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你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性格

心理學:你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性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吃飯」和「睡覺」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但你是否曾想過,通過觀察一個人吃飯的習慣和他對食物的態度,窺視其內心,或者說幫助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他人、揣摩其性格特點。

首先,我們的飲食習慣往往和文化背景、當地習俗息息相關。比如,當把飲食和民族聯繫起來時,你就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

心理學:你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性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麵包文化

就拿麵包來說,俄羅斯有種著名的麵包叫做「大列巴」,列巴是俄語麵包的音譯,而他們的麵包普遍很大,因此國內將其稱之為大列巴,其個頭和分量就如同俄羅斯人一般「夠勁";在法國,麵包通常做成一個個外形精緻的麵包圈或者是麵包條。

從他們的麵包特點追溯到當地人的性格,你會發現,俄羅斯人往往粗獷豪爽、不拘小節,而法國人更加浪漫柔情、情感豐富。而在美國,飲食方面以快餐居多,尤其是像炸雞、薯條一類的快餐,受到了美國人的鐘愛。這種飲食習慣其實和美國人追求實用主義、講求效率的性格密切相關。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飲食習慣往往揭露了不同人群的性格特點、做事風格。只要你細心觀察,相信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

心理學:你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性格

從個體層面看,吃飯習慣同樣也是其性格特徵的流露,行為心理學家總結出了五種吃飯習慣對應的五種性格。

(1)有的人喜歡細嚼慢咽,一頓飯會吃很長時間。這種吃飯的習慣其實是他們人生態度、生活風格的體現。這類人往往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功利心不強,更喜歡獨處,勤于思考,性格偏內向。

(2)有的人吃飯總是狼吞虎咽,即便是正餐,最多十分鐘就可以吃完。這種人往往有著忙碌的生活、工作節奏,追求效率,希望實現自我價值最大化,因此也不希望在吃飯這件事上浪費過多時間。對於他們而言,吃飯就是簡單的進食、滿足補充能量的過程而已。

(3)有的人食譜很寬,不挑不揀。生活中,這類人通常沒有太多的戒備心,他們總是自信、豁達,覺得周圍的人和事普遍都是安全的、可信賴的。

(4)有的人不敢輕易嘗試陌生食物,忌口較多,總是吃熟悉的幾樣菜。這類人往往具有焦慮、謹慎的心理,缺乏足夠的安全感,不敢輕易嘗試和冒險。在事務性工作中,這類人往往表現出色,因為他們總是循規蹈矩、做事細緻有耐心,不會輕易出岔子。

(5)有的人習慣大口吃肉、喝酒,吃東西發出咀嚼聲也不在意。他們往往不在意自己的吃相,比較隨性。這類人往往人緣好,相處起來很舒服。對於個人而言,這種人通常有一顆自由的靈魂,不太在意他人的眼光,有著自己的步調和自信。這也是很多人會欣賞他們的原因,這種坦率的個性會讓他人和你相處的過程中很舒服、沒有壓力。

心理學:你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性格

表面上,我們看到的是個人吃飯習慣的差異,背後折射的卻是各不相同心理狀況。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想要看清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風格,觀察他的吃飯習慣、以及對食物的態度就夠了。

並且,隨著時代的變化,個體主義越來越強,我們很少見到一大家人一起吃飯的場景。對於那些在外工作的職場年輕人而言,更多時候是一個人吃飯,這其中也體現著一些有意思的心理現象。

心理學:你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性格

2017年,韓國的一項行為心理學研究發現:經常獨自吃飯的男性和更高發胖風險之間存在相關。研究者德卡斯特羅解釋道,"那些本來就已經超重的人,在家反而不怎麼暴飲暴食,能有效克制自己的食量。而那些經常外出就餐的人,往往吃得更多。」

社會讚許效應

這可能是由於受到「社會讚許效應(social desirability)」的影響。當有他人在場時,不論是親人、朋友或是普通同事,我們往往會更注意自己的吃相,也就傾向於表現出更優雅的一面,特別對於那些體型肥胖的人,會下意識地剋制自己的食量。

而只有自己一個人吃飯,或周圍人都不認識的時候,便會敞開肚子大吃,不用擔心他人的看法、評價。也有研究者認為,「一人食,吃過量,也可能是吃飯時玩手機的鍋。」 如果你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或電視,就會比專心吃飯吃下更多的食物。

心理學:你的吃飯習慣、對待食物的態度,暴露了你的性格

伯明翰大學的生物心理學教授蘇珊.希格還提到,現在那些吃播十分流行,會給人們帶來一種「榜樣」作用。比如,當你看到屏幕里年輕漂亮的女主播津津有味地吃下10碗炸雞飯時,你會覺得自己面前的食物也更加誘人,不知不覺中也吃了更多。

所以,這也表明,飲食習慣和對食物的態度是我們心理狀態的側面體現。而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在飲食中也會更加節制,懂得張弛有度。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行為心理學》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嫌棄我是一個女孩?超過6成的中國家庭,沒有處理好這3種關係
辦喜事時,客人隨禮很少,卻帶上了一家人,屬於交換性的社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