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快樂教育」被誤傳為陷阱,只是因為不懂得教育變通

「快樂教育」被誤傳為陷阱,只是因為不懂得教育變通

快樂教育已經流行依舊,在快樂教育的概念中,本著讓孩子快樂的重心去培養孩子,這種方式讓不少人有所詬病,畢竟孩子在成長前期可以快樂,但是從幼升小、小升初之後,現實往往會讓快樂教育出來的孩子感到殘酷,甚至不少人認為快樂教育就是一種陷阱,將不少孩子和家長拉進了陷阱之中。

在網上搜一下「快樂教育」,可以看到大量快樂教育的負面消息,比如「『快樂教育』這場騙局,讓多少中國家長深受其害」、「談談所謂的『快樂教育』」等多篇文章,都充滿了對快樂教育的質疑。

這麼多人對快樂教育存在質疑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對於我國而言,應試教育已經盛行已久,而快樂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目的本來就是背道而馳的,快樂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感到快樂,對孩子最終的成績如果是不太看重的,而應試教育則更重視孩子的成績,哪怕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痛苦,也一定要為了好成績而拼搏。

從孩子教育來講,肯定是希望快樂教育,但是從家長和整個家庭、乃至社會而言,更需要應試教育培養出大批人才,兩種不同的理念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家長們只有選擇合適自己和孩子的培養方式,才能避免跟風撲街。

那麼對於飽受質疑的快樂教育而言,究竟有哪些弊端呢?

既然是快樂教育,那麼必然是以孩子為中心,孩子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儘管父母在大方向上由於引導孩子,但難以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快樂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讓孩子逃避壓力,無論是來自學業的還是其他技藝的壓力,快樂教育都會成為孩子的擋箭牌。比如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有一門特長,於是給孩子報了吉他版,然而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後不感興趣了,又給孩子報了圍棋班,之後又報了其他的興趣班。孩子總是在學不久後選擇放棄,而家長如果以快樂教育的方式去培養孩子,自然難以讓孩子潛心學習一門課程,孩子久而久之也會養成逃避壓力和責任的習慣,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

當孩子開始上學之後,來自學習的壓力就越來越重,再加上小學生作業本來就多,學海無涯苦作舟,快樂教育很難讓孩子適應學習前期,尤其是對於本身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更是難以承受學習的苦,如果家長以讓孩子快樂為重點的話,就只能選擇放棄學習了。

很顯然這樣是不行的,不讓孩子吃苦、不讓孩子努力,只是單純想著讓孩子快樂,這種培養方式很難帶出優秀而出色的孩子。那麼對於我國家長而言,快樂教育就真的是一紙空談了嗎?

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們中國講求「適中之道」,其實在兒童教育上,依舊要講究適中,那就不能把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生搬硬套在中國孩子身上,一定要懂得變通,能適應我國教育,這樣才能有利於孩子成長。那麼對於快樂教育而言,究竟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改變,才能既讓孩子學到東西,又能避免學業上的壓力壓垮孩子呢?

在這個暑假中,我們能經常看到一些孩子被安排七八個、甚至十一二個補習班的消息,雖然家長的這種做法和符合應試教育的要求,只要孩子按照這種方式學習下去,最後肯定不會太差,然而這種方式孩子就真的開心嗎?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仔細觀察現代孩子,他們小小年紀就戴著厚厚的眼鏡,平時也不苟言笑,甚至比上班族還要嚴肅,這顯然也不是家長們想要看到的結局。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似乎快樂教育更加人性化,這也才會有不少人喊出「讓孩子成為孩子」的口號。

其實對於當今教育,最合適的方式就是將兩者結合,而不是單一的推崇某種教育方式。

那麼如何結合兩者呢?就是去尋找學習的樂趣,尋找良好習慣帶給自己的好處,讓孩子縱使在學習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學習上的壓力而感到精神崩潰。

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呢?想法要讓孩子感到學習的快樂,最重要的是把握孩子學習前期,在孩子剛開始接觸新知識的時候,以有趣的方式去引導孩子。比如在孩子一歲半之後,家長可以給孩子講故事,孩子兩歲之後,可以與孩子一起看繪本,讓孩子對故事和書本感到好奇之後,孩子就會自主學習,主動要求認字和看書,根本無需家長在身後督促。

再比如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孩子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難免會感到吃力和枯燥,家長不能因為孩子學習壓力大而允許孩子放棄,而是應該引導孩子應該如何學習,或者在孩子壓力太大的時候帶孩子放鬆放鬆,最主要的就是讓家庭氛圍免得輕鬆,不要以父母的威嚴向孩子施壓。

什麼樣的人在學習上會如魚得水?那就是對知識有渴望的孩子,因為他們本身對知識的渴求,才會在學習的時候如饑似渴,而想要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單一的應試教育的培養方式和快樂教育都無法達到這種程度。當孩子對知識有渴求的時候,學習的知識同樣會讓孩子感到快樂,這與快樂教育的目的是相似的,但與快樂教育方式不同的,就是著重在孩子兩三歲時引導孩子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在這期間懂得調整孩子情緒也尤為重要。

快樂教育並不是指讓孩子完全自己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而是在家長允許的範圍內有自我選擇權,否則對於沒有是非觀的孩子而言,自己選擇想要做的事情豈不是亂了套了?因此無論是哪種方式的教育,家長都要起到監護和引導的作用,完全的放手是不應該的,完全的控制也不可取,只有將兩者中和,才能得到更出色的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美育兒 的精彩文章:

孩子心裡誰最重要?看孩子的這些表現,就會明白了
與孩子分床睡看時機,家長沒必要強求,循序漸進更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