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領悟15個字,讀懂中華思想!

領悟15個字,讀懂中華思想!

來源:讀史

01、誠

「誠」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基本含義是真實無妄。儒家認為,「誠」是「天道」或「天理」的本質,是萬物得以存在的根據。同時,「誠」也是道德的本原和基礎,一切道德的行為必須建立在內心真實無妄之上,否則便是虛妄,《中庸》稱之為「不誠無物」。聖人以「誠」為本性,其言行自然與「天道」「天理」相合;君子則以「誠」作為道德修養的目標以及達於「天道」「天理」的途徑。

例句: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禮記·中庸》)

(「誠」,是天的法則;達到「誠」,是人的修養路徑。)

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朱熹《中庸章句》)

(「誠」就是真實不偽詐,是天理本來的狀態。)

2、道

本義指人所行之路,引申而有三重含義:其一,指不同領域的事物所遵循的法則,如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稱為天道,人事活動所遵循的規律稱為人道;其二,指萬事萬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則;其三,指事物的本原或本體,超越於有形的具體事物,是萬物生成的基始,又是萬物存在和人類行為的根據。儒家、道家、佛教等都談論道,其內涵差異甚大。儒家之道以仁義禮樂為基本內容,佛教和道家之道偏重「空」「無」方面的意義。

例句:

天道遠,人道邇。(《左傳·昭公十八年》)

(天之道遙遠,人事之道切近。)

形而上者謂之道。(《周易·繫辭上》)

(有形之上者稱為道。)

3、德

「德」有兩種不同含義:其一,指個人的良好品格或人們在社會共同生活中的良好品行。「德」原初的意義與行為有關,主要指外在的道德行為,後兼指與道德行為相應的內在的情感、意識,「德」被認為是外在的道德行為與內在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識的結合。其二,指事物從「道」所得的特殊規律或特性,是幽隱無形的「道」的具體顯現,也是事物產生和存在的內在依據。

例句: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大雅·烝民》)

(上天降生眾民,有事物就有法則,民眾遵守普遍的法則,崇好這樣的美德。)

道生之,德畜之。(《老子·五十一章》)

(道生成萬物,德蓄養萬物。)

4、理

本義指玉石的紋理,引申而有三重含義:其一,指具體事物的樣式或性質,如短長、大小、方圓、堅脆、輕重、白黑等物理屬性;其二,指萬事萬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則;其三,指事物的本原或本體。後兩種含義與「道」相近。宋明時期的學者特別注重對「理」的闡發,以「理」為最高範疇,因此宋明時期佔主導地位的學術體系被稱為「理學」。

例句:

物無妄然,必由其理。(王弼《周易略例》)

(事物沒有隨意而為的,必然會因循其理。)

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二程遺書》卷十八)

(每一事物的存在必有其法則,但所有事物都須有萬物皆同的理。)

5、氣

獨立於主觀意識之外的物質實體,是構成一切有形之物的原始物質材料,同時也是生命和精神得以發生和存在的基礎。此外,某些思想家還為「氣」賦予了道德屬性。「氣」沒有具體的形狀,永遠處於運動變化之中。「氣」的凝聚意味著事物的生成,「氣」的消散意味著事物的消亡。「氣」貫通於所有有形之物的內外。哲學意義上的「氣」與常識性的「氣體」概念不同,「氣體」指各種非液體、非固體的存在;而從哲學層面來看,液體、固體既是有形之物,其生成、存在也是「氣」凝聚的結果。

例句:

通天下一氣耳。(《莊子·知北游》)

(貫通天下萬物的就是一個「氣」罷了。)

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王充《論衡·自然》)

(天地之氣相互交合,萬物自然而生。)

6、情

「情」有三種不同含義:其一,泛指人的情感、慾望。「情」受外物感動而發,是人的自然本能,不是後天習得的。其二,特指人的某些情感、慾望,通常被規定為好、惡、喜、怒、哀、樂等六者,或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者。前者也被稱作「六志」或「六情」,後者被稱作「七情」。其三,指情實或實情。對於前兩個意義上的「情」,歷代學者持有不同態度,或主張抑制「情」,或承認「情」的合理性而加以引導和安處。

例句 :

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禮記·禮運》)

(什麼叫做人之情?就是喜愛、惱怒、悲哀、恐懼、愛慕、憎惡、欲求,這七者不用學習就能產生。)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論語·子路》)

(地位高的人講求誠信,則民眾沒有人敢不以實情相待。)

7、趣

指文學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作者的志趣、情趣、意趣等。作者的「趣」決定他們對自然、人生的獨特體驗和理解,以及對作品主題的選擇和作品的表現風格。「趣」是作品中無形的精神韻味,通過審美活動而體現出它的價值與品位高下。

例句 :

(嵇)康善談理,又能屬文,其高情遠趣,率然玄遠。(《晉書·嵇康傳》)

(嵇康善談玄理,又擅長寫作,他的情趣高雅,率真而曠遠。)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袁宏道《敘陳正甫〈會心集〉》)

(世人難以領悟的只有「趣」。「趣」好比山的顏色、水的味道、花的光彩、女人的姿容,即使擅長言辭的人也不能一句話說清楚,只有領會於心的人知道它。……趣,如果從自然之性中得來,那是深層次的「趣」;如果從學問中得來,往往是膚淺的「趣」。)

8、仁

「仁」的基本含義是愛人,進而達到人與人之間、天地萬物之間一體的狀態。「仁」既是道德行為的基礎和依據,又是一種內在的與道德行為相應的心理意識。大體來說,「仁」有如下三重含義:其一,指惻隱之心或良心;其二,指根源於父子兄弟關係基礎上的親親之德;其三,指天地萬物一體的狀態和境界。儒家將其作為最高的道德準則,並將「仁」理解為有差等的愛,即愛人以孝父母敬兄長為先,進而關愛其他家族成員,最終擴大為對天下之人的博愛。

例句:

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

(約束自己使言語行為都合於禮,就是仁。)

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朱熹《論語集注》)

(仁,是愛的道理,心的德性。)

9、天

「天」是中國古代思想中具有神聖性和終極意義的一個概念。主要有三種不同的含義:其一,指自然意義上的天空或人世之外的整個自然界,其運行呈現出一定的規律和秩序;其二,指主宰萬物的具有人格意志的神靈;其三,指萬事萬物所遵循的普遍法則,同時也是人的心性、道德以及社會和政治秩序的依據。

例句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天的運行有其固定的規律,不因為堯的賢明而存在,不因為桀的暴虐而消失。)

上天孚佑下民。(《尚書·湯誥》)

(上天信任並保佑百姓。)

天者,理也。(《二程遺書》卷十一)

(天就是宇宙的普遍法則。)

10、王

本為夏、商、周三代天子的稱號,春秋以後周天子一統天下的局面遭到破壞,至戰國時期列國君主皆可稱王。秦漢以後,「王」一般是皇帝對自己直系男性親屬的最高封爵。在儒家特別是孔孟的政治哲學論述中,「王」一方面代表上天的旨意,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另一方面又被賦予了極強的道德特質和政治理想。儒家認為,用仁義治理或統一天下、以道德手段使天下人都來歸順叫做「王(wànɡ)」,依靠仁義道德形成天下一統的政治局面叫做「王道」。

例句:

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荀子·正論》)

(天下人歸順他,就可以稱王;天下人拋棄他,就只會滅亡。)

11、物

「物」一般指天地之間有形有象的一切存在,大體有三種不同含義:其一,指有形的具體存在物,包括各種自然物、人造物,也包括各種生物和人。其二,指人倫關係中發生的事務、事情,如侍奉父母、為政治國等,這個意義上的「物」相當於「事」。其三,指具體存在物或人倫事務的總和,通常稱「萬物」。

例句: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周易·序卦》)

(先有天地,然後萬物化生。充滿天地之間的只是萬物。)

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為一物。(《傳習錄》卷中)

(良知感應運用,必然用於「物」上,「物」就是各種事,如良知感應運用於侍奉雙親,那麼侍奉雙親就是一個「物」。)

12、心

「心」是人之情感、認識和價值的基礎,生命的主宰。與耳、目、鼻、口等被動地感知外物不同,「心」具有思考的能力,可以辨別和整理感官所獲得的材料,進行知識和道德判斷。孟子認為「心」包含惻隱、辭讓、羞惡、是非等四端,道德實踐的核心就是保存並擴充人固有的善心。道家則認為虛靜是心的根本狀態,如靜止之水,由此可以把握天地萬物的本原。

例句 :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耳目等器官不能思考,因而被外物的表象遮蔽。耳目與外物相接觸,就會被其引向歧途。「心」這個器官能夠思考,思考便能有所得,不思考便無所得。)

心者,一身之主宰。(《朱子語類》卷五)

(心是人身體的主宰。)

13、性

古人所討論的「性」的觀念,主要指「人性」。「性」的概念包含兩個要點:其一,是事物天生所具有的屬性,非後天人為;其二,是某類事物普遍具有的屬性,非某些個體所特有。據此而言,「人性」觀念也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其一,指人天生所具有的普遍屬性,包括身體上的各種生命特徵及慾望、知覺等;其二,指人天生所具有的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屬性,亦即人區別於禽獸的道德本性。歷代學者對人性善惡的問題有著許多不同的看法,或性善,或性惡,或性無善惡,或性有善有不善,或有性善有性不善。

例句:

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對飲食和美色的追求是人的本性。)

性即理也。(《二程遺書》卷二十二上)

(性就是理。)

14、虛

「虛」指世界或者心靈的一種狀態。大體有兩種不同的含義:其一,指世界的本原,萬物皆由虛無中來。但古人對「虛」的這一含義又有不同理解:或認為「虛」就是空虛無有;或認為「虛」指「氣」的存在狀態,因為「氣」的存在隱微無形,故以「虛」稱之,但並非完全空無。其二,指虛靜的或沒有成見的內心狀態。

例句 :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張載《正蒙·太和》)

(「虛」是無形的,是「氣」的本來狀態。)

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莊子·人間世》)

(只有道彙集並呈現於虛靜的心靈,「虛」就是心齋。)

15、義

「義」的基本含義是合理、恰當,引申而有兩重含義:其一,指人行事的合理依據與標準;其二,指在道德意識的判斷與引導下,調節言行使之符合一定的標準,以獲得合理的安處。宋代學者用「理」或「天理」的概念來解釋「義」,認為「義」就是「天理」所規定的合理的標準,同時要求言行符合「天理」。

例句:

君子喻於義。(《論語·里仁》)

(君子知曉並遵循義。)

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朱熹《孟子集注》)

(義就是約束自己的內心,使事情合宜。)

圖文轉自網路,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騰訊儒學

親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合作聯繫:

010-62671188-36503

waltergao@tencent.com

騰訊道學

弘傳道學

普及道學

騰訊佛學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曲阜:孔子故里 東方聖城 儒學高地
賈靜雯:無私的愛把我們凝聚起來