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全國仙氣最濃郁的省份原來是這裡!

全國仙氣最濃郁的省份原來是這裡!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NO.1171-四川盛產神仙

作者:乃一姆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養樂多

四川是一個仙氣十足的省份。在四川常見大量佛道教建築,當地人日常生活的宗教氣息也很濃郁。這樣的仙佛文化,從漢朝時就已經初見端倪了,至今仍然繁盛不絕。

這或許是因為四川具有眾多人間仙境的共同點,比如雲霧氤氳、氣候適宜、遠離喧囂。再加上靠近藏區和雲貴,又能受到宗教文明發達的南亞和中南半島的影響,讓四川的宗教仙氣變得更濃郁了。

彷彿被開了光

(圖片@圖蟲·創意)

四川是個天然仙境

四川的宗教歷史之悠久,宗教多樣性之充足,在中西部省份里都非常少見。即使到了今天,四川各處的佛寺道觀里,依然香火充盈。而有的宗教建築甚至成為了市民的社交場所,衍生出了露天茶室和餐吧,這在全國都很少見。

比如香火很旺的青羊宮

(圖片@圖蟲·創意)

四川如此受到追求清凈平和的宗教人士歡迎,和它的自然環境是分不開的,這就要說到四川得天獨厚的盆地地形了。

四川盆地由成都平原、中部丘陵和川東平行峽谷組成,這都是比較適宜人類定居的低海拔地區。四川在農業時代的繁華和現在突然在西部聲名鵲起,都得益於這些低海拔地形。但這絕不是四川的一切,整個盆地四周,尚有大涼山、邛崍山、巫山、大巴山、秦嶺等山脈環繞。

已經有了天造地設的無窮道場,就等神仙入駐了...

(圖片@圖蟲·創意)

相比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有更高的山地比例。盆地內的成都、重慶兩大核心區,更是走出城區就能看到高山。

成都還要出城區去看龍泉山

重慶在市內就能做過山車了...

(圖片@圖蟲·創意)

山地總是能讓人產生一些神秘主義的聯想。一方面是山地人煙稀少,人們對這裡的了解不夠,人氣越少的地方仙氣就越多,這句話放在山區是最合適不過;另一方面是山地的高海拔,讓觀察和攀登山脈天然成為一種修行,是宗教苦修和宣傳的良好抓手。

「仙氣」繚繞貢嘎山?

人的感覺往往是一瞬間,咔的一下,就有了

(圖片@圖蟲·創意)

尤其是成都周圍的山地。

居住在其他地區的人們可能很難想像,四川盆地內數千年來的天然中心,周邊竟不缺山地,尤其是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如果你站的夠高,貢嘎山與四姑娘山均可偶見。

從成都平原到川西山地,這個海拔落差很大

好處是很多的,壞處也有,比如經常會有震感..

幾千米的雪山夠高,這是屬於挑戰者的遊戲,對於平常人來說,其實根本就不用上這麼高的山,即使是海拔在1000~2000米的山體,在平原地區的居民看來,也是常年雲霧繚繞,氣候宜人。生活在擁擠環境中的人們,自然會想像神仙願意住在這樣的地方,遠離俗世擁擠的塵埃,俯瞰眾生。

其實還會有另一種「雲霧」

盆地地形或許適合聚仙氣,但也會使廢氣難以疏散出去

(圖片@圖蟲·創意)

因此在佛道教這樣的高級宗教出現之前,四川的本土原始宗教就已經很發達了。無論是川西的三星堆,還是川東的巫術文化,都為今人留下了足夠豐富的遺物,佐證這個地區滿滿的仙氣。

三星堆青銅縱目面具,從這麼古老就可愛起來了..

