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爸爸是合伙人,不是實習生

爸爸是合伙人,不是實習生

川媽說:近半年我一直在跟團隊研發夫妻關係的課程,也在深入思考夫妻雙方的分工問題。因為社會角色的差異,性別特質的差異,夫妻雙方是需要分工的,不是所有的事務都需要「對等投入」。

但是,養兒育女這項事業,夫妻雙方的責任一定是對等的,那麼在職能上,夫妻雙方應該都是平分股權的股東,是合伙人的關係。

然而在現實中,媽媽們在養兒育女中承擔了絕對主導,是老闆,而爸爸,卻像一個缺乏經驗的「實習生」,時刻面臨著被挑剔、被訓斥、甚至被辭退的可能。時間久了,一個既無能力,也缺乏責任心的「豬隊友」就誕生了。

我跟川爸,也有類似的心路歷程,不過在多年的共同努力下,川爸這位「實習生」,經驗也逐漸豐富起來,慢慢成為了一名稱職的「合伙人」。我特意請川爸寫了一篇文章,分享他自己的感受,也許爸爸寫的文章,爸爸們更懂。

文|川爸

作為曾經的「豬隊友」隊伍中的一員,我想結合自身的轉變給家長們出點主意,在養兒育女的事業中,如何將身邊的豬隊友,培養成富有責任心的合伙人。

在二寶三歲之前,我的生活是完全以事業為中心的,每年有一半時間,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即使不出差,每天也披星戴月,早上出門孩子沒醒,晚上回家孩子已睡下。好不容易有個呆在家裡的周末,大部分時間也是在電話、郵件中度過。

那個時候,家就像賓館,孩子們只有在我每次出差回來從我手中接過玩具和零食的時候,才意識到還有個爸爸。

而且,因為當時自己也沒學習過育兒,不懂孩子的成長規律,對孩子要求過高,導致和孩子本來就不多的相處時間裡,也經常矛盾重重。

我記得那時候,大寶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你什麼時候出差?」,潛台詞就是希望我儘快消失……

那時候,我感覺自己在家裡的存在感很低,就像一個沒有轉正的實習生,事事生疏,處處被動。

實習生和老闆在工作行為方面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內驅力,「被別人安排」和「我自己想做」的區別。

在分享方法之前,我們先剖析一下問題:本來作為「創始人」之一,父親這個角色具有做「老闆」的先天優勢,為什麼走著走著就變成「豬隊友」了呢?

大家回憶一下,在過去的日子裡,有沒有類似的一些場景:在孩子剛出生的頭一年,寶爸初為人父的興奮勁溢於言表,對換紙尿褲、半夜沖奶粉等臟活累活都躍躍欲試,但寶媽們總是擔心寶爸沒給寶寶洗乾淨、牛奶溫度和水量把握不好,最後剝奪了寶爸的主導權,頂多讓寶爸遞個紙巾,拿一下奶瓶等,只能幹實習生的活兒。

寶爸笨手笨腳地給孩子做了一頓營養餐,寶媽一句「味道好怪。」就足以讓寶爸灰心喪氣,遠離廚房。

更有甚者,有些寶媽為了不打擾上班的寶爸休息,有了孩子以後就分房睡,於是寶媽一晚上要起床N次,而隔壁寶爸睡得比寶寶還香。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上面這些例子,剛好完美地避開了授權賦能、肯定鼓勵、參與成長等激發內驅力的要點。魔鬼藏在細節中,往往就是生活中不經意的這些小事情,慢慢地將一個充滿幹勁的合伙人變成了「豬隊友」。

下面,我結合部分個人經歷,來聊聊「豬隊友」的轉變(被改造)途徑:

01揚長避短,承擔一項可完全把控,能長期堅持,能看見成效的家庭工作。

在公司里,每到年底總結、論功行賞的時候,完成經營任務的業務部門相對比較容易出彩,可以很容易量化自己的業績,比如新簽多少億的合同,完成多少億的合同額等等。

而負責吃喝拉撒後勤保障的行政部門就有些憋屈,自己平時也忙得很,可要寫總結的時候,又腦袋空空,都瞎忙了些什麼?這就是可量化或可感知的成績與瑣碎的事務性工作不好量化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而業務部門負責的項目,往往從前期策划到投標中標再到合同履約,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完整跟下來,比職能部門更能把控項目全局,這就是充分授權下的自主掌控和處於支配地位的被動配合的差別。

