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秋凍」有講究,不能亂凍,記准「3暖1涼」原則,娃少生病

寶寶「秋凍」有講究,不能亂凍,記准「3暖1涼」原則,娃少生病

古話道:「凍九捂四」、「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到了9月份,雖然有「秋老虎」,也不必急於給孩子增添衣物,不妨凍一凍,然而,寶寶「秋凍」是大有講究的,不能亂凍,真把孩子凍生病了就不好了。

上周的時候,一早一晚涼颼颼的,中午氣溫不算低,婆婆卻給兒子穿上了長袖和厚外套,褲子也十分厚,是初入冬時穿的,送到幼兒園時,老師都覺得太「誇張」了,結果也是巧,當天晚上孩子就感冒了,留著鼻水,第二天早上摸著額頭還有些燙,量體溫後,孩子是發燒了,無精打采,我趕緊帶著孩子去了醫院。

到了醫院,也是被醫生給訓斥了一段,春捂秋凍,入秋晝夜溫差大,及時增減衣物可以,但是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完善,容易出汗,一味的保暖,多穿,更容易讓孩子出現上火、受涼感冒、發燒等情況。

「秋凍」有3暖1涼原則,家長理應牢記:

何為「3暖」?第一,手要暖,摸摸寶寶手心,如果是溫熱的,且沒有出汗,說明孩子穿衣服合適。

第二,肚子也暖,脾胃所在,寶寶肚子受涼,容易腹瀉、脾虛,影響消化和吸收。

第一,腳部要暖,夏季天熱,地板相對溫度高,孩子可以光著腳丫,但是雙腳布滿陰陽經絡,入秋後,孩子的腳部要保持溫暖,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變化。

「1涼」又是什麼?是寶寶的頭部要涼,頭部是寶寶身體散發熱量的部位之一,如果把寶寶的頭部捂得嚴嚴實實,不利於發熱,反而容易讓寶寶生病。

入秋後,細菌、病毒十分活躍,等於進入了孩子生病的「高發期」,稍不注意,孩子就開始搗蛋了,想給孩子做好防護、提高免疫力,家長可以從2方面入手:

1、營養入手

對孩子來講,食物是營養的源泉,同時也是最容易致使孩子生病的「源頭」,所以老話常說:「孩子的病都是吃出來的」,想孩子少生病,腸胃免疫強,可以喝點多糖乳清,調理脾胃,增強腸胃的免疫能力,同時促進食物中營養的吸收利用,減少孩子生病的洗漱,保護孩子的身體發育。

2、保證睡眠

好的睡眠也是能增強孩子抵抗力,讓孩子少生病的,每天讓孩子有個高質量的睡眠,能夠讓身體各機能有個很好的休養生息的過程,能夠恢復其動力,讓孩得到充分的放鬆,也是能幫助孩子建立完善免疫系統,提高免疫力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馨雨清晨 的精彩文章:

入秋後孩子經常感冒,做好「三多二少」,讓孩子度過「多事之秋」
恭喜!孩子身上3個部位突出,將來可能是大高個,別不當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