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天長地久是個流行千年的謊言?《道德經》告訴你世界上沒有永恆

天長地久是個流行千年的謊言?《道德經》告訴你世界上沒有永恆

女生一般都執著於兩個要命的問題,一個就是著名的「同落水先救誰」,另一個不亞於此的就是:你會永遠愛我嗎?

對於如此棘手的回答,幾乎是招招致命,少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你的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一定是在撒謊,因為理論上講,沒有人能夠永遠活著,那到底能愛人家多久你心裡就沒個數?

如果你說我做不到,那可能當場就會被分屍了,這一點你都做不到,你就等著孤獨終老,一個人死得遠遠地,別來煩老娘!

其實世界上不存在永恆的東西,就連天地也無法永遠存在,何況是人,《道德經》告訴我們,天長地久是個偽命題,是個騙了人們幾千年的謊言。

文/希夷

符號帝國獨家原創

漢語里有個很美好的詞語——天長地久,人生於天地之間,人生七十古來稀,但是雖然王侯將相已化作塵土,滄海桑田還在,清風明月還在,所以人們理所當然地以為,天地是「不死」的,是永恆的,所以,如果要說永遠,只有天地配得起永遠這個詞。

其實這是一個欺騙了人們數千年的謊言,《道德經》23章中說:希言自然。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且不能長久,何況是人呢?

這裡的自然就代表了生養宇宙的那個本源大道,因為道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所以很難形容,自然就是「希言」了。疾風撐不過一個早上,大雨很難持續一整天,疾風勁雨是誰的作為呢?是天地,就連天地都無法長長久久,何況人哉?

從科學的角度講,我們所謂的就是地球,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恆星,雖然跟人相比壽命很長,已經存活了60幾億年,但是終究是有個期限,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永恆和永遠。

再大一點的就是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根據天文物理的解釋,宇宙誕生於一個奇點,在此之前沒有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說,浩渺的宇宙也是有開始的,而且科學家預測,不管是多久,它也終有毀滅的一天。

你看,地球,太陽系,宇宙這些存活年代可以把人類壽命忽略不計的宏大天體都做不到永久存在,人類相比它們,簡直就是滄海一粟。

回到每個人身上,充其量能活個上百年,已經了不起了,就這丁點兒念頭,也敢妄稱永遠?你好意思說,永遠都不好意思從你嘴裡出來。

就連天地就無法絕對長久,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去相信和追求的呢,人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關於這個問題,一般人顯然無法回答,只有到了聖人的境界才可以,那些窺破宇宙大道的人物才有這個能力。

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說,人生的價值分為幾個梯級,即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概括了一個人在俗世所能做的所有事情,但還不是生命的終極意義。終極意義是什麼呢?是孟子所說的「集義歸一」,是大學中的「明明德,以至於至善」。

說得再明白點兒,宇宙的終極規律就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塵歸塵,土歸土,生命來源於道,最終也要回歸道,那個孕育了所有物質的本體。

這跟老子的說法是一致的,在佛家也就是「究竟涅槃」,從輪迴中解脫,回到自性的本源。用《道德經》里的話來說,就是「同於道」與道合一。雖然文字不同,表達的都是一個意思。

當然對於每個人來說,這個回歸的過程是不同步的,有的人天生就已經很通透,生來就已經了悟了所有的道理,他指定在今生就能完成生命的旅程,佛經里將它叫做「當世成佛」。

次一等的人能夠成為賢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生存養天理,克除私慾,在這一輩子完結的時候,會以一個「完人」的狀態離開,成為世間的道德楷模,天人之師。

普羅大眾往往心志搖擺,對於道的信仰沒有那麼堅定,今天覺得道是存在的,堅持了兩天,可是一遇到重大變化就又不信了。比如窮人一夜暴富,突然就膨脹了,什麼因果報應三世輪迴全都跑到了九霄雲外,等到遇到了挫折,又覺得經典作品說得似乎有道理,人的生命一定有著某種更好的意義。

所以我們註定會在苦海中徘徊,在六道娑婆里痛苦流轉,悲喜交集。這都是自己的選擇,是每個人的命運。正如老子所說「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同的選擇必然導致不同的結果:「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其實所謂的因果,所謂的大道,所謂的仙佛,到底存不存在呢?從絕對意義上講,是存在的。否則這一切都不會存在,整個世界都不會存在。一切只在於一句話——「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但是對於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存不存在,只在於你的選擇,你選擇了相信,它就有;你選擇了懷疑,它就若有若無;你覺得那是一坨狗屎,根本不存在,那它對於你來說就毫無意義。

不同的選擇對應著不同的結果,也就意味著,有些人會成功走出去,有的人還會回來,有的人則會待在原地不動。

從終極意義上來說,離開的才意味著成功走完生命的歷程,對於留下的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道德經》里說,那些相信道的人,即使是諸事不順命運多舛,但是心裡的心氣不會散,下次遇到同樣的情形它就會篤信,就會篤定地執行道的命令,可以說是雖敗猶榮。

對於那些油鹽不進一個字都聽不進去的人,誰也沒有辦法,他們只能在原地踏步。因為天雨無邊,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只渡有緣之人。

這也就是王陽明心學中的「致良知」,我們都是「道生道養」的,每個人血脈里都有來自道的靈魂印跡,只要這份能量被喚醒,自然就會「天人合一」。良知不需要學習,它存在於每個人心性之中,只是有的人私慾過重,將它給遮蔽住了。

所以才需要我們不斷去「存天理,滅人慾」,不斷擦亮靈魂的明鏡,連同與道體的同源共振。

這裡的「人慾」指的不是人的本能慾望,像食慾、性慾、生存慾望等,而是指一切偏離道,偏離天理的念頭和動機,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私慾」。私者偏也,而天理就「中而未發」,是如如不動,沒有任何偏向本性的距離。

《道德經》22章原文: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符號帝國 的精彩文章:

史上氣場最強大神獸,曾為黃帝老師,一萬兩千個鬼神都怕它
眼睛可以位移的神仙,曾經送給堯帝一仙藥,吃一顆可活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