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名真正的中醫,不僅醫術高明、醫德高尚,還有這四個良言相告

一名真正的中醫,不僅醫術高明、醫德高尚,還有這四個良言相告

在距今1800多年的東漢時期,醫學傑出的醫學家有不少,但真正被當時的史學家寫進史書、載入史冊的卻只有兩位,一位是被民間稱為神醫的華佗,而另一位就是現代人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郭玉。郭玉何許人也?相傳郭玉的師父是程高,程高是當時的醫中隱士,而程高的師父是當時遠近聞名的醫生涪翁,據說著有《針經》《診脈法》等著作,可惜的是都失傳了。

而郭玉是很年輕的時候就跟隨程高學習醫術,「學方診六微之技,陰陽隱側之術」 ,漸漸的醫學水平越來越高,以至於在漢和帝的時候,成為了太醫丞,這也算是涪翁和程高培養的一個從民間走向廟堂的醫者。而郭玉也不負所望,在宮中行醫,所用針葯,效果極佳。

有一次漢和帝心血來潮,每次看到郭玉診病都那麼厲害,尤其是脈診更是傳神。於是就跟郭玉開個玩笑,讓一個美男子男扮女裝,與宮女混在一起,讓他們人在帳子外,只把手伸出來,讓郭玉診脈。郭玉先診了左手脈,然後又診了右手脈,漢和帝問郭玉診察出什麼沒有?郭玉把脈後發現很奇怪,對漢和帝表達了自己的疑慮,「左陽右陰,脈有男女,狀若異人,臣疑其故」。漢和帝不竟噗嗤一笑,但同時也感到郭玉的醫術的確了不起。

郭玉除了給宮中皇帝、娘娘、王公大臣們看病,但同時也給宮女、太監、貧民看病。不過有趣的是,凡是貧苦人家找到郭玉治病,郭玉不僅盡心儘力,而且都是能少用一味葯絕不多用一味葯,能少扎一針絕不多扎一針。但是對於達官貴人,卻往往沒給治好。漢和帝發現了這個情況後,就讓一個貴人假扮成一個貧民去找郭玉看病,郭玉一針就治好了。

漢和帝反覆追問,為什麼會這樣?郭玉不卑不亢地說,「醫之為言意也。腠理至微,隨氣用巧,針石之間,毫芒即乖。神存於心手之際,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夫貴者處尊高以臨臣,臣懷怖懾以承之」。意思是說,權貴人士找他看病,他懼怕權貴,所以有時候膽小,於是方葯的劑量就會調小,這樣藥物的功效就不能發揮最大效果。

實際上真是這樣嗎?漢和帝心裡清楚,他不是害怕權貴。作為太醫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掌醫藥,雖然沒有太大的官職,而且時常會給皇帝、娘娘們看病,豈會懼怕權貴?但是郭玉這麼說,顯然是另有用意。漢和帝心中明白,也就不多加追問了。

郭玉由此還說出了4句金玉良言:「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葯,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意思是:不遵醫囑的人,不好治;不愛惜自己身體的人,不好治;體質太差、不能服藥的人,不好治;貪圖安逸、厭惡勞動的人,不好治。

從這些故事來看,郭玉可以說是真性情,作為一名真正的中醫,不僅僅要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但同時有些事情並不是醫生能夠解決的。這也充分說明醫患關係中,很多都是相互的,醫生醫術再高、醫德再好,但是病人不配合,也是徒勞的。所以,無論是醫生治病,還是患者求醫,相互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中醫脈診不傳之秘:中醫真有「一脈斷生死」的本領嗎?
為什麼說人要是沒有這兩處的脈搏,就會無可救藥了呢?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