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清心寡欲,緩解現實壓力的一劑良藥

清心寡欲,緩解現實壓力的一劑良藥

道教認為「一切唯心造,心生則欲生,心靜則欲滅」。強調「人心多渙散,一念皆純真」。也就是說人既是道德的化身,也是一切罪過的製造者。所以人們常常形象地形容天堂和地獄的分水嶺就在「善」、「惡」一念之間。一念天壤之別,動機萬象攸分。故正人必先正行,正行重在正心,正心要在養性。

天道人也 人心機也

道教《陰符經》認為「天道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闡述了天道即人道、人心化有無的思想,並進一步強調人道的核心就是要遵照天道自然之法度,做到起心動念、行為舉止符合、順從事物的本性與規律,不可虛動和妄為。老子《道德經》亦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是要求人應效法天地之德性,遵守事物之內在法則,摒棄妄念,清心寡欲,順應自然,寵辱不驚。

社會發展使人忽視了精神修養

當今社會科技發達、經濟繁榮、文化多元,時代的快速發展與全面進步,使得人們一方面在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物資文明同時,另一方面也因為過度地物慾貪圖和社會整體分配不均等因素,導致了一部分人富裕有餘,而另一部分人卻較為貧困艱難的兩極分化矛盾。隨之而來的是一部分富人因沉溺物慾忽略了精神修養,出現了心理上的極大空虛;一部分窮人出於物資生活條件低下,無力顧及思想品質方面的塑造,呈現出心態上的偏激與浮躁。

不同生活境遇 同樣心理失衡

兩種完全不同生活境遇的人群卻出現了生活背景各異、現實感受不同,但其精神表現結果往往相近的心理失衡問題。從心理學講,一個人不管處在何種環境狀況下造成的心理空虛、偏激和失常,久之都必然會導致行為上的出軌、偏差,甚至是走向極端,若不及時糾正或引導不當,極易出現小則傷身傷神、大則可能上升為複雜嚴重的社會問題,破壞社會穩定和團結,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

萬物本一體,何來你我他

萬物本一體,何來你我他。我們的心之所以終日漂浮不定、惶惶不能安,那是因為自己想得太多、過於貪求與擱放不下所致。我們應學會用感恩的心、平靜的態度看待過去、面對當下、展望未來。不必老是惦記過去,因為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能再回來;同樣無需常常擔心未來,因為未來還沒有來到,不要自己為自己添加煩惱;專心做好現在的事、享受當前所擁有的一切,才是最好的選擇。基此方可讓自己的心始終處於虛靜的狀態,從而遠離焦慮煩躁和心為物累的干擾。

道教主張寡慾、自然

道教歷來都是一個十分注重心性修鍊與思想引導的宗教,並在長期的修持實踐中形成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與方法。在道教看來,人心浮躁不安、偏激失態的根本原因,在於不能正確對待人生得失和善於把握慾望的尺度。如果能處理好人生這兩個認識與實踐問題,自然人心常清常靜皎如月,坦然應對世事人。在凈化人心的方法上,道教主張一是寡慾,二是自然。

摒棄個人無休止的貪慾

所謂寡慾即摒棄個人無休止的貪慾,特別是對那些於人生、社會、自然不利的、不正確的慾望和行為,要堅決的予以制止與克服。相反,對於那些有利於個人的道德修持、身心清靜與社會和諧、環境保護等正義之事,要積極作為、深入實踐。

順應自然 寵辱不驚

強調自然,就是強調事物的發展總是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這一規律是客觀存在的,不以個人意志而轉移的,始終處在自然而然、不自而然之狀態中和諧有序、周而復始的運行不殆。人作為萬物中的個體存在,必須遵循事物運行的客觀規律性,樹立「禍兮福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觀與得失相互轉化,持守尊重事實、少思寡慾、不以得喜、不以失悲、順應自然、寵辱不驚的生活理念,基此獲得身心清靜、圓融無礙的思想境界,久之則能變壓力為輕鬆,化腐朽為神奇。

往期文章

貼吧:道教第一洞天吧

微信號:JYSyangtaigong

新浪微博:@濟源市陽台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濟源市陽台宮 的精彩文章:

何為道教神靈黃大仙?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