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老師提著水桶給學生卸妝:學生化妝行為的本質是一種「補償心理」

老師提著水桶給學生卸妝:學生化妝行為的本質是一種「補償心理」

近日,一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貴州黔東南地區某中學校門口,一名男教師提著水桶為女學生卸妝,女學生們提著行李、排著隊,眼神中充滿了惶恐,或雙手捂臉,或卸妝後匆匆離開。

該學校老師表示,學校處於偏遠山區、經濟相對落後,學生以留守兒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為主,他們從小就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引導,缺乏是非觀念,其中,很多女學生迷戀於化妝,學校多次進行引導,收效甚微,於是不得不採取強制措施,避免學生誤入歧途。

對於學校的解釋,網路上爭議不斷,有的人認為,學生就應該有學生的樣子,應該專註於學業,而不是把精力浪費在化妝、打扮上。有的人則認為,在校門口給學生卸妝「不近人情」,略顯暴力,本質上屬於暴力式矯正,很可能適得其反。

事件中,學校為了整治這一不良風氣也是大費周折,但是老師親自上陣為學生卸妝還是第一次見。教育界有一句話叫做「一流學校抓學習,三流學校抓紀律。」

從心理學角度看,對於這件事,我們不能以非黑即白的態度輕易做出評判。一方面,學生化妝現象的確存在,但是不同區域情況差異巨大。比如,在一些大城市的學校中,學生化妝現象反而少見了。另一方面,對於學生化妝現象的矯正,應該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修復的角度出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暴力矯正。

留守兒童難以自我消化的情緒,或許是學生化妝的重要原因

留守兒童從小就很難和父母待在一起生活,缺乏關注的他們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從自我發展(Self-development)心理學角度看,對於缺少父母關心的孩子來說,他們很難了解自己真實的情緒,去做到關愛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有很多難過或者開心的時刻,而由於沒有父母的引導,這些複雜的情緒體驗往往得不到傾訴,他們只能自己去消化。時間長了,孩子也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突然哭泣,為什麼自己對某些特定的事情特別敏感。

由於長期被忽視,孩子們長大後就很難再去主動親近別人了,他們習慣了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緒,自己解決自己的情感需求。由於長時間得不到父母的回應,他們很容易產生「習得性無助」,表現為對人際關係徹底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留守兒童對於自身的不完美很容易產生失落感,試圖通過行為層面「補償」自己,即心理補償現象。比如,通過化妝轉移注意力,進行情緒調節。化妝行為本身是追求完美的過程,但同時也是對情緒、對不完美生活的一種補償。

正視化妝背後的「補償心理」,不以批判的態度面對情緒

學生化妝行為的背後,心理本質是留守兒童的一種情緒補償行為,如果學校在這個階段以批判的態度完全否定其補償行為,其實並不利於他們心理健康的修復與維持,對他們自身的安全感也是一種衝擊,還可能導致抑鬱、焦慮、自卑等心理問題。那麼,從心理學角度看,我們應該如何幫助留守兒童進行心理矯正呢?

1.練習充滿愛意的對話

長期缺乏關注的孩子得到的愛很少,所以他們應該學會利用自己的力量關愛自己。心理學博士Webb認為,對於那些從小缺乏父愛、母愛的孩子來說,他們可以利用「充滿愛意」的方式和自己對話。簡單來說,「充滿愛意」的要求我們在自己經歷挫折的時候,用積極溫暖的語言進行自我調節,停止那些過於嚴格的自我攻擊,多給自己一些鼓勵和休息的時間。

2.嘗試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一部分孩子在識別情緒方面是有所欠缺的,當情緒來臨時,他們很容易被情緒控制,而管理自己的情緒就成為了他們的必修課。首先,學會識別不同的情緒,開心是什麼感覺,憤怒又是什麼感受,可以利用音樂和影視作品來幫助自己體驗不同情緒的細微區別,這個階段,學校和老師應該積極引導而不是暴力矯正。其次,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要用評判的態度去面對情緒,情緒沒有好壞之分,當它來臨,你只需要靜靜接納它們就好。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000萬,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留守兒童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對於留守兒童的心理剖析和心理健康的維持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新聞中,學生化妝行為其心理本質是追求完美的過程,同樣是具有積極性和正相心理作用的,因此,將學生化妝的行為等同於虛榮和價值觀問題本身也是一種社會偏見,是一種社會刻板印象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你之所以一事無成,是因為三個「壞習慣」
心理學:你之所以不能取得成功,是因為臉皮太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