(圖片wikimedia@Bairuilong)

而在道教誕生之後,四川盆地周邊山區內豐饒的礦產資源又為宗教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理由。豐富的銅、汞、鉛、錫礦產,是煉丹術不可或缺的原料。因不缺原料而常年仙煙飄渺的老君爐,更讓人們堅信,這裡的靈性,得到了神仙的認可。

事實上,道教就是在四川盆地里誕生的。

想修仙,你會在四川看到什麼

目前道教界公認的創始人,是東漢名士張陵(這裡的道教≠道家)。他雖是江蘇沛縣(今徐州)人士,卻在遍訪天下時,選中了四川傳道。這支宗教力量最早的根據地,說法之一就是成都大邑鶴鳴山,奉老子為先世師,根據《道德經》的內容演化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宗教儀軌。

好的,你已經成功創立道教了

(圖片來自Civ4)

張陵創建的早期道教,因入會時要交五斗米的會費,被稱為「五斗米道」。他的孫子,便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五斗米道」掌門人張魯。這位掌門人曾經與益州(四川)地方軍閥劉氏集團有過相當的蜜月期,後來則憑藉宗教軍事兩手抓的實力自立,最後歸附了曹操。

整個三國時期的四川北部到漢中範圍,張家都是一支很有影響力的道教核心政權。一直到三分歸晉,四川仍然有以道教為核心的地方政權出現。

道術在川人中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東漢末年這次道教政權的格局

也使得漢中地區第二次有機會左右天下的歷史進程

如果蜀漢政權沒有拿下漢中?

如果蜀漢成功從漢中拿下了關中?

(第一次機會是戰國秦滅巴蜀)

到了唐代,道教在四川的發展更是進入了令人艷羨的繁榮期。有籍可考的四川名道人,在唐朝就有120多位,比漢晉南北朝加起來還多,在全國同期也居於前列。他們在四川遍訪仙山,建設道觀,甚至參與植樹造林,尋找適合清修的環境。

整個唐朝,四川出現了大小95座道觀,影響力極大。在這些道觀中,還出現了白日飛升修仙成功的案例,受到皇帝接見和賞賜的道士也不在少數。當然修仙的事在今天看來只是傳說,四川對道教文化的真正貢獻,是對《道德經》的注釋。

主要因為李唐姓李,老子也姓李

故而道教在唐朝享有相當高的地位

(當然,佛教也是極盛的)

(圖片來自wikipedia)

根據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考證,唐代四川對經典作注的道人有6位,而全國歷代也不過60位。道教在四川的發展不可謂不繁榮。

而在這一時期,四川道教的中心也在轉移,從成都正西的鶴鳴山,轉入了成都西北的青城山。唐玄宗、唐僖宗都曾在青城山的道觀做法事,為國祈福。當時的青城山裡,就已經有了多達10座不同門派的道觀,蔚為大觀。

青城山的空氣是真的好,親測有效

(圖片@圖蟲·創意)

四川的人與神

「問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與青城山一同被列入世遺名錄的都江堰也是成都郊遊的好去處。

都江堰同時也是一座城市名(原灌縣)

都江堰和青城山離得很近,一般去玩都是一起去了

(圖片@圖蟲·創意)

這座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築,始建於戰國時期秦昭王末年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至今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也就是因為它的出現,禍亂四川盆地已久的水患才得到決定性的治理。

當然,現在上游也已經修了大壩

(圖像來自google map)

此後,川人為了紀念李冰,將其尊稱為「川主」,並在四川大地設立了眾多的川主廟或川主寺以供祭祀。李冰也逐漸演化為道教中的人物,都江堰的二王廟即供奉李冰和李冰次子(二郎神的說法之一)。

這很符合道教從民間英烈中直接將凡人神格化的傳統。這類被封神的凡間名人,也為四川更添了一分仙氣。

從此李氏父子就永遠活在了四川人民的心目中...

