無法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這會直接導致孩子的情感調節失衡。

「氣象台母親」會左右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對情感的把握飄忽不定,容易患得患失,情緒失控。

記得看到這麼一個故事:


一位小女孩琳琳六歲時,母親就請了老師來教她學習鋼琴。在學琴的第一天,母親一下班就很熱切地問琳琳:「寶貝,今天學了什麼呀?快彈給媽媽聽聽。」琳琳用不熟練的手法笨拙地彈出幾個音符,母親立刻鼓起掌來:「寶貝真棒,彈得真好聽啊!」琳琳當時很不好意思,但母親的熱情鼓勵讓她覺得十分興奮,她得到了母親的肯定,感受到了母親的愛。

這樣過了幾天後,有天母親下班回來,她不等母親提出,就主動坐在鋼琴前想要給母親彈奏曲子,然而這次她剛剛彈了幾個音符,母親就皺著眉頭呵斥她:「你能不能安靜會兒?怎麼這麼吵啊,你沒看到媽媽在忙嗎?你學琴就是為了吵媽媽的嗎?這麼大了,怎麼一點兒事都不懂!」

琳琳原本興奮的情緒一下子變得十分沮喪,抹著眼淚回到自己的房間,把鋼琴課本撕成了兩半。小小的她不明白:為什麼是做同樣的事情,上次就得到了母親的肯定和愛,而這次卻只得到了母親的否定和呵斥?第二天,她就開始糾結,母親回來後是彈還是不彈。

而母親回家後看到她坐在鋼琴邊卻沒有彈,就問她:「媽媽回來了怎麼不叫媽媽啦?坐在鋼琴邊怎麼不彈呢?來彈一個給媽媽聽聽,媽媽看看寶貝學得怎麼樣了。」

面對母親反反覆復的態度和陰晴不定的情緒,琳琳感到不知所措,情感上興奮和挫敗交替出現,時喜時憂,小小年紀就出現了缺乏邏輯的焦慮情緒,常常下意識地咬嘴唇(在心理學上,這表示把自己的情緒咽回去)。當她長大後,面對親密關係時也常常患得患失,與伴侶經常吵架。

「氣象台母親」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極大破壞,這是因為她給了孩子一個雙重束縛。母親時而親近時而斥責的態度,讓孩子時而感覺到被愛,時而又感覺到自己被討厭。

在這樣的情感變化下,孩子會形成討好型人格,或者形成孤僻的性格。此時他們已經無法信任別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對情感最直接的反應。面對任何人,他都會下意識覺得對方也是像母親一樣,是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但其實並非對方是情緒化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是他自己很情緒化。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圖片源於網路


每個孩子的第一位情商教師都是母親

薩提亞說:

幫助孩子確立自我價值感,建立自信,學會愛和被愛,讓他們願意學習新的東西,願意去冒險,是每個家長留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有研究表明,成功有80%來自情商,20%來自智商。情商高的人,往往創造力更強。而母親對孩子情商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

情商高的媽媽,自己有趣而充滿熱情,會有助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會帶給孩子一個有趣而美好的世界,讓孩子的童年輕鬆快樂,妙趣橫生。

如果母親的情商不高、情緒不穩定,也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

每個孩子的第一位情商教師都是他的母親,母親的言行、情緒、氣度都對孩子的情商高低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作家張愛玲從小父母離異,她一直是和父親一起生活。母親雖然在她4歲那年就遠渡重洋,但依然會過問她的教育問題。在孩童時代,母親是張愛玲心目中的女神,她十分渴望和母親一起生活。

16歲那年,母親想讓她出國,但父親強烈反對,還在毒打她之後將她軟禁起來。後來,張愛玲想辦法逃脫,並如願以償出國和母親生活在一起。然而,真正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了,張愛玲才發現母親並非自己想像得那麼好。

張愛玲的母親性格暴躁、自私,對張愛玲要求十分嚴苛。如果張愛玲無法達到母親的要求,就會受到母親的斥責;如果張愛玲反應遲鈍一點兒,就會被母親罵為「豬」;即便是張愛玲生病了,母親也毫無憐惜之意,反而罵她活著就是「害人」。

張愛玲回憶說,母親雖然在教育上捨得為自己花重金,但在日常相處時,母親的態度深深傷害了她。她對母親逐漸由愛生恨,甚至她母親去世時也沒有去看一眼。張愛玲說,知道自己冷酷無情,忘恩負義,反正自己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因為自己與母親的這段經歷,張愛玲甚至不敢生孩子,她害怕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會延續自己與母親的關係。

其實,現在有很多母親都和張愛玲的母親一樣,雖然內心是愛孩子的,但在與孩子相處時卻常常無法控制情緒,不能友好地處理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孩子考試沒考好,就對孩子一頓斥責和否定;孩子沒能比過別人家的孩子,也會對孩子一陣冷嘲熱諷。這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很大傷害,最後直接反映在孩子的性格和情商上。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