在家庭生活中的分工也是如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或由於先天稟賦,或由於後天培養,總歸會有一技之長或者相對擅長的技能。寶媽們根據寶爸具備的優勢,和寶爸一起商議制定以周為計時單位的工作計劃。

而寶爸們可以負責的家庭工作,最好具備兩個共同點,一個是可感知(或可量化)的成長/成績,二是完全自主(充分授權)掌控全局。

比如寶爸廚藝不錯,則可以負責每周一次親子大餐,一家人提前商議好菜譜,寶媽負責物品採購,寶爸負責親自操刀,每周一次,可靈活安排時間;

寶爸心靈手巧,則可以由寶爸負責帶孩子一起玩橡皮泥、積木、摺紙手工等,根據寶爸和孩子的時間,可以每周一次,也可以每周幾次;

還有大部分寶爸都可以勝任的親子閱讀,每天堅持為孩子讀一本書,英文好的可以讀英文繪本,英文不好的可以讀中文繪本,總之把它當作習慣,堅持下來。

當爸爸看著孩子吃著自己準備的美食,一天天強壯起來;當爸爸看著孩子能夠熟練地拼出一個霸氣的擎天柱;當孩子能夠天馬行空地給爸爸講自己編得故事,而情節很多都是來自於爸爸讀給TA的書……這個時刻,一定是寶爸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寶媽們可以依此類推,類似能發揮寶爸個人所長,又有掌控感和成就感的事,可以放手交給寶爸,別怕豬隊友剛開始笨手笨腳,做得不好,沒有犯錯就沒有成長。

02及時鼓勵肯定,增強隊友的自信和成就感。

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單位實行導師帶徒制度,即讓一位有資歷的老員工帶著一位剛畢業的新員工,安排和指導新員工的具體工作。

我的導師剛從突尼西亞調回國,五十來歲,待人隨和。而和我同宿舍的那位新同事,他的導師是一位有二十多年施工管理經驗的老師傅,奉行嚴師出高徒。

我印象中,每次提交工作成果的時候,我的師傅都是先來一句「嗯,手腳夠快的!不錯!」,之後又是針對具體的幾處亮點給予肯定,最後才是「這裡如果再加入……就更完美了。」每次溝通都是愉快而輕鬆的,工作也更積極主動。

而我的舍友每天下班回來都是一張苦瓜臉,「今天又被師傅批得一無是處,昨晚熬夜寫得報告又得重寫……」、「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我實在是懵圈了……」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鼓勵是一種有效培養自信的好方法,每個人都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陽光一樣。

初為人父的寶爸們,從未有過當爸爸的經驗,即使是極少數愛學習的寶爸提前看過一些育兒書籍,但實際操作畢竟都是頭一回,因此,寶媽們的及時肯定和鼓勵是非常必要的。

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途徑,記錄下寶爸的點點進步,並配上一些鼓勵和感謝的文字,在孩子生日、結婚紀念日或者寶爸生日等特殊時刻回放一下,一定會讓七尺男兒感動地熱淚盈眶。

03家庭特殊時光,增強寶爸的歸屬感。

為了增加員工的歸屬感,增強團隊凝聚力,如今各大企業都很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各種團隊建設活動花樣百出,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讓全體團隊成員在一起渡過一段快樂的時光。

經營家庭和經營公司也有類似之處,夫妻兩人每月創造機會來一個浪漫約會,一起憶苦思甜可有效增進夫妻感情;家長和孩子每天約定一段獨處時光,也可以有效改善親子關係;一家人每天晚餐後一起散散步,聊聊天,跳跳繩,可作為全家人的特殊時光。

總之父母孩子設定一些活動,使之成為家庭固定活動內容,形成習慣。不斷強化寶爸的家庭團隊意識,讓寶爸意識到,作為一家之主不是只有所謂的責任和重擔,也有溫馨和幸福,妻子兒女也可以是自己身心修養的港灣。

為人父母是一項終身職業,養兒育女是一項漫長艱辛的系統工程,願大家都能擁有一個堅定可靠的合伙人。

--------End---------

作者簡介

川爸:正面管教家長講師、牛津大學出版社親子閱讀培訓講師、英語親子閱讀推廣人。川爸擁有多年海外工作的經歷,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川爸堅持每天陪孩子閱讀英文繪本40分鐘,10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都能自信地用英語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胎媽媽圈 的精彩文章:

情緒調節這條路,於誰都是一場修行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孩子厭學,不是天災,是人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