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植髮生意經:一半以上是90後,廣告轟炸搶佔消費者心智

中國植髮生意經:一半以上是90後,廣告轟炸搶佔消費者心智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劉碎平

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

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送小女兒上學的威廉王子越來越禿了。放眼整個英國皇室,威廉王子祖父菲利普、父親查爾斯,都在脫髮。

在中國,脫髮也呈現年輕化趨勢,植髮連鎖機構碧蓮盛董事長尤麗娜曾對媒體表示,90後已成為在碧蓮盛就診的「主力軍」,比例高達50%-70%。央視財經此前報道,中國每6人中便有1人脫髮。90後人群已經成為脫髮的「重災區」。

在巨大需求產生的防脫髮方式中,植髮站在整個金字塔的最頂層。在經過無效的防脫治療、護髮等方式後,有人選擇了這個終極方案。

在顏值時代,幾乎與整形經濟的騰飛同步,植髮經濟也同時興起。艾瑞諮詢發布的《2018年中國植髮行業研究報告》顯示,通過百度搜索的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植髮相關的搜索數量量增長了114% 。2017年,中國植髮行業的規模達到92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

放眼全球範圍,MarketResearch Future於2019年發布的《全球植髮市場報告》顯示:預計2023年全球植髮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9億元),未來5年的年複合增速將達到24%。

植髮市場,技術與品牌戰略的雙重戰爭

9月9日,植髮連鎖品牌科發源宣布更名為大麥,據官方表示,為了讓消費者能記住品牌,他們前後挑選了1000多個名字。

對名字的重視背後,是千億植髮市場的激烈競爭。

大麥方面表示,過去,人們對植髮會相對謹慎,但現在,消費者的決策速度越來越快。在這種情況下,好記、容易傳播的品牌名就顯得至關重要。

當前,國內植髮渠道主要有雍禾植髮、大麥、碧蓮盛為代表的全國連鎖機構;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為代表的公立醫院植髮科;以伊美爾、美萊等為代表的醫療美容民營醫院植髮科等。

來源:艾瑞諮詢

當前,大麥在中國33個城市建有直營分院,累計進行約16萬例無痕植髮手術——相比雍禾植髮和碧蓮盛,這個體量並不算大。

據雍禾植髮官網透露,雍禾植髮在36城擁有旗艦店,店服務總面積佔全國行業總面積60%。碧蓮盛在25城擁有連鎖店,醫護團隊600人。碧蓮盛CEO劉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團隊計劃未來三五年內擴張至50家。

如果體量上不佔優,想要追趕市場份額,就得在其他方面想辦法。

2017年,特勞特為大麥確定了「微針植髮」的戰略定位,制定了差異化的戰略打法:承認同行規模最大,但它們的微針植髮技術是業內公認的「技術第一」。

植髮最看重的就是結果。2006年,大麥創始人李興東將微針植髮技術引入到國內,相比傳統的鑷子植髮技術,微針植髮的優點包括創傷小、密度高、方向自然。之後,大麥歷時10年,對微針植髮進行了4次升級換代。

縱觀頭部植髮企業,在打法上各有千秋。碧蓮盛擅長互聯網內容運營,完成用戶教育,提高銷售轉化,降低營銷成本。36氪曾報道,碧蓮盛現階段在營銷成本上優於競品。而在2018年1月引入華蓋資本後,碧蓮盛稱將進一步加強其品牌運營、團隊建設、業務拓展。

雍禾植髮在與中信產業基金達成戰略合作後,版圖開始向全產業鏈鋪開。2017年,雍禾植髮收購了護髮機構——史雲遜健發中心。雍禾植髮創始人張玉曾表示,不排除通過史雲遜健發中心自有產品體系的研發切入頭皮養護市場,進而打開「養發 護髮 植髮」的全產業鏈市場。

健識局獲悉,目前,大麥與紅杉資本已初步達成意向。大麥創始人李興東曾表示,他希望資本只是參股而非絕對控股,因為資本和醫生有天然的「隔閡」,需要看到植髮行業的醫療本質和發展瓶頸。

李興東對健識局透露,融資完成後,大麥計劃未來三年在海外開20家微針植髮的醫療機構。

然而,在一個成熟的商業市場,技術從來不是唯一的法寶。

資本加持下的戰爭,搶佔消費者心智

2017年,資本開始大量湧入植髮行業。那年9月,雍禾植髮與中信產業基金達成戰略合作。3個月後,華蓋資本旗下華蓋醫療健康基金牽頭組成的投資聯合體,宣布完成對碧蓮盛的5億元戰略控股投資。

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談到,隨著資本的介入,植髮市場的競爭已經進入心智戰爭階段。誰在消費者的心智選擇階梯上取得最有利位置?誰在消費者心中建構了最清晰的差異化優勢?這些將成為植髮品牌獲勝的關鍵。

「進入心智戰爭後,相對來說可以避免將來醫美亂象的情況。」李興東認為,目前,植髮市場的競爭程度遠不如醫美激烈。

和醫美機構類似,植髮的獲客方式也主要依靠線上、線上的營銷。《2018年中國植髮行業研究報告》顯示,植髮機構營銷費用中,線上廣告佔比為70%,線下佔比為30%。線上廣告中又以搜索類廣告為主,佔比60%,信息類佔5%,其他(如網盟、健康網)等佔5%。

以大麥為例,目前,其研發投入約佔總成本的5%-10%,而營銷佔了30%。過去,百度競價廣告一直是醫美機構的首選,但隨著競價排名做法負面纏身,大麥在百度投放廣告的比例由之前的70%降至30%左右。

隨著資本加持和行業頭部機構對消費者的教育,一些小診所、醫美機構等也紛紛增加植髮科,欲分一杯羹。但在部分小型植髮機構里,向患者兜售高價藥物、價格不明晰、培訓幾天就上崗等已成為行業亂象。

即便是大型連鎖機構也難逃坐上被告席的命運。今年7月,在裁判文書網公布的《牟有峰醫療損害責任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中,因存在告知義務不到位等管理問題,北京碧蓮盛被判向消費者賠償3萬餘元。

判決書顯示,因碧蓮盛共有四處醫方診療行為存在缺陷及不足,其過錯與消費者植髮後的斑禿、脫髮損失後果之間存在一定因果關係。

2016年,廣州科發源(改名前,大麥植髮叫「科發源」)也因不正規經營遭到顧客投訴上了新聞。與此同時,網路上植髮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表示,醫療行為存在缺陷和不足可能會對公司產生不利影響,醫療機構在不斷擴張發展的同時還應兼顧門店管理,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服務。從整個市場來看,人才缺失成為影響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行業亂象、商業模式不夠性感、退出難仍是不少投資人對植髮市場抱謹慎態度的主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平頂山房價漲幅領跑背後:每平半年只漲87元,不及洛陽零頭
亞馬遜日本重新上線華為系產品,此前顯示華為產品缺貨或暫停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