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也是最原始和最不可避免的關係。而母親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決定了孩子今後的人格發展。可以說,孩子的特質其實是由母親親手打造的。

約翰·鮑比的學生,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在鮑比的依附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孩子的四種依附類型。愛因斯沃斯認為,孩子與媽媽之間的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

一個孩子在剛剛開始學習走路時跌倒了,他會感到疼痛,並且跌倒就會疼痛這種事情是他從未有過的新體驗。他會哭,以此來引起媽媽的關注,他希望媽媽能夠安撫他,把他抱起來,理解他對跌倒這個新體驗的恐懼感。

這時,媽媽的四種不同反應,會讓孩子做出不同的依附行為,就會形成四種不同的依附類型特質:

●安全型依附媽媽的反應:

聽到孩子哭聲立刻到孩子身邊並溫言安撫他,給他擁抱,允許他放聲哭泣,以此來發泄心中的恐懼和不安全感。之後如果孩子再次跌倒,依然像這樣溫和地回應他,給他支持和鼓勵。幾次之後,孩子如果再跌倒,他會知道媽媽一定會給自己支持的,不用哭,自己就可以站起來。

孩子的特質:有著安全型風格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自信心也會更強。肯定自己,也肯定他人。對待情感比較成熟,有彈性。既能與人保持親密關係,又能給人留下獨處空間。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迴避型依附媽媽的反應:

聽到孩子哭聲後,不去安撫孩子,甚至會遠遠躲在一邊,不讓孩子看到自己,以免孩子太過依賴自己。由於想讓孩子儘快學會「獨立、堅強」,在孩子跌倒哭鬧時,不會抱孩子、哄孩子,反而還會斥責他:「不就是摔了一下嗎,哭什麼哭,丟人不丟人!」或者說:「別哭,快起來,我還要給你做飯呢!」

每當孩子遭遇挫折,情緒比較低落,需要媽媽安慰的時候,媽媽都採取這種負面的做法回應孩子,不但會貶低孩子的價值,也會讓他失去安全感,傷害了自尊。在這種缺乏安全感的基礎上,就算孩子很快學會獨立堅強,人格也是不健全的。

孩子的特質:有著迴避型風格的孩子比較容易養成自傲的性格,肯定自己,卻往往會否定別人。同時,還有很強的掌控欲,不會主動與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也不輕易信任和依靠任何人,當然他也不喜歡別人依賴自己。他在親密關係的處理中常常不知所措,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弱點,乾脆不和別人親近。

●抵抗型依附媽媽的反應

聽到孩子哭聲後,媽媽有時候會表現出很關切的態度,有時候又會冷語相加。在孩子看來,媽媽每次的反應都不一樣,他無從預測媽媽對這類事情的反應,於是他可能會通過誇張的行為來刺激媽媽,也可能會抵抗媽媽的親昵動作。

孩子的特質:有著抵抗型風格的孩子,常常會否定自己,肯定別人。他渴望愛,但卻極度敏感,怕自己被拋棄,怕受傷。在處理親密關係時,他往往表現出對對方極度的依賴,不能給對方留下自己的空間,相處起來雙方都會比較累。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混亂型依附媽媽的反應:

聽到孩子哭聲後,媽媽可能會表現出不知所措、慌亂、害怕的消極態度,也可能會用很粗暴的方式將孩子拉起來。孩子從母親的反應中無法感受到愛和安全感,他雖然也愛自己的媽媽,但在他的意識層面里,愛是傷人的。

孩子的特質:有著混亂型風格的孩子,會否定自己,也會否定別人。他渴望得到愛,卻又會逃離愛,因為他無法信任別人。他常常感到焦慮。在親密關係中,也會表現出很強烈的情緒,愛恨交織,無法冷靜對待。

通過上述四種依附類型,孩子未來的性格發展、人格特質,都與母親對孩子的回應方式有很大關係。很明顯,安全型依附的孩子人格發展最健全,這種類型的母親對孩子情緒的回應方式是最可取的。

母親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後盾,只有母親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安全感,孩子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外部世界,健康成長。

這4種依附類型,會影響孩子特質的形成,你與孩子屬於哪一種呢?

小結

十分贊成一句話:

家長的壞情緒,

讓孩子來買單,

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

孩子的成長是父母的一場修行,

但千萬別讓無辜的孩子成了出氣筒。

媽媽的情緒和言語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媽媽開心,孩子也會被這種氛圍感染,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變得樂觀和自信,反之孩子也會變成消極負面的人,一遇到困難會變得很沮喪。

只有平和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所以無論如何都要突破這一心理障礙,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注【涵妮媽媽育兒經】,在這裡獲得更多的育兒知識,幫你解決育兒難題,如果你有好的育兒心得和體會,歡迎一起分享,讓我們科學育兒,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兒有道的好媽媽。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孩子被「小霸王」欺負、社交能力差?父母不妨試試這些有效小方法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說教是無用的,積極「引導」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