(圖片@圖蟲·創意)

而在眾多的川主寺之中,距離都江堰約200公里,位於藏區松潘的川主寺是最為知名的一處。因都江堰主治岷江之水,相傳李冰曾到此勘察岷江上游,當地人為了紀念他,特在此修建川主寺。

松潘川主寺(圖片@杔格)

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今日的川主寺已經不再是一處道教廟宇,甚至也不再供奉李冰。現在的松潘川主寺,已經變成了一座藏傳佛教廟宇,有著自己的藏語名字,卓倉貢巴。

所以一個廟的供奉對象,甚至一尊像到底是誰

在歷史上可能都經過了很多次改編

(圖片@圖蟲·創意)

但和常見的藏傳佛教廟宇所不同的是,川主寺之中還包含著一些苯教元素。傳統藏傳佛教地區為順時針轉經,念六字箴言,而這裡卻是逆時針轉經,念八字真經。唯有寺周邊的李冰廣場,還在訴說著川主寺的歷史過往。

苯教中的八字真經元素

(圖片@杔格)

這種宗教融合,神佛一體,保留濃郁苯教風格的設施,在四川也不多見。在川主寺的不遠處,漳臘地區有五座早期苯教的著名寺院,這裡被苯教徒尊為雍仲苯教東方藏區大本營。

青藏高原在其東部邊緣直插向下,連接的是成都平原;而高原山頂最引人矚目的,正是雪白的積雪。潔白的顏色與「神聖性」具有天然聯繫,川西的靈性就在這樣的自然地理條件下被建立起來了。

其實距離成都也就是100公里左右

(圖片@圖蟲·創意)

盆地內的漢文化,在高山的連接下,與來自高原的藏文化、山那一頭的南亞文化相碰撞,催生出了與眾不同的四川仙格。

不過在以阿壩州和甘孜州為主要轄境的川西高原藏區,苯教元素並不常見,佔主流優勢的仍是傳統的藏傳佛教,比如著名的五明喇榮佛學院就在色達洛若、甘孜白利寺、德格印經院、白玉亞青寺等等,都是藏傳佛教的代表。

五明喇榮佛學院

(圖片@杔格)

甚至一些藏傳佛教寺院所在的地區同時還擔當著交通樞紐的作用,比如達扎寺(若爾蓋)、川西小樞紐川主寺、甘川交界的郎木寺等等。

漢傳佛教在四川也相當發達。成都大慈寺自從與太古里結合之後,便煥發了新的生機,讓全國前來成都朝聖的年輕人都感受到了四川的佛教氣息。而在成都老城北部,市民們更偏愛文殊院,和它對面的豌豆涼粉。

太古里與大慈寺

(圖片wikimedia@來斤小倉鼠吧)

不過要說起漢傳佛教在四川留下的最大印記,還得說樂山大佛。

是很大,不過和現代的很多超大造型比就相形見絀了

(圖片wikimedia@Ariel Steiner)

神仙的出現往往與自然災害有關,樂山大佛所處的位置,正好是大渡河、青衣江、岷江、峨眉河、臨江,多條河流匯聚之區域,自古以來水患嚴重。古時的人們一方面表達自己的信仰,祈求佛祖庇佑,期望憑藉佛力鎮水免災;而一方面則是利用開鑿大佛的過程中對山體加以改造,以便改變當地的水文環境,從而降低水患威脅。

這個美好的願望,最終在高僧大德和冥冥之力的協作中得以實現。

一佛鎮四川?

(圖像來自google map)

除了城市古剎和樂山大佛,四川還有眾多其他隱藏在山間的佛教設施。而且佛教建築表現形式,較道教更為多樣,有佛寺、石窟寺、石刻、塔等,比如廣元千佛崖、巴中石窟、安岳石窟……無一不表示著四川先民對美好生活的祈禱。

廣元千佛崖

(圖片wikimedia@Nekitarc)

四川,一半高原一半盆地,寧靜又巴適,人神共享。

都江堰南橋前,戲說意味濃厚

(圖片@杔格)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片@杔格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球知識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只有基建狂魔才能征服沙漠?
悲哀!華南虎是怎麼一步步走向瀕臨滅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