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回憶錄》為何得等到2002年出版?面對提問,張學良袒露胸襟

《回憶錄》為何得等到2002年出版?面對提問,張學良袒露胸襟

1994年夏天,此時張學良攜妻子趙一荻女士居住在希爾頓酒店,他們決定在夏威夷定居。最令張學良頭疼的是,他們尚未獲得美國綠卡,美國移民局需要得到他的兒子出生於中國天津的證明。除了不錯的氣候和風景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五弟張學森也居住在此地,難得有親人在身邊,他可是被軟禁了半個世紀的老人。

為張學良整理資料的是時任哥倫比亞大學口述歷史部主任的蘇張之丙女士,她帶領團隊追溯張學良的歷史已經兩年左右了,包括張學良青年時期、對於父親張作霖的回憶以及西安事變前後的一些重要事件,加以整理便可出版。已經93歲的張學良,可以說是活著的歷史,大量的謎團等著他們挖掘,中國的近代史可缺不了這位人物,蘇張之丙要做的是將其記錄下來。

工作時,她們終會帶上一束鮮花前往張學良夫婦所在的公寓,他還有大量的歷史沒有口述。每當張學良回憶往事之時,一旁的小型記錄儀在緩慢工作,她們則安靜的傾聽,時不時得引導張學良說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一段段撲朔迷離的內幕得以面世。只要談及感興趣的話題,張學良會跟你說上兩三個小時都不會疲憊。

口述歷史到了將近尾聲之時,她們向張學良提出了一個困惑很久疑問,那就是為何他自己的《回憶錄》得等到2002年之後才能出版問世?這些學者多多少少都參加過一些近代人物的口述歷史,例如胡適、李宗仁、顧維鈞等,他們生前都看過自己的回憶錄,這何嘗不是一樁心愿呢?帶著疑問,她還問道:「是否害怕傷害一些還在世的人,例如現居美國紐約的蔣夫人?」張學良解釋,自己並不是害怕傷害宋美齡,他自己也相信自己所說的這些歷史傷害不了她,那些歷史內幕,自己不說也會有人說出來的。張學良還說自己和宋美齡都是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是要說真話的,害怕他人這不是他為何要在2002年後才發表的原因。

那麼,到底出於何種目的,張學良才選擇這個年份出版呢,有什麼特殊的緣故嗎?張學良緊接著說道:「至於我的《回憶錄》為什麼要在2002年後才能發表,我是說到了那個時候,也許我早就不在人世了吧」心中感慨萬千,但他還是對這為追溯自己多年的女士袒露胸襟:自己這樣做,因為有些事情如果自己還在世的時候出版了,一定會有很多人說他是在「丑表功」什麼的。倒不如等自己去世之後在發布,那會即便有人對他不滿或者有異議之類的話,就隨他們怎麼說吧,這些事情讓史學家去談論和研究,他本人就沒有什麼顧慮了。

張學良本人對於出版所帶來的費用倒不是很在意,要知道這本百萬字《回憶錄》所帶來的價值是非常巨大的,他所在意的是書中所揭露的歷史。2000年6月,趙一荻女士離開了人世,次年張學良也告別人世。我們現在回頭看看書籍的出版時間,不得不佩服少帥的預言,他的確比書籍早走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飛聊史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