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如何讓你家孩子,被老師更喜歡?

如何讓你家孩子,被老師更喜歡?

一個大班的孩子,放學時對奶奶說:「老師故意針對我」,奶奶問「為什麼」,孩子說「老師不讓我玩玩具,不讓我上廁所……」奶奶一怒之下,便牽著孩子返回幼兒園向園長投訴。後來才了解到,孩子在繪本課撒玩具,還要到廁所玩水,被老師阻止。

如何讓你家孩子,被老師更喜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父母們很常見的「不信任」情緒。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父母對老師充滿不信任,他們一旦發現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指責或受到冷遇,便輕易地激惹起他們對老師的「敵對」情緒。這個世界裡,雖然壞老師和不夠耐心的老師的確存在,但也不缺乏有耐心和有愛心的老師。最近幾年,一些不良行為教師的案例被「放大」,導致了家長們普遍對老師有著負面的「刻板印象」,不僅是不公平的,還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就像你戴著有色眼鏡看一個人,結果往往是,那個人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反饋你。

一項老師們的心理研究

2015年,德國職業醫學專家Klaus Scheuch等人有過一項對當地中小學老師的研究調查。他們發現「老師」這一職業的人員,會比其他公職人員更提前退休,並且他們常常患有睡眠障礙、健忘、疼痛和煩躁不安等不良心理健康現象。在退休前,老師在工作中承受著比其他職業更為普遍的壓力,例如他們需要保證教學質量、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表現,以及應對家長的投訴等。

如何讓你家孩子,被老師更喜歡?

據說,如果一個老師曾經被學生辱罵過,這個老師便可能會陷入糟糕的心理健康狀況。正因為老師們常常處於高壓的心理狀態,某些過失或情緒不穩便容易發生了。

父母們該鼓勵孩子如何對待老師?

理解、尊重是最大的原則。

我們設想,如果一個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里,發現他的老師不舒服,如果他給予關切的詢問,建議老師休息,或只是呼籲其他孩子不要過於搗蛋,讓老師歇一歇……這些簡單的行為和語言,也會讓老師感動,因為老師覺知到了「同理心」。幼兒說經常提到,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對孩子有同理心,孩子也會對父母和他人有更多的同理心,這是一個積極的多方影響,會幫助孩子未來獲得更多友好的人際。這些貼心的孩子,因此也更容易得到老師的寬容和關注,這是一個共贏的結果。所以,在孩子、家長與老師的關係中,「同理心」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何讓你家孩子,被老師更喜歡?

除此之外,人常常會喜歡那些喜歡他們的人。在心理學家William Crano的一項針對英國4300名兒童、名叫《教師期望對兒童學業成績的因果影響》的研究中,他們發現,如果孩子喜歡老師,對老師有較高的評價,有利於孩子往積極的方向發展;如果老師喜歡孩子,對孩子有較高的評價,同樣地,也有利於孩子往積極的方向發展。

我有個侄子,從幼兒園到如今上初中,沒有一位老師不喜歡他的。

即使是剛見面的新老師,也會很快對他青睞有加。不是因為他聰明,而是在人際交往上,他似乎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能力。記得他上小學一年級那天,他爸爸媽媽出差,而我剛好在他家,我便充當了「臨時家長」。我領著他走進校園,找到他所在的教室,他的班主任在門前迎接。小傢伙人來熟,他一見到班主任就說:「老師,我叫孟小豆。我媽媽說站久了會很累,但媽媽說貼一塊孟小豆的『很棒』貼紙就會不累,我送你一張吧!」說著就從兜里掏出一張貼紙,撕下一幅大拇指朝上、代表「很棒」的貼紙,貼在老師的衣服上。老師哈哈大笑起來:「謝謝你的鼓勵,我真的不累了!」

如何讓你家孩子,被老師更喜歡?

我原本還以為是他媽媽教的,沒想到不是,完全是孩子自己的想法。他的這種獨特的人際,讓他在學校過得總是很愉快。

記得有個校長曾經跟我說過一個這樣的故事:

據說,有一個孩子要轉學到他們學校,媽媽領著孩子到了校長辦公室,第一句話就問校長:「這裡的老師好不好?」校長沒回答,而是問家長:「你孩子以前所在學校的老師怎麼樣?」孩子的媽媽說:「懶惰、冷酷……」然後一大堆苦水,幾乎把孩子以前學校的老師說得一文不值。沒想到校長竟然說:「我們這裡的老師也是這樣,請你找其他學校吧。」

如何讓你家孩子,被老師更喜歡?

過了幾天,來了另一位要轉學到他們學校的孩子,也是由媽媽領著來的。在談到老師方面,這位媽媽也詢問了校長類似的問題:「這裡的老師好不好?」校長也是沒直接回答,而是詢問孩子以前所在學校老師的情況。這個孩子的媽媽說:「孩子以前學校的老師,雖然偶爾有失誤,但他們普遍公平、盡責,也充滿愛心……」校長笑著說:「這裡的老師也是這樣。」

在將結束談話時,校長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如果父母不懂感恩,即使一位多麼優秀的老師,教他們的孩子也會出狀況。

所以,如何讓你的孩子更受老師喜歡,答案是理解和尊重……



關鍵字:同理心、幼兒人際、師生關係、育兒方法、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育兒提示:從這個年齡開始,爸媽別再讓孩子提前單獨吃飯了
哈佛研究:如何判斷一所幼兒園好壞?十個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