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王陽明為什麼說朱熹「玩物喪志」?這個詞被誤讀了幾百年

王陽明為什麼說朱熹「玩物喪志」?這個詞被誤讀了幾百年

春秋戰國時期,衛國第十四代君主出了一個奇葩,他的名字叫做衛懿公,「玩物喪志」這個詞,簡直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本來嘛,吸寵之心人皆有之,喜歡寵物算不上什麼人格缺陷,還是愛心自然流露的體現。錯就錯在這位仁兄有點過,他身為一國之君,擔負著治理國家安頓民生的重任,尤其是在春秋戰國這個歷史時期,局勢變動,風雨飄搖,很多國主都是前一天晚上還在顯擺自己有錢任性,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沒等到太陽升起。

文/希夷

符號帝國獨家原創

情況就是真么個情況。不過老衛似乎把這些都沒有放在眼裡,他的眼裡只有自己的寵物——仙鶴鶴寶寶。

誇張到什麼程度呢?王宮內院到處都是仙鶴游來盪去的窈窕身影,它們賣弄著自己的大長腿,儼然就是這裡的主人,所有的人形動物,充其量只是它們的僕人,負責鏟屎做飯洗澡梳毛。

仙鶴主子們的驕傲並不是錯覺,事實上,衛懿公並沒有把它們當寵物,而是當成自己的朋友,打理江山社稷的左膀右臂,你看它們身姿曼妙,動作優雅,比起那些沒用的滿朝文武官員可能幹多了,更重要的是,不管幹什麼,始終保持美麗的姿態,儀式感不能倒。

衛懿公做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事——他把很多官員都炒魷魚了,開除的開除,放假的放假,他們的職位就由這些「美麗的精靈」仙鶴門來接替。

都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衛懿公當然深諳這個道理,所以朝廷的大權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重要職位一定要保證都是自己的人——仙鶴,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仙鶴最寶貝。

毫無意外的,有關衛國國君作死的消息很快就散布到了鄰國,群狼紛紛摩拳擦掌蠢蠢欲動。老衛這麼搞哪裡還有什麼民心,當敵軍就要攻進首都的時候,根本沒有人願意抵抗,大家都說,不要怕不要怕,我們老大有那麼多仙鶴呢,可能耐了,只要老大帶領他的鶴寶寶親自出馬,很快就能掃平四鄰,安定局勢,根本不用我們這些「廢柴人類」操心。

「玩物喪志」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里,武王滅商之後,四海威服,就像是學藝歸來的孫悟空,一身本事還有金箍棒在手,威風無雙,於是七十二洞洞主紛紛前來慶賀。

當時就有很多周圍的小國主動交好,為大周天子送來了很多奇珍異寶,其中有一隻蠻夷送來的敖犬,身形高大,非常聰明,善解人意,戰鬥力也很強。武王對它愛不釋手,上朝散班總要吸幾口。

有一個耿直的大臣叫召公奭,應該是武王本家的叔叔或者是堂兄弟之類的近親屬,他就有些看不下去了,擔心武王膨脹了,玩物喪志,於是寫了一篇名叫《旅獒》的文章,勸他警惕: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孔傳》里也有「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這樣的話,這就是這個成語最早的出處了。意思是沉迷於外物,就會容易讓人喪失了志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墮落了。

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其中的含義也不難理解,不管是什麼人,但凡想做成點正事兒,就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學習和工作上,如果「不務正業」,整天沉醉於吃雞釣魚下棋談戀愛這樣的事情上,學業和事業必然就會受到影響。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這邊用的多了,那邊自然就武力經營。

道理很淺顯,大家都懂。不過人形本來就是好逸惡勞的,所以這個告誡才會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它能夠千古流傳的原因。

反者道之動,順之成人逆之則仙,人生來容易墮落,所謂修行,就是不斷對抗人性中的弱點。

王陽明那個時代,朱熹的學說已經廣為流傳,更可怕的是還被指定為官方全國統一考試參考用書,幾百年來都是無數人心目中的大神,這位朱叔叔的話,幾乎被所有人奉為經典語錄,上到天子,下到屁民,大家都以誦讀研習朱熹的言論為榮,如果誰沒有好好看書,讀書人都會以他為恥。

陽明先生有一個好朋友,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發小,不過它是朱熹的信徒,堅決維護朱老先生的權威,只要是他說的,天然都會相信是對的。自己的這個基友,竟然不知天高地厚,說朱大神很多說法有問題,他理解的孔聖人是錯的。

更過分的是,在兩人通信討論的過程中,有一次王陽明竟然吃了豹子膽,說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玩物喪志」。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反了反了。

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王陽明是說過朱熹的學說有很多問題,但是大部分他還是認可的,用玩物喪志這個詞來形容,是不是有些過了?

其實他這麼說朱熹,也並不冤枉。這就要從兩個人對「格物致知」不同的理解說起。

朱熹的格物致知,是向外求的,所謂聖人就是通曉世間萬事道理的人,而事事物物都有自己的道理,所以我們要窮盡一生,在格物上下功夫,如此才能獲得萬物之理,如此方可成就聖人之道。竹子有竹子的道理,要想了解它,就要關心它,體貼它,細心照顧它,觀察它有什麼特徵,有什麼生長規律;板凳有板凳的道理,要想對其了如指掌,自然就要圍繞它下一番苦功夫……

而在王陽明的心學裡,「心外無物」,意之所及便是物,天理不在心外,而在心內,它是生而知之的道理。心就像一面鏡子,洞悉萬千事物,只是因為它被我們私慾的灰塵蒙蔽了,所謂「格物致知」的功夫,就是時時刻刻存養心中的良知和天理,革除自己的私慾,從而達到「至善」的境界,與天理合一,與聖人之心合一,回歸本然的心性。

王陽明認為,只從外物上求理,得來的可能只是虛假的花架子,比如你心裡並沒有孝敬父母的良知,只是聽人說孝順就要給老爸老媽洗腳,就要給他們磕頭,這些都是做給外人看的,心中沒有恭敬之意,培養出來的都是無知和虛偽,是偽孝子。

但是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首先從內心發起孝親的良知,對父母的飲食起居冷暖寒熱有了感同身受,很自然就知道如何孝敬父母,這樣順其自然的孝行,才是「心神合一」真正的孝敬。心中有孝,行動上就會順意。

所以,陽明先生才會說,只知而不能行,就不是真正的知;只是身體上行,而不知道其所以然,也不是真正的行。知行是合一的,誰也離不開誰。

朱熹那樣的「格物」,恐怕到死「夭壽」也無法窮理,他之所以認為知和行是分開的,其實是不了解知行,不知道根本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內,只知道往外物上求個天理,那就是舍本求末,與聖人之道南轅北轍,所以是玩物喪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符號帝國 的精彩文章:

上古奇幻靈獸鹿蜀,最善於唱歌的怪獸,《山海經》中的王者好聲音
修道者為何要把《道德經》當成聖典?這一句就能解釋